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9

       近几日读书有所感触,还是应有目的的去读书,一是能集中注意力去关注书中你认为重要的部分;二是联系生活、工作获得一些新想法;三是任意读之,印象不深,没有目标的读,也没有思考。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只有带有目的的读书才会有更深的思考。

     《烟雨任平生—品读苏东坡》一书读到后面,忽然想起正在教学的第一单元文章都是情景交融,学生理解了含义,还要运用真掌握,而运用到文章当中又是很难的,我们年级的小课题是用班级周刊推动写作,让学生在似懂非懂中慢慢摸索也比站在岸上看强。今天下午的作文课,我还是打算啃这块难啃的骨头,教学生在写景作文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其实,写文章何尝不是,我们要指导学生从写作的对象想开去,想深去。

一、以诗句释义

       课古诗词都是描写景物的诗,诗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如何引导孩子理解这一含义,我们在课上结合课文内容讲述了,现代文篇幅长学生难以记住。自己正好在看有关苏轼的诗,发现其中很多诗句都是将景赋予了人的情感,何不找出大家熟悉的或不熟悉的集中出示,让学生在一句话中理解情景交融,有不少诗句都是熟知的,印象更深,更有感触。我也对自己的阅读经验来个梳理。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漂泊。”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着便是主人。”

还把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引为知己,常常说“渊明吴所师。”

“日炙风吹面如墨。”

       赋予景物情感,就要想象力丰富,要有李白一样的自信,突破思维的局限和现实的依据,我想这个景物是美、是丑、是喜、是悲都凭自己的心性而定。

       苏轼在《学堂记》中以歌作答阐述道:“雪堂的前后啊,青草多么齐整;雪堂左右啊,小路歪歪斜斜。有一个高人正在那隐居,他穿着草鞋葛衣,忘掉了烦恼,带着瓦罐从清泉里汲水,唱着歌儿背着竹篓找野菜。我不知道是过去错了还是现在错了,我不知道天地四季怎么变化,也不知道过去多么贫穷现在有多富有。朋友你的话让我有所感触。只是我这雪堂不是采用了它的情景而是用了它的意境,我不管雪是用来欣赏还是别的什么,我认为型清理觉得喜欢的就好。你看那万物苏醒的早晨,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多么美丽啊。”他反复说明iji筑雪堂、绘雪景,不是取雪之势,而是取雪之意。这正是对情景交融的最好诠释。

二、以课文为例

      《丁香结》一文哪些是作者想到的,从中学习我们描写景物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去写,先知道写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