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如何学习 第一篇 读书笔记

按照如何阅读这本书的方法,先看了推荐序、引言以及目录部分,直觉反应这本书看完了,如果有吸收的话,应该对闺女今后的学习大有好处,当妈的理解了,才可以把正确的理念带给孩子。我在上学的时候就是个“用功”的孩子,当然学习成绩很好,但内心非常羡慕那些有学习方法看着好成绩来得很轻松的那些人,也确实有疑惑甚至是内心有深深的不公平感,书中描写的很形象:我努力攀登的动力与其说是源自好奇心和探索心,不如说是因为惧怕跌落更为确切!是的,这又是一个大误区,学习必须艰苦努力!原来真又那种舒服的学习方法,早知道多好!

我属于第二类学生,即学习时间较长,学习成绩还算优异的那种,但是总觉得自己缺乏原创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略嫌死板,那么看这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如何可以用更高效的学习方法来取得好成绩。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是仅仅在校学生需要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象我们这样的成年人也需要。赞成基于理解力的记忆,死记硬背的年代过去了,科学的方法比刻苦更重要。

这本书又颠覆了我很多旧有观念,一贯坚持的好习惯可能正是学习的天敌,理想的学习应该是

1、学习可以不必那么刻苦 要放轻松,放宽留给自己的余地

2、思路被捆住手脚的时候,该分心的时候分分心,比如看看微信(2个条件:a只要不是特定模式的学习:如需要持续注意力或吸收信息时  b 不沉迷能出来),这可是给了目前焦虑电子产品的父母们一道前所未有的光亮,功课这东西不是生活的核心,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懒惰、漠视、分心都能成为帮助我们学习的大好人。

3、拖延也有好处,和糟糕拖延的区别,先开始哪怕15分钟,大脑潜意识收集相关资料。

4、睡眠是一种学习方式,睡眠不同阶段巩固不同学习内容,可根据需要有意识调整睡眠时间

5、不需要什么都一下子全弄明白,有些东西过一段时间自然就懂了,甚至这种似是而非的过程本身对学习来说就很有价值。(我一直是钻牛角尖型)把学习化整为零随机穿插到日常生活中,反而能提升大脑的记忆效果。

6、在某门课程将要学完之前半途而废不是坏事(因为快要完成的东西与已经彻底完成的东西相比,反而会会在人的记忆中逗留更长久。

7、先测试再学习,会事半功倍

8、安静的学习场所貌似有利于专心,但实际上不如频繁更换不同地方效率高,坚持固定的常规学习模式,会降低学习效率。

9、与其一次性塞给大脑大块东西(同一内容或动作反复练习)让它去消化吸收,不如给它一大盘各式各样互相关联的“杂碎”,反而更容易高效吸收。

学习方法无好坏之说,不同策略适用不同场合,不同方法适用于获取不同信息。聪明的猎人会因猎物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陷阱。

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基础理论,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具体方法

第一章通过介绍科学家在脑细胞结构以及大脑如何存储信息方面的研究与发现,告诉我们学习时大脑是如何运作的,如何形成记忆和提取记忆,遗忘和学习的关系

第二章是提供具体方法,帮助增强记忆

第三章提供深化理解力的技巧,了解这些技巧时怎么起作用的。

第四章 探索两种利用潜意识的方法,提升前面提到的各种技巧的功效(不用动脑就能学会)

本书主要目标:如何把新观念、新做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让它们能从我们的肌体里自动渗透出来;如何能借助这些新观念、新做法,让学习变成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一项累人的劳作。

我猜书中每章开始的小测试也是为了证明先测试再学习功效翻倍的理论,带着问题去学会更有效果。

自测:第一章的问题:

1、记忆存放在大脑的什么地方?  C

2、遗忘跟学习之间的关系  B  C  E

第一章  学习时大脑如何运作  01 大脑学习的机制:编故事的能手

大脑是个“电影摄制组”,大脑传导着上千TB的无声信息风暴,足以支撑300万套电视节目同时播放,休息时也在运作,真是不可想象啊!

