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臣被流放,最怕前往8000里外的一处地方,路上九死一生

说起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著名的“五刑”,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那就是“笞、杖、徒、流、死”。能够看得出来,排在第四代的“流”是仅次于死刑的刑罚,所谓“流”就是将犯人流放到偏远的地方加以管制或者戴枷劳动,这样看起来,似乎这种刑罚比直接剥夺生命权的“死刑”更加人道一些,但是在清朝,却有着一个臭名昭著的流放地,大臣们宁可去死也不愿意被流放到这里,那么这处流放地为什么会让清朝犯人闻之色变呢?

原来这处流放地被称为“宁古塔”。根据《研堂见闻杂录》等史料的记载,宁古塔距离北京有8000里的距离,那里一片冰天雪地,很少有人能够在这里生存下来。那么我们按照地图来测量一下实际距离,就会发现所谓的“宁古塔”位于现今黑龙江附近的海林和宁安一带,如果清朝大臣犯了重罪被流放到这里的话,恐怕得五个月左右才能够到达。

而遥遥8000里的路途之中,一路上都是冰天雪地的气候,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很多犯人们都在没有到达目的地之前就冻饿而死了,因此在清朝,很多大臣们听到“流放宁古塔”这样的判决之后,都会让家属提前准备好棺材,因为前往流放地的路途上会遇到各种难以克服的困难,基本上去了就是九死一生。

对此,康熙皇帝发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于是下令,禁止在十二月至次年七月的寒冬季节让犯人上路,并且为路上的犯人免费发放棉衣,从而大大减少了犯人被冻死的几率。不过虽然康熙皇帝是菩萨心肠,但是犯人们到达了宁古塔之后,才会发现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流放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由于被流放之后犯人们都失去了之前的身份和地位,因此在到达流放地之后,他们就会被当作奴隶分配给当地的八旗弟子,大多数人只能在这里一辈子当苦力,就算是病死,他们的消息也很难传到京城之中。所谓流放,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被放逐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被遗忘,这才是大臣们真正害怕被流放到宁古塔的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朝大臣被流放,最怕前往8000里外的一处地方,路上九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