从哪些方面提升孩子的自尊,该如何去引领?
在工作中提升学生的自尊时,是否在一些细节上要进行刻意,是否要考虑学生的承受范围能力,不要进行快速的把控,而且在这过程中是否要去有目的的忽略一些问题,在这过程中,起到主导的意识强一些好还是辅助性强一点会更好
针对不同类型的孩子,需要怎么做才更有效?
提升学生的自尊就是要不断的鼓励孩子吗?即使他的错误很明显。上课基本很少工作,总会说自己不会,完成不了,该怎么办?
在了解了“自尊”究竟是什么之后,我们对从哪些方面去引领,应该就有些思路了。
自尊,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概括性评价。
对孩子来说,他的概括性评价有这么几个特点:
1)受孩子认知能力所限。小年龄的孩子概括能力低,看到的更多是比较具体的事情。但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横向比较的能力也不强,所以他们往往具有迷之自信,这种自尊在大人看来很幼稚、很盲目,但是对小孩子的发展来说,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因为他们毕竟年龄小,与大人的差距很大。如果他们非常现实的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受挫感会很强。他们学习各种技能的信心就会比较低。
2)孩子所看重的领域中,他的能力强,他就会有更好的自我概括性评价。
3)孩子身边重要他人的评价,对孩子的自我概括性评价,有比较大的影响。这些重要他人有:家长,老师,同伴。
在小年龄段(小学低年级之前的),家长和老师的评价比较重要。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同伴评价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家长和老师的评价也还是有一定重要性的。
结合上述特点,提升学生自尊我们可以做的事有:
* 对于小年龄段的孩子,没有必要去反复唤醒孩子关注自己与其他人的差距(避免强竞争性的环境)。
* 对于大年龄段的孩子,随着他们的认知能力的提升,水平比较能力的提升,这时自然而然会出现一个自尊降低的时期。他们将从小时候比较天真的状态,过渡到比较现实的状态中。这个时期,如何客观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需要大人来引领的。对这些差异进行忽视或者美化或者扭曲,都不是明智的,因为孩子自己已经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到这些差异了。在比较重视的领域,如何接受现状、设定目标、制定基于现状达到目标的计划并去执行,这个过程要比空口讲些鼓励的话更有效。
* 在孩子看重的领域,竭尽全力帮助孩子有成功的体验。这个帮助尽量做得隐蔽一些,自然一些,不要让孩子觉得,他是因为有了你才成功的,这样同样会打击到他的自尊,他的概括性自我评价就成了:我只能依赖别人成功。
帮助的方式是比较灵活的。对于比较简单的任务,可以给孩子留出空间,尽量让他独立完成(而不是不停的在旁边教和提醒,最后把功劳也归于老师的帮助)。
对于有一点挑战性的任务,密切关注孩子的进度,该传授技术时传授技术,该提供资源时提供资源,在关键时刻可以考虑适当的干预。
对于难度已经特别大的任务,可以拆解成难度小的小任务,帮孩子搭好支架,做好铺垫。
* 老师是“重要他人”之一,因此请注意你对孩子的评价,不要总是负面的。要善于发现孩子隐藏的美。
* 尽可能的做好家校沟通工作,感染家长一同加入,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和认可,对孩子提升自尊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首先需要让家长了解这些科普知识,系统的、深入浅出的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家长。
其次,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看法,也会对家长有所影响,要引领家长发现学生隐藏的美,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欣赏,比较客观的评价。
最后,要给出实际可操作的建议。每个家庭情况不同,能够做到的事情也不同。在给建议时,也应该站在家长的角度,兼顾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 结合认知发展的规律,让孩子有很多机会去进入涌动状态,启动他内在的发展动机去推动他的技能学习和发展,让他有足够多的最优体验,无论是从提升他能力的角度,还是从他自我满足的角度,都是高效的行为。所以,想办法引领孩子工作,进入投入的工作状态,哪怕这个工作在大人看来是幼稚的、低龄的,只要孩子在涌动状态内,就是一个契机。随着他工作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反复经历这个内在愉悦的过程,他会慢慢从低级的工作状态,跟随你的引领进入高级的工作状态。
比如在《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修老师组建合唱队,他们最初的歌都是很粗俗的,但是马修老师说,至少他们愿意唱了。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跟随马修老师,演唱的作品越来越高级,孩子们的审美也被提升起来,自己也非常享受美好的音乐。
* 尊重孩子的感受,通过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像“看重的领域是哪些?”、“目前孩子自我评价是怎样的?”这些问题,个体不同,想法不同,因而出现问题时的帮助策略也不同。没有一个万能方法可以在不用改变的情况下帮助所有人。
关于如何与那些不怎么说话的孩子沟通,可以参考《教师效能训练TET》这本书,除了最为基础的师生关系,其中也有详细介绍帮助孩子开口的“敲门砖”技巧。
在提升自尊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和度?
