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响应学校“党史学习实践”主题的号召,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赴河南省洛阳市党史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月6日在洛阳市老城区的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学习了关于百年党史主题的教育课。上午九点,团队成员前往位于贴廓巷内的洛八办,并了解到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是在原有旧址基础上建立的一座展示近现代革命史的专题性纪念馆,随后跟随讲解员的引导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


(图为实践队员在贴廓巷)

首先到达旧址的后院,团队成员们看到后院中有一口水井,讲解员为我们解释道,1938年冬,八路军驻洛办事处入驻后,水井为军民共用,但它在1942年八办撤离时候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时撤离情况紧急,八办工作人员将不便于携的生活用品、徽章投入水井之中。到了七十年代,洛阳大旱,当地居民掏井时在井底意外发现这些文物,后经文物部门再次发掘,共清理出抗战文物计120余件,其中各类章59枚,有十枚被定为国家级文物,这令团队成员们感慨万千。


(图为洛八办后院水井景象)

接着,团队成员又来到了旧址复原陈列展览,首先看到的是处长室。这里既是接受上级指示和领导办事处开展各项工作的中枢,又是宣传我党抗日主张,进行统战工作的阵地。通过台阶团队成员们又来到了中院。中院分别是电台室、刘少奇住室、救亡室、警卫排、交通科。在这里团队成员们认识到办事处连接了各个有关地区之间的交通,使人员、物资来往有了一个中转站、落脚点,起到了交通枢的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华北、华中地区的抗日斗争。洛八办以其独特的方式支援了抗日战争。


(图为洛八办内电台室场景)

时间飞快,转眼在洛八办的学习就要接近尾声,通过在洛八办的参观与学习,团队成员们对此地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知,并决定向成员所在地的社区进行宣传和推广,致力于让人民群众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

2021年8月7日下午三点,实践团成员来到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李楼乡洼李行政村,对在洛八办纪念馆学习了解到的革命知识向当地村民进行宣传讲解。

为了让社区居民对“洛八办”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实践团成员不仅制作宣传页,拍摄宣传视频,还主动向附近的居民进行解释;洛八办是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于1985年5月成立的一座革命纪念馆。其背后讲述的是七七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刘少奇、朱德、彭德怀等同志在“洛八办”视察工作,协商统战事宜的一系列红色故事。但是受疫情影响,无法聚集社区居民,所以实践队员通过利用所拍摄的视频向更多的人进行讲解,让他们更身临其境的了解洛八办的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图为社区居民观看正在观看实践队员所拍摄制作的视频)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不仅更好的掌握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的历史知识,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斗争的突出贡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青年身上应该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学习革命知识,传承红色基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负责人:金雅歆18638731080

撰稿人:王乐朋13071738601

                 郭  新 18638730920

你可能感兴趣的:(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