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遇见孩子,怎么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这本书的名字,所有的妈妈们都喜欢。但是因为太鸡汤,被我搁置了很久。前不久不经意见翻翻,还是被吸引了,畅销果然是有道理的。语言轻松,案例丰富,还会给很多方法,虽然看了不少育儿类的书,不得不说,这本书也还是会给我打开又一扇窗的感觉。


作者是三个美国的心理咨询师,赛西·高夫,戴维·托马斯,梅丽莎·切瓦特桑,这三位都在一家“明日之星辅导中心”工作,这是一所“家长咨询”机构,专门针对关注子女成长,却又满腹疑问的家长。所以书里大篇幅的咨询案例,和青少年的咨询问题,特别适合焦虑不安的父母看。

不过也因为是三个人一起写的书,相对独立完成的作者,不是那么有系统,会有零散和重复的内容。整体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关于害怕与爱的逻辑,还有对鼓励的倡导。梳理了自己的所得,分享给大家。

1

你是因为害怕而教育的被动型父母吗?

因为害怕而教育,这几乎就是父母焦虑的最重要的来源。怎么判断我们的教育是否来自于害怕?

当孩子出现了几次不爱吃某种东西,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完了,要挑食了,得给他纠正过来。“

当孩子见了生人不打招呼,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7么?“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呢,得好好说说他"

当孩子第一次用手”打“人,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怎么学会打人了呢?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对的,得马上让他记住。”

当孩子情绪不好,发了脾气,乱扔东西,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怎么这么不会管理情绪,没耐心,还乱扔东西,我得让他捡回来,让他长记性。”

........

这些当孩子出现了我们预期之外的状况,第一反应都是先往坏的方向去想的,往往这个时候的教育就是出于害怕。

当有了这些出于担心、害怕的反应之后,我们会做什么?大篇幅的说教,唠叨、教训,批评、指责就顺着我们已经养成的惯性思维脱口而出。但显然,这些“问题”不会因为我们的害怕式教育就不再出现,于是我们开始焦虑,担心。看看市面上的育儿书、育儿视频,哪些最受欢迎?

《xxxx怎么办?系列》

我们太想要知道该怎么办,怎么纠正孩子了。

不仅仅是担心孩子,孩子如果有不符合预期的行为,我们也在害怕自己没有成为“好爸妈”,似乎有了好孩子,我们也自然就是好爸妈。越是害怕,越是担心焦虑,越是起不到示范作用。

出于害怕而教育孩子的父母是被动型家长。

被动型的家长应对孩子的成长,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并没有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孩子的成长,理解孩子行为的前因后果,只是一味的惯性“感情用事”,想要马上解决掉一个一个小问题,那么主动型父母呢?

所谓做个主动的父母,就是力争克服冲动,趋于理性。

积极主动型的父母其实就是在奉行“身教大于言传”,用自己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来影响孩子, 这个道理几乎是每本育儿书都会提到。

在这里,作者讲了个爸爸积极主动改变后,改善了和孩子亲子关系的案例。

经过九型人格测试,父亲是个典型的“I”型人,非常的强势,在事业上无疑是个很有成就的人物,但是也会无形的在家里成为超级权威,对妻子和孩子也都是像老板一样命令式沟通,他们一家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前去咨询,在此之前父子关系十分紧张,孩子不愿与父亲多接触,父亲也不知道该如何破冰。但是经过辅导,父子关系越来越亲密,父亲找到了与孩子共处的乐趣,孩子也在父亲那里得到了力量。他们是从哪里开始改变的呢?

首先,让父亲知道自己的性格特点,在这样的性格下,会给孩子和家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接着,去慢慢改变不适合与家人沟通的方式,从强势到引导再到合作。父亲改变了,孩子也就自然而然的改变了。

这就是典型的从被动到主动的例子,就和我们在正面管教的课堂上一样,会有自我认知的环节,只有知道了自己是谁,自己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才知道如何做。当你有了变化,孩子也就跟着发生了改变,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受益。从被动到主动的变化就是去思考:在孩子面前,我要书写一个怎样的人生?注意哦,是书写你的人生,不是孩子的。

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2

是你的童年需要还是孩子的

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孩子。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

这句话我深有体会,我深刻地记得,在每次我跟妈妈吵架后,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以后有孩子,绝对不会这样对他,不会跟他说这样的话。孩子出生后,曾经一度非常固执的坚持自己带孩子,其实也是因为依恋关系的匮乏,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在我身上应该是最好的解释。在跟孩子建立依恋关系的过程中,也滋养了自己。

父母很容易在孩子身上投射自己的情感需要,比如我喜欢给孩子买玩具,因为自己小时候的玩具匮乏,这其实也是在过度补偿自己内心的需要。比如有个朋友喜欢给孩子买零食,因为小的时候,零食是很少能吃到的。还有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孩子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场景就把自己带到童年,那个没有被疏通的情感里。把自己的需要当作孩子的需要。