无论是“提升自尊”,还是“教学”或者其他的工作,老师这个职业的角色定位,永远是:帮助孩子成长和发展,是帮助者,是引领者,是指导者。
或者这样来理解,我们是先于孩子来到人间的人、进入社会的人,我们有一定的成长经验和知识、技能积累,我们引领孩子们过渡到一个社会人的角色,使得他们能够习得在社会生存的最基本的能力,同时,又尽量保有每个个体未来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不扼杀)。
对于那些真正会影响到孩子将来社会化生存的特质,我们要多花一些心思去干预。
对于那些真正能帮助孩子将来社会化生存的更好的特质,我们要小心不要扼杀。
对于那些需要保有的个性化的特质的发展,我们要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
但是,我们不用单一的标准去把孩子塑造成同一个样子,也不把用狭隘的价值观去限制孩子未来的发展可能性。比如,以前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有些孩子功课都不错,却对艺术和人文有更浓厚的兴趣,有些老师就会从“为了你好”的出发点,极力说服孩子去学理科,报考所谓很“热门”的专业。但是二十年之后,艺术类的就业情况未必比理科差,甚至更好。更重要的,孩子不得不在最关键的几年中,放弃自己的爱好,并且可能终生都不再有机会进入这个行业。
如同所有行业的智慧者一样,在当今这个时代,老师也需要有比较开放的心态和价值观。在定位上要清楚“界限”:与孩子的界限,与家长的界限。我的感受,不是孩子的感受,不是家长的感受;我的特长,不是孩子的特长,也不是家长的特长;我的理想,不能强加于孩子、强加于家长。我是一个帮助者,帮助孩子成长为他自己的理想的样子。
对于比较沉默的、稍有自闭倾向的孩子,怎样能走进孩子心里,从而提升他的自尊呢?
上文有关于如何与孩子沟通的介绍:参看《教师效能训练TET》。
但这里还是决定把这个问题单独列出来,说一说普通之外的那些人。
为什么孩子拒绝你走入他的内心?为什么他要缩在他自己的世界里?对于个别学生来说,可能已经远远超出普通大多数学生的常见状况了。这样的孩子,一般的做法可能收效甚微,它需要一个长期的个体帮助的过程。这样的孩子,形成这样的社会化生活模式,不是一朝一夕之力,它可能来自从怀孕起到现在这么多年的家庭养育(而这个过程我们可能完全没参与、甚至不了解)。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已经有无数实验证明,甚至婴儿期的母子依恋关系的模式,都会对成年之后的社会化行为模式有影响(数据显示,可以从依恋模式来预测孩子未来的社会化行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冻,也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的。所以,首先不要有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期待值。
在漫长的解冻期中,一开始最重要的,是建立师生关系,建立互相的信任,在安全放松的状态下,引领他尝试、体验更加开放的沟通模式,重建沟通的信心,学习必要的沟通技巧。然后,引领他不断的使用这些沟通技巧,获得成功的体验,重建他与周围人的关系。当他的社会化关系逐步建构起来,他才有机会把外界评价吸收入他自己的概括性评价之中。
无论这其中是有正向的影响,还是有冲突(外在评价与自己的自我评价不一致),都将启动他对自我的关注度。没有这个关注度,就不会有自我评价的动机,自然就不会有自我评价。他的自我就会像一个黑洞一样,是缺失的。这个黑洞会不断吸引群体中有某种特质的人去探索他,甚至使用践踏他的自尊的方式(不断使用一些手段挫败他,企图降低他的自我评价)。但是对于一个“没有”的东西,怎么去“降低”呢?这就导致一种现象,就是总会有“欺负”的事件发生在他身上,欺负他的人,总是固定的那么几个人。
在被虐待的孩子的自尊个性差异部分,有讲到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自我的分裂和匮乏。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寻求更加专业的帮助。
幼儿期和儿童早期的适应性和适应不良性后果
幼儿期和儿童早期:语言和虚假自我行为
童年期早期至中期:适应不良模式
个体差异:儿童期中期至后期适应性和适应不良性后果
青春早期适应性和适应不良性后果
个体差异:青春中期适应性和适应不良性后果
个体差异:青春后期/成人期适应性和适应不良性自我过程及其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