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从哪里来》DAY4—与人联结,与世界联结

今天阅读了《力量从哪里来》的第三部分(9-13章),记录以下观点。

一、和别人不一样——看起来是劣势,也许转个念就可变为优势

你们都是德国人,我不是;

你们都是男性,我不是;

你们都是物理学博士,我不是。

我想也许这些不一样,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公司在这个业务上的战略问题,也能使我们有用不同的视角思考突破和新的增长的机会。

所以如果可以,我希望各位能暂时脱离现有身份的框定,不要把我看成一个提供咨询服务的人,而是用开放的心态和我一起看数据、参与分析,来讨论我们和你们的上海团队一起建议的新战略方向。

李一诺在项目介绍之前的这段开场白,得到了很不一样的效果。

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反其道而行之,有时换个思路想问题,顺着既有的情况处理问题。有时你以为的劣势,转一个念,反而能变成优势。

既然不一样,那不妨就从承认这点开始。

二、与自己对话,让底层问题清晰

“最好的医疗保险”&“顶尖的职位”,两次放弃,两次自我对话,让很多底层的问题逐渐清晰,最终做出了重要决定。

我在害怕什么?

害怕的这件事真实存在吗?

不确定的同时是否还有机会存在?

我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你清楚吗?

与自己对话的重要性,直面自己内心真正的恐惧,这个让自己恐惧的东西真的是真的吗?

下次遇到问题和自己做这样的对话,让底层问题清晰,让自己明白自己到底在害怕什么?这件害怕的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没有那么严重?

三、教育的目的是敢于面对恐惧,这种心力又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本质是敢于面对恐惧,这种心力又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孩子,最大的关系就是与父母之前的关系。而成人的状态和“精英”与否、资源多少、学历高低无关,而是一种来自内心的安全感和平等、真实、真心待人的能力。

这就又说回到了上一部分内容提到的,时刻提醒自己,多鼓励、接纳孩子,好好倾听孩子,与孩子建立好的亲密关系。

四、生命的有限与无限——消耗有限自我的同时,要发展无限的自我

在这些与“一土”有关的身份之外,我的其他身份都没变:盖茨基金会中国办公室首席代表,那是一份高要求的全职工作;三个幼小孩子的妈妈,2016年,他们三个分别是6岁、4岁、2岁;一个一直在做日更、拥有百万读者的公众号联合创办人;一个写作者。

这些身份似乎是一个个光环,但我在大部分时间里并没有感到光鲜,反而经常感到自己是在无人区穿越,只有自己和周围的茫茫一片。

感叹于作者有这么多身份,每天能做这么多事情,再对比自己,有时本职工作就焦头烂额,其实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想象自己也可以做很多事情。

“无人区”一词用得好形象,体现了作者当下独自开疆拓土、创新教育、单枪匹马、孤独且勇敢的心境。

我们生命中也有有限的一面,那就是我们每前进一步都在消耗自我。但我们的生命中还有无限的一面,那就是我们的抱负、欢乐和献身精神。教育也好,人生也好,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人的生命中无限的一面。

五、我们和世界本来就是一体,助人,就是助己

走进慈善世界,看到世界的大问题,解决人们看不到的真空地带存在的问题。

作为社会中比较幸运的一群人,我们对社会负有责任。归根结底,世上的生命本为一体,以助人始,将以助己终。”想一想在生活和工作里,有哪些小事是你现在就可以做的?

培养助人的意识。一直都很少关心世界国家大事,觉得那些和我没什么关系,我也不可能做什么去改变什么,读完觉得,其实可以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不了什么大事,可以做点身边的小事啊,如果世界人人都这么想,世界不就更加美好了吗?

我觉得应该做一些事情,和一些同频或优秀的人在一起,做有影响力的事情,能为人们带来好处价值的事情。单打独斗、单枪匹马是走不长远的,也是孤独且费力气的。

一直在与人和与世界方面的关注甚少,开始有意识关注与人的联结,与世界的联结。有这方面的意识,看看自己能做点什么小事。

随笔记录:

他的故事在其自传《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里多有叙述,其中很多经历可用惊心动魄形容,推荐大家看这本书。

《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菠萝

“真实”“有趣、有梦”多么美好的三个词,也送给2023年的自己

每个人的起点和境遇不同,但人生而为人共同的底色,都是关于梦想、勇气、自由、孤独和爱。

“别人如何评价你,反映的是Ta的水平,而不是你的水平。学会不把别人的言语内化成对自己的伤害。

心的联结其实是我们和世界真正联结的基础。

人受到激励不一定是因为看到别人成功,有时候反而是看到别人不那么“成功”,才觉得自己也可以尝试。

你可能感兴趣的:(《力量从哪里来》DAY4—与人联结,与世界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