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自然数理0
上一个章节中给大家展示的是自然常数e的数学层面来源以及在不同领域的介绍,其实还有很多更深层次的介绍应用在各种物理及数学场景,这个章节中则是从“数理”角度来定位自然常数e的地位,并对第一篇“道衍代偿”进行数理符号的标记,并进一步解释推导出“九大公式”中,为什么以e为建底的原因,东方易学内容很多都是文字说明为主体,那怕是“爻”的符号也都是用来“法”自然的,但却无法显示其本体形态,当然并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其意境深远之处,在开篇之处的序言部分,就已经能够感受其描述的美妙。
作为道动衍生的底数,承担着繁衍,增殖的角色,无论是有机生命还是无机环境,都要被这个指数所限定,也是对不同的“组织”形态的发展规模进行相应的界限指导,并对相应的几何结构作出描述,对于内在外在美的数学定义,都是源于这个底数。
我们认为的自然数数列是“1,2,3,4,5,6……”而这个数列以及“虚数世界”都是由天选之数在体现。
天选数“e”,他的数理意义就是“增长”,其数值约等于2.7,这个数却又是“三生万物”中“三”的0.9倍,而0.9这个数值,却又是洛书数(9)/河图数(10)的比值,不要问为什么,你知道是这样就可以!“天选之数”这种说法的更确切说法是“道衍数”。
在道衍代偿过程中,每个数之间都不是简单的叠加关系,在数理角度都代表着不一样的“度”。
自然常数e,具有“独立而不移,周行而不殆”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恰恰说明了,自然本身就是不圆满的,在这个参数的启动,由“欧拉公式”推导公式“e⋀2πi=1”得知,在虚数i转动之后,自然常数e驱动0,而得到1,而这就是从0到1的过程,而这个“在”从“无”中而生,从而我们得知自然常数是独立于自然数列之外,对自然界的万物赋能增长的一个常数,同时这个抽象的比例数又是一个“不移,不殆”的特征,这个跟华夏文明中的“乾”之“自强不息”品德十分吻合,而这个“乾”并不是指“天”,而是指数理中的“自然数理e”。
在直角坐标系中,自然常数的曲线上的每个点的导数都是e,这说明了整个宇宙系统中的万物增长都是坚定不移的,都是在对抗“熵增”的一种自然体现,乃至于向无穷处发展。
指数函数的坐标系中,其半径的增长曲线是一个角速度w恒定,等角螺旋曲线的形态,而这个形态在宇宙中有很多的对应物,大到星系与星系的形态,小到花瓣形态与贝壳形态,这也是美的一个象征。
所谓的“道生一”,自然常数主“生”,他是有极限的,但却又是一个超越数,在前面对这个超越数做了相应的描述,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而东方的数理中,用卦的“六爻”形态,来表达道衍进程中的生之六阶段,第六章我们会将数理符号与三爻符号对应起来,从而演化推演“万物生长”规律。
这个部分在前面已经讲述过,这里面用图示的形态,进一步的表明,“自然复利”与“指数复利”是两种不同的方式,但两种方式又是生命细胞在繁衍中经历的“时空”拓展赋能,才得以让一个受精卵在短短十个月时间,发展成一个几十万亿细胞分化构和的复杂系统。如果不是“复利”模式,没有“自然增长”规律的支撑,那么如何能够达到这样的“奇迹”。就算是人类创造的“硅基智能”也根本无法与“自然奇迹”相比,但可能这过于平常,而被忽略,但这种基于“分子编码”的复利模式,才是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所有复杂的系统都是在传承“编码”,并且是“道衍代偿”的不同界面体现“一脉相承”延续。
“黄金分割φ”是“自然常数e”一个特例,但这说明什么,“自然美”是“道衍代偿”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这种美不是圆形的闭合,而是开放的螺旋,在“全息数理”的后续章节中,都会体现出很多种“美”的数理结构,而这些结构美学都是“编码”构成的碎片,不同的“生命体”采用不同的“编码”形态,而这都源于不同的“目的”。
在二维的平面中,这个“黄金螺旋”主宰着“生命”体的很多特征,在第五章内容中会对这个板块做更为全面的展开,其上两张图主要展示着,黄金螺旋线并不是被黄金矩形所限定,而是与第五章中的方圆切换一样,都是交叉的进行着。
“全息数理”主体部分的“数理模型”也是在“自然美”的“残化弱势”中展开的,同时生命全息的衍动也是在“黄金螺旋”与“生命之花”双重衍动中形成,我们的教学小视频中也会更详尽的展示。
虚数与实数,这“一阴一阳”在坐标系上,其空间排布依然是一幅图,而这幅图也称之为“星图”,并且这张图对应着“全息数理”中的“河图”部分,在古华夏历史中,第一幅重要的图,这张图让伏羲这个人文始祖,感悟到了“八卦”,而“星图”也是由自然数列衍动到二维阶段而生成的。“全息数理”内容的设定也是按照“道衍代偿”的升维形态来表达,从数列到洛书,从洛书到河图,从河图到五行,从五行到六度(生命之花),从六度到脉轮(七轮)。
在“周天一炁”内,e^iφ=cosφ+isinφ,表达的是能量波与粒子体之间的虚实切换,这个跟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中揭示的现象是统一的,光子的“波粒二象性”,同时这也符合“阴阳学说”,在这个世界的底层就是“波”——“弦”,但这个研究在“实数”数理映射部分就显得无力了,而是要进入“虚实结合”的推理,当物理实验在“夸克层面”在进行拆分的话,可能需要更大的代价,需要更加适合的“时空条件”才能达到,但地球的能量等级就未必能够适合了,这同时也符合“道衍代偿”中的“弱化”趋势。
上图中将数列1-9部分以指数公式的展开,如下:
其中9⋀(-4⋀6*7)=9⋀(-2⋀84)=1/(9(2⋀84)
),而3⋀2⋀85=3⋀(2⋀2⋀84)=9⋀(2⋀84),自然常数e的定义公式为
9(2⋀84)这个数是多大,经过计算这个是几十万亿,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从而上面这个“数列全息”公式,构成了自然常数e的数理基础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