父母下意识地认为,如果采取自己选择的教育方式,就可以保护孩子(甚至包括父母自己)免受潜在的伤害。这些教育方式催生出了5种特别的家长类型,他们是:彼得.潘式、直升机式、潮人式、copy型以及无痛型。

从少年到为人父母的过度,我们或多或少的都会成为上述的家长,成长有时候不那么痛快,是因为要放弃旧的观念,那些已经跟随了你十几年几十年的旧观念,想到了另外两本书《被讨厌的勇气》和《少有人走的路》,都是在写自我成长,但却用了这些不太令人舒服的名字,不过心智成熟确实需要勇气,也确实不是大多数人会去完成的。因为惯性太太,舒适圈里又太舒服了。可当有了孩子,还依然停滞不前而不自知, 就会又影响到下一代,还好,我们愿意看这样的书,愿意去接触新的观念,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对孩子真正的爱,对自己的爱。

长大成人,做一个成熟的家长。来吧,让孩子们看到,长大成人是一个精彩缤成的探险之旅。

在这个长大成人的过程中,躲避不开的就是情绪问题,我们的情绪,孩子的情绪。像分清需求一样,也要分清当你发脾气的时候,是你的需求没有被满足还是孩子的,是你的情绪占了上风,还是孩子做的事情令你沮丧。比如工作一天很疲惫也很沮丧的的回到家,这时候孩子可能只不过不小心弄洒了水,都能让你大发雷霆。孩子的行为只不过是你情绪的导火索,为什么会引爆,还是因为本身就有个弹药在了。弹药不存在,也就无所谓导火索。同样回到被动和主动的家长,被动的家长会总是迁怒他人,主动的家长会反省自己。

面对养育孩子过程中的种种挑战,怎么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答案是充满激情的耐心。

养育需要耐心,人人皆知的道理。充满激情的耐心是比耐心更加强烈的感情,“一个人要有极大的耐心,才能看清近处的事”。哪些方法能帮助我们充满极大的耐心呢?

延伸一下,一个没有耐心的父母,延迟满足感的匮乏是关键原因。所以,为什么说看过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如果只关注方法,但不改变底层的逻辑就还是没用。

3

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人生

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跟前面总在说的长大成人矛盾吗?并不,这反而是更加清晰的定位,让孩子成为孩子,大人成为大人。

只有真正成熟的人才懂得如何利他且利己,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家长需要给孩子示范,而不是让孩子迁就自己。

高质量的陪伴无疑是孩子最大的需求,不是兴趣班,不是满满当当的活动,而是一起大笑的时光。这些时光不仅仅让孩子能够跟父母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还能学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如何放松,更重要的是作为父母,也能在这样的互动里汲取养分,享受人生的乐趣。孩子带给我们的不止是压力和挑战,更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小伙伴,时刻提醒我们,曾经也有童年。

但不会和孩子玩的人大有人在,看起来是在陪伴,却无法沉浸在其中,如果你觉得陪孩子只是很累,那就把这一切都当成了负担和累赘,当然也享受不到乐趣。

那些妨碍父母与孩子一起玩耍的原因,多半是些埋藏于心底的担心和害怕。

4

积极的鼓励是一种修养

真正的鼓励不是一种需要掌握的技能,而是一种展露在外的修养,只有那些对孩子保持足够敏感和爱的人才能拥有。

和正面管教的体系一样,倡导鼓励,摒弃指责和讽刺。但这本书里,把鼓励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写,并且把鼓励定位为一种修养,有更深的意义。

这章的写法我比较喜欢,在对鼓励做定义的时候,先会去讲什么不是鼓励。因为我们往往以为我们用我们的方式在对孩子好,但其实,这些行为都不会帮助孩子建立对自己的健康认知,而是让孩子总是自我怀疑。

比如说讽刺挖苦,比如人比人,比如急于提出意见,还有一味的补偿。

这些都是在先降低孩子的自尊,然后迫使孩子为了不让你再继续这样说,这样做,从而达到你的要求。长期下来,这样的负面激励对孩子和家长的负面影响都很大,从孩子角度来说,降低了孩子的自尊水平,从家长角度来说,不能提升自己的认知。

那么鼓励是什么呢?最好的答案是问问孩子,在他们眼里,父母的哪些行为是鼓励?

