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有饮食的仪式和情感关系的表达

饭桌上,有饮食的仪式和情感关系的表达


饭桌上,可以协调各种人际关系,也可以表达各种情感,在我们约定俗成的生活习惯里,除了日常的家常便饭,只要是重大的和重要的事情都会在饭桌上有主题有仪式感地发生,无论是家事公事还是悲喜事。衣食住行,食已经成为民生的头等大事,孟子说“食色性也”,寥寥四字已经进行高浓度的哲学性总结。中国人的饭桌,从来就不只是简单的食物,里面有权力利益、有爱恨情仇,还有五味杂陈的人生。

如果稍加关注,在电影电视里不管何种剧情题材,几乎从没缺失过吃吃喝喝的镜头。李安的《饮食男女》被认为是讲述中国饮食文化精髓的一部电影,通过饭桌上映了中国人的饮食仪式和家庭关系,还有受到当代文化冲击而产生的种种焦虑。一句“好滋味,谁尝过了?”成为隐忍人生的点读亮点。李安的《喜宴》是把一台婚宴拍成了人生大舞台,而《饮食男女》则是把伦常之事放在了厨房和饭桌上。

日式的《深夜食堂》,质朴、干练、深情,没有超凡脱俗的思想,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更没有力挽狂澜的英雄。影片里的每一位过客都是平凡的路人,他们拥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也经历了人生的低谷,走过旅途中的荆棘,迈过心灵的虚空,祈求云开雾散的明天。美食治愈人生,即便有各种人生的烦恼,捧着一碗喜欢的食物,也会感受到人生的幸福,第二天往往就会满血复活。

一位别人看来满身都是刺的老哥,老父和妹妹的到来,他最直接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是买菜下厨。我们到亲朋好友所在的城市或家里造访,饭桌也是绕不过去的据点和仪式。周末家庭聚餐也是我家很惯性的保留节目,好像只有这个最能满足所有年龄的需要,不提倡到外面吃,主要是有诚意的餐饮越来越少。在家里,认认真真地做每一道菜既是一种亲情的相互润泽又是一种厨艺的进步,家的味道才得以一代代生生不息地相传。能让生活充满烟火味并且最具亲和力地表达情感的方式我认为莫过于下厨房。中华民族对女性最大的期许和赞扬也不过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这,还是跟食事息息相关。

我尝试过辟谷,深刻感受到减负给身体所带来的轻盈感;感受到欲望的减少能让人轻装上阵后更能聚焦和稳定;感受到能控制食欲做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智慧;感受到不胡吃海塞开始有讲究更好地呵护身体的健康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感受到诱惑当前的云淡风轻,是一种守护也是一种方向不迷失能力的修炼。

连《药师经》都谈到“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药师佛的愿望非常实际,他希望自己成佛的时候,众生被饥渴所烦恼,为求饮食而造一切恶业时,只要念药师如来名号,马上可以得到上妙的饮食,最后则以佛法的法味使众生过很好的生活。西方极乐世界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在男女问题方面,则是莲花化生无男女相。人如果到了无男无女,无饮食需要,也就可以减少多少烦恼。南师对东方琉璃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作了如上解读。

连佛都会谈论到饮食,何况凡夫俗子的我们呢。美食当前,我依然会兴致盎然地去享受那份舒心惬意。当然,也会有取舍地有想法地去重视吃什么、怎么吃、跟谁吃、吃得如何,让饭桌能够富含仪式感和内容性,如果再花精力围绕着人的五觉去塑造场景,那么就能够在有质量的食事里建立一个富含人文与生活的品质磁场,把吃的事情美学化,同时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灵魂过上一段有质量的生活。关于食事的话题可以很广泛地从古到今地去谈论,我谨以简单扼要的角度轻描淡写一番,播撒一些小小的思考,不外乎引发你对食事的重视。

你可能感兴趣的:(饭桌上,有饮食的仪式和情感关系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