大脑用以学习的核心部位:内嗅皮层(过滤信息的过滤器) 海马(构筑新记忆)新皮层(储存显意识记忆的地方)

信息进入大脑——最快时间内做出判断赋予意义及说明——进行重整(对原始胶片推敲,剪辑之后嵌入“整部电影”)

回忆就像时光隧道旅行(也叫自传体记忆),这类回忆中往往有一些与当初的体验相同的细微感受,某一个词某一个场景会连带出相关数据与资料,就象是书签被夹在神经网络中,方便我们在日后的人生旅程中翻回去查阅,但是大脑会做改编。新皮层负责再现此类记忆。

记忆存放在哪里?

19世纪,科学家认为大脑构成记忆的核心部分是没有特定区域的,弥漫性渗透在控制思维的区域中(语言集中在某个特定部位只是例外)内在各部分可相互置换;

20世纪50年代推翻前理论,发现不同职责的脑神经细胞在大脑的不同领地(视觉-大脑后面;运动-运动控制区)通过莫莱森摘除海马体,失去了构建新记忆能力的例子,证明海马负责构筑新记忆,身体机能记忆叫动作技能学习,不依赖海马,身体技能可以自然而然熟能生巧,不需要记忆、背诵和复习。人的大脑至少有2套负责记忆的构筑:一套负责显意识的记忆,一套负责潜意识的记忆。这一发现推翻了记忆是均衡分布在大脑中的理论,大脑中有特定的、不同的部位担当着构筑不同记忆的职责。记忆并不存在于某个单独的地方,而是沿着大脑新皮层各个不同功能的区域分布其间。

左脑是智者,语言专家,负责智商,右脑是艺术大师,是处理空间与视觉的行家。大脑不但在统筹左右大脑时带着整体意识,且大脑有上百万个各具独特功能的独立模块,大脑也是以整体意识统筹着一切的。左脑能根据它所看到的东西编造出一套有条理的说法来(铁锹用于铲鸡屎的例子),左脑的这一叙事系统模块叫解释器,如同会编故事的导演,用记忆来改变记忆。

第一章  学习时大脑如何运作  02 遗忘的威力:过滤干扰信息,激活深处宝藏

遗忘的两个正面作用

遗忘貌似是学习的敌人,但其实有相当大的正面作用,是学习的良师益友。

a、正面作用之一,就是垃圾信息过滤功能。只让该出现的信息出现于脑海。称为专心的遗忘。如果记忆就是回想起各种感知、数据和观念,那么遗忘在大脑运作中的作用就是屏蔽掉大脑中的背景噪音,让大脑把该输出的信号输送出来。屏蔽强度越大,输出越清晰。

b、正常的遗忘,有助于学习。有点像肌肉锻炼的先损耗后增长现象。遗忘功能在屏蔽掉不相干的信息时,也会屏蔽掉一部分相关信息。忘掉的内容以后还会再度出现。提取记忆的时候,常常会修改它的内容。

如果某项记忆不被提取使用,那么它就会消失,即用进废退,这个失用定律理论已经被“记忆失用理论”,即“遗忘式学习”代替。此理论的法则是,任何记忆都具备两种能力,储存能力(例如九九乘法表)与提取能力。储存能力用来衡量学习过的东西的坚实程度,学的越扎实,储存能力越强。提取能力是用来衡量某项信息被提取到意识中的难易程度的。记忆是不会丢失的,丢失的只是无法提取出来的记忆。

遗忘曲线是被颠倒过来的学习曲线。我们不仅会忘记曾经记过的东西,也会记起曾经被遗忘的东西,即回想。诗歌、图片、照片等类型会出现成绩上升现象,无意义无关联的生词会忘的快。遗忘不仅是被动衰减过程,更是主动过滤行为。

遗忘不代表你不努力,不专注,不是缺点。曾经遗忘能起到增强记忆的作用。提取记忆时,越是费力气(必要难度),得到之后,学的越扎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89-如何学习 第一篇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