二、三、四年级的孩子会说:“妈妈问我今天过得怎么样”

“我受冤枉的时候,爸爸妈妈站在我这边,支持我。”

“我火冒三丈的时候,爸爸妈妈帮助我冷静下来。”

五、六年级的孩子会说:“妈妈和我一起玩好玩的活动。”

“爸爸妈妈拥抱我的时候。”

“爸妈同意我的看法的时候。”

“我去面试拉拉队长时,爸爸妈妈说他们会相信我很棒,只要我尽力就行,快乐最重要。”

七、八年级的孩子会说:“爸妈听我倾诉,哪怕我说的一点儿也不重要。”

爸妈让我邀请朋友到家里玩。

爸妈和我们一起大笑的时候。

高中阶段:“爸妈专门坐下来和我谈话,把我当成年人看待。”

我尝试新鲜事情的时候,爸爸为我感到骄傲。

我犯了错,把事情搞砸了,但是爸妈还是告诉我,他们很爱我,让我心里好受多了。

--节选自第八章

从这些孩子们的回答来看,他们需要的鼓励来自于父母的信任,关注,客观冷静不情绪化。

作者还提到一点就是信念,哪怕生活在黑暗里,也相信能够看到光的信念。这个地方,我还是想到积极主动的父母和被动的父母,毫无疑问,主动的父母更加会鼓励孩子,因为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

鼓励会有多大的能量呢?给孩子注入能量,当他要独自面对困难的时候,知道背后一直会有人支持他,不管结局如何,这个人都会始终如一的爱他。这不就是他们长大后进入社会后,最大的底气吗?

鼓励唤醒孩子的心房,为孩子重树信心,让他们不要放弃,父母哪怕一无所有,也能将手掌放在孩子的背上,助孩子前行。

这些能力说起来简单,但是每天跟孩子朝夕相处的我们,却很难时刻保持着对孩子客观冷静,充满信念,所以说,鼓励是一种修行,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在孩子没有满足我们期待的时候,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你还会用鼓励吗?如果还不能,至少先停止嘲笑和讽刺,减少指责和抱怨,要记住,在这种时候,是孩子最需要鼓励的时候。鼓励可以为失落的孩子注入活力,孩子同样需要有人能够“同甘共苦”,不止是“你很棒”,更需要“我陪你。”

多注意孩子长处;

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参与;

帮助孩子,让他们小步走,一步步实现目标,孩子有成就了就为他庆祝;

和孩子交谈,共同面对他们的各种诱惑,包括孩子没能说出口的恐惧;

学会跟孩子说“对不起”

经常跟孩子说“我爱你”

--节选自第八章

5

让你焦虑的谎言与真相

如果你很焦虑,建议你一定要从这个章节开始看《爱的逻辑与谎言》,看完后,焦虑减少一大半。因为我们育儿过程中的一大半焦虑都来源于下面的6条谎言,而作者一一戳破,有了正确的逻辑,就会减少不必要的烦恼。

谎言一: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家孩子好。

真相是:大家都很苦恼,孩子们有孩子的问题,大人有大人的不顺,失落感是每个家庭的主旋律。

谎言二:孩子既不喜欢我,又不听我的话

真相是:孩子们听一遍就知道你在说什么了;父母希望从孩子身上获得的,应该是尊重大于喜欢。(仔细想想,多数时候,确实是这样。)

谎言三:我总是孤军作战。

真相是:孤军作战大可不必,别人的话可能更容易听进去。(你需要帮手)

谎言四:所有的办法都试过了,就是不行。

真相是:持之以恒才会有效。

谎言五:我的孩子有问题了。(担心孩子受挫)

真相是:孩子需要经历一些挫折。

谎言六:在____方面,我可不行。

真相是:你样样都行,相信自己。

焦虑还来源于一个大陷阱:A--B陷阱

这个陷阱来自于一种对父母的绑架,父母只有这样做,孩子才能成功。比如,一定要有学区房,孩子才能有好的成绩。孩子一定要有好的成绩,才能考上好的大学,考上好大学,人生才是成功的。

比如一定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孩子才能不落后。在各方面都不落后,孩子才能赢在起跑线,赢在起跑线才能赢在终点。

这些单条线的逻辑是我们这个环境太常见,去各种培训机构转一圈就会发现,他们的销售话术几乎都是这个路子,俗称贩卖焦虑。怎么破?

首先,如果父母成长,就不再纠结孩子是否成功,因为父母有自己的人生,也明白孩子的人生不以自己标准的成功来定义。

其次,孩子成长路上太多的岔路,谁也不能完全保证每个决定都是准确无误的。

同样是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有人在清华,也有人还在,

同样是清华,有人被人羡慕,有人被唏嘘,

同样是被人羡慕,有人一路平坦,有人半路不见踪影。

说世事无常显得有点佛系,但人生就是这样的。作为父母,给孩子最大的财富是能够积累起来的爱,而不是他们的每一个未来。

书的结尾依然强调父母的心智成熟,这是遇见孩子后,遇见更好的必经之路。

这一路,看见自己,接纳自己,然后和孩子一起成长。

做父母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展示长大成人的实质--丰满、有血有肉的人生。

好了,到这里就是结束了,最后关于这本书推荐指数:

如果你没有很焦虑,4颗星

如果正好你特别焦虑,5颗星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遇见孩子,怎么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