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脑 | 别让你的表扬,害了孩子!

见:

表扬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方法不对,不但不能帮孩子建立自信心,反而还可能妨碍他将来的发展。

表扬得当,可以帮助孩子形成积极进取、不断向上的成长型心智模式。

如果夸奖不当,就会让孩子抵触失败、害怕挑战、轻易放弃,甚至为之说谎,容易让孩子形成一种固定型心智模式。

成长型心智模式和固定型心智模式这两个概念,源自斯坦福大学卡罗尔·德韦克教授的多年研究。

德韦克教授30年前就开始思索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遇到挫折,有些孩子能够屡败屡战、不断努力去克服困难,而有些孩子却会轻易放弃,甚至不敢去迎接挑战?

她做了大量的研究,最终发现,孩子的思维观念起了重大作用,孩子到底是认为一个人的智力、能力、品质,是主要由先天决定,还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大幅改变?

固定型心智模式的人,认为主要是先天决定的,后天改变的余地不大。

成长型心智模式的人,认为这些方面虽然有先天成分,但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大大地改变。

如果经常夸孩子「棒」「聪明」「有天赋」,会在无形中给孩子灌输固定型心智模式

这会让孩子觉得,大人夸奖他们是因为他们本身就聪明、有天赋。如果以后想继续得到大人的表扬,就要展现出他很聪明、很有天赋的样子。

如果夸孩子「唐诗背的厉害,是因为喜欢唐诗,而且花了不少时间背诵唐诗」,「算数算的又快又准,是因为不断反复练习计算」,「琴弹得好,是因为非常努力地练琴」,会在无形中给孩子灌输成长型心智模式

因为孩子知道,大人最看重的是他的努力、练习和勤奋,所以要想以后继续得到认可,就要继续努力、勤奋学习。

所以表扬孩子,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其实大有学问在里头。

这两种心智模式带来的效果大不同。

固定型心智模式的孩子,面对困难时,更容易放弃,且更可能谎报成绩。

成长型心智模式的孩子,面对困难时,更可能坚持,且没有心理负担,相对更诚实。

帮助孩子建立起成长型心智模式的方法很多,用表扬来帮助他们形成成长型心智的方法主要有三个点:

1、表扬努力,不表扬聪明

希望孩子变聪明,反而不能直接表扬他聪明。聪明不是表扬出来的,聪明是努力学习、练习出来的。多表扬他努力,让孩子知道成就来自于努力,而努力是他可控的,也就会主动学习去取得成就。

2、表扬过程,不表扬结果

当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不能简单表扬这个结果,而是要肯定孩子取得这个结果的过程,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到,学习、训练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样孩子在面对挑战的时候,更主要的是把重心放在挑战的过程,而不会太在意结果。

3、表扬成长,不表扬表现

想要孩子勇敢迎接更高的挑战,你要表扬孩子的进步、成长,而不是这一次任务中的分数或者表现。这样,就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进步的过程中了,孩子知道你在乎的、关注的,并不是孩子一时的表现,而是帮孩子建立起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的习惯,那才是真正关系孩子一生成长的关键。


感:

实在是太震惊了!!!

想想看,我们有多少人天天在犯错,却浑然不知,而且还害了孩子。我们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明明自己的孩子挺聪明的,一旦他做了哪件事,没做好,我们要是批评教育他,甚至还没开始批评,他们就会垂头丧气,甚至抵触情绪很大。

这个时候,我们总会想,这孩子怎么这样啊?怎么这样不听教,不讲理?

还有,当孩子拿了奖状了,会兴高采烈。没拿到奖状,就会不高兴。甚至他可能会觉得,拿奖状是应该的,拿不到,肯定是别人的问题。因为,他本来就聪明,本应该拿到。却不会去想,这次没拿奖状,是不是因为努力不够,练习不够,或者别的同学比我更努力。

都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却不知道,表扬还分有益的和有害的。

什么样的孩子,都是大人教出来的。

孩子是一张白纸,大人在上面画什么,孩子变成什么样了。


思:

想想我们大人,也是如此。我经常说,做什么事情,在乎过程就好了,不要太在乎结果。实际上,我们做不到,还是很在乎结果。

或许,我们小时候,也没有人,刻意去引导我们在乎过程中的努力,不在乎一时的得失成败。

当然,真正的在乎过程,通常都会有好结果。真的在乎了,就会努力去做好过程中的每一步,不断从错误中学习、成长,结果通常都会比较好。即使不好,回头看看过程,也不会心灰意冷。

「得到」新上架的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中讲到,人类一大认知本能:标签化。

标签化,是认知复杂世界的最省力的一种方式。比如,这个人是个律师、某某公司待遇高、上海人如何如何、美国人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德国的工艺好,等等。

我们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也要给自己贴标签,比如,我是最美的女程序员,我是健身达人,我是爱跳舞的产品经理,我是最热情的什么什么人。

这是人类进化出来的能力,万事万物标签化,便于我们大脑接收、记忆、存储、提取,是一种快速把握世界的快捷方式。

这种标签化的思维,是我们进化得来的本能,已经像操作系统预装软件一样,刻在我们的基因里,绝大部分人是摆脱不了它们的制约的,因为大脑喜欢。

但现代社会,这种标签化的本能,用在自我认知上,有可能成为负担,成为拖累,阻碍自我发展。

比如,我是一个聪明人,这个标签一旦打上就麻烦了。为了维持这个自我认知,你能做的,就是躲避那些可能让你显得不太聪明的事,比如一项新挑战。

再比如,你是个受欢迎的人,这也麻烦,为了维持这个认知,你会讨好所有人,怕和任何人起冲突,所以,很可能你什么都干不成。

回到主题,夸孩子,如果你夸孩子聪明,也是给孩子贴标签,同样,也会引导孩子给自己贴标签。他以后的行为,很容易就被这样的夸奖,引导到证明和维持自己「聪明」的标签上来,这就糟糕了。

而如果夸孩子努力,实际上是在描述一个过程,描述一个事实,那结果就是他会进一步努力。

所以,不要轻易贴标签,而是注重回到事实,描述事实。这也是反其道而行之。


行:

在育儿方面,严格坚持三条原则:

「表扬努力,不表扬聪明」

「表扬过程,不表扬结果」

「表扬成长,不表扬表现」

表扬孩子真得用心啊。其他人表扬自己的孩子聪明的时候,也要注意,再用表扬努力的方式,再表扬一遍孩子,现场就要纠过来。一定是现场就再表扬一遍,当然,不用直接驳回别人的面子。

在育己方面,向他人介绍自己时,尽量使用标签化,提取恰当的标签。

但,在自我认知的时候,千万不能让自己的标签束缚了自己的思维和行动。

同时,也不能轻易被别人自己贴的标签所迷惑,对于一些被贴标签的事或物,尽量揭开标签的表面,看看具体的事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智力脑 | 别让你的表扬,害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