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墨杨(shimoyang11)
古代有飞鸽传书、烽火狼烟,现代有无线电话、互联网,虽然人类的通信方式经过技术手段的更新迭代,但是传播的本质属性却没有变化。
通信技术的发展扩展了传播学研究的理论和内容,此前人们在研究传播效果时,所立足的基础是报刊和电视媒介,而现在再来研究传播,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原来很有趣》本书围绕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传播学现象,选取了16位享誉世界的传播学大师,把他们的观点以一种通俗易懂而又妙趣横生的方式介绍给读者。
翻开这本书,我们能更加直观地了解传播学这门学问,了解赎回热点事件是怎样一步一步传播的。墨杨将从书中选取几位传播学大师的故事和理论进行简要了解。本书对传播学脉络梳理得很清晰,对于想学传播学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不错的传播学知识普及读物。
No.1 威尔伯·施拉姆讲“大众传播”
威尔伯·施拉姆带着大家从大众传播学的大门,作为传播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将从大众传播的概念、途径、潜在效果和媒体责任等角度展开自己的课程。
他是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其一生著述颇丰,编写了近30部理论著述,他不仅是美国传播学的主要奠基人,同时也是传播学领域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传播学之父”。
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材,同时也是第一个获得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作为毕生致力于研究传播学的学者,施拉姆对传播学这一学科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施拉姆说:从定义上看,大众传播被认为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使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手段,以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为传播对象,进行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此,我总结了一种大众传播模式,这一传播过程模式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第一,当大众传播媒介在接收到信息源所发出的信息后,需要经历译码者、释码者和编码者的加工和整理,随后这些信息才会变成可以被传播的符号或讯息。新闻的采编播过程所完成的正是这一工作。
第二,信息的接受者大多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接受和传播这些信息时,往往会受到群体成员的影响。这一传播过程中,信息传播是双向的,每一个接受者同时也是一个传播者。
第三,信息在群体中传播时,往往会经过个性化的解释和加工。而当信息接受者们接到信息后,也往往会给传播者发出相应的反馈信息。
第四,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接受者都扮演着译码、释码和编码者的角色。
02 卡尔·霍夫兰讲“传播与说服”
卡尔·霍夫兰围绕着说服与态度的关系、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说服的方式和技巧等问题,霍夫兰分享了自己的理论与经验。他注重理论与社会现实的结合,以沟通场景和销售场景现身说法的方式,介绍自己的理论。
他是美国著名实验心理学家,也是宣传与传播领域杰出人物,1936年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此后便在该校担任心理学讲师、助理教授和教授。
霍夫兰一生都在从事说服与态度改变及心理对行为影响的研究,这些研究直接影响了传播研究对社会传播效果的重视。其研究既是现代态度改变研究的开端,也是大众传播理论若干重大贡献的渊博。其代表作有《传播与说服》《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的研究丛书》等。
03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讲“公众、群众、舆论”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他是法国社会学三大创始人之一,西方社会著名的心理学家、统计学家和犯罪学家,其学术研究领域横跨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犯罪学和传播学。幼年时期的塔尔德在教会学校学习哲学和古典文学,在那里他学会了重视理性思考,认识到社会等级观念的存在,为其此后的学术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了在社会学领域建树颇多外,塔尔德关于群众、公众、舆论、模仿、信念等问题的论述也很有见地。他提出的很多观念和思想对后世学者产生了深远影响,即使到现在,他的一些观念和思想仍然是传播学领域关注的焦点内容。塔尔德的主要著作有《社会规律》《舆论与群众》《模仿律》等。
《传播学原来很有趣》的作者梁萍,她华东师范大学毕业,文学硕士,主修新闻传播,多年来致力于传播理论学习与研究,擅长将经典传播理论与新媒体语态下的传播相结合,文字风格风趣幽默。
这本书以课堂演讲的方式,让每位传播学导师来讲解自己的传播学理论。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所选择的内容均是传播学经典内容,并且多与日常生活关联颇深。本书适合那些对传播学感兴趣,以及想要深入了解传播学经典的读者。
墨杨世无双,赠君一枝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