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衣橱VS胶囊衣橱

每个学期末的时候我总有这么一次折腾。把该丢的丢掉,该收拾的收拾了。但是每年最头疼的还是两种类的物品总是造成我很大的困扰,一类是书,一类是衣服。刚学完断舍离的时候,衣服已经很克制的去买了。也努力遵循了买自己能力范围内最贵的,所以买起一千多的裤子时也毫不手软。但是买完后又总会有点后悔,总觉得和我两百多的裤子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不知道是因为我不识货还是也有人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首先说面料。快两千元的ICIC的裤子,确实是因为试穿的时候觉得版型很好,倒没怎么考虑面料的问题,就是穿上后腿显得修长和笔直。买完后倒是安生了一段时间,然后发现羊毛的面料,膝盖处会鼓包,不能机洗,每次只能干洗,可是干洗也出现了缩水和轻微的变型。说句实话和我干洗没有什么区别。买回来后干洗费也花掉了我不少钱。

而两三百的裤子,就面料来讲确实是不如羊毛的,大多是什么聚酯纤维。但耐不住抗造,随便洗也不变形。版型的话,得遇,有时候显瘦,有时候无功无过。

但是,我们总是找借口说一件衣服我是如何穿了五年六年十年八年。也不是不可以,但频次肯定没有那么高。每年得款式其实多多少少还是会发生变化。高腰,中腰,低腰。烟管,花苞,萝卜裤,小微,大微,阔腿......还有流行的颜色。当然也可以一直穿黑白灰。但爱买的女人是不允许自己的衣橱这么了无生趣。

于是发现全买贵的也不是正解,无论再怎么说要留下自己心动的衣服,价钱也都是心动的一环。贵的衣服,丢弃的时候没有那么容易。最明显的是鞋子。我本就不是什么鞋子控,但年轻的时候也买了不少,最后断舍离的时候发现最困难的是靴子。当时买的时候太贵而不舍得丢弃。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买鞋子再不图好看或者多了。也不大愿意买太贵的鞋子。反而愿意每年只买一两款,好穿了再留一年,不好穿了直接丢掉也不心疼。

衣服也是这样,我会在意面料,冬天喜欢羊绒,夏天喜欢亚麻和真丝。但慢慢的也不排斥聚酯纤维了,好看时尚的东西,穿一年两年丢弃不可惜。毕竟女人的衣服还是要常换常新。

但是当消费习惯的底线是一千多一件衣服的时候,再遇到两三百的衣服就会觉得很便宜,而且虽然便宜,但版型和款式却很好看的时候,就会一不小心买很多。导致衣服穿不完,甚至很多衣服可以一个季节只能穿几次就会被收起来。

于是今年便产生了克制买衣服的欲望和精简衣橱的想法。《胶囊衣橱》和《极简衣橱整理术》这两本书是去年买的。一直没有认真去读。这个星期给自己定了任务,必须要读完并丢掉。于是再一次翻看。胶囊衣橱这本书是澳洲人写的,浅显易懂。但因为没有真人出镜,衣服都是手绘,而且还土气,所以去年第一次翻看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不喜欢。这次强忍着又再次阅读(决定了看完就丢掉)。里面最有用的概念是。衣橱里只需要有三十件衣物,就可以完成一个季节的穿搭。这三十件包括7件下装,6件上衣,2件连衣裙,6件外套,6双鞋和3个包。这几个数字对我来说还蛮有用,最起码给了一个明显的量化指标。还有二八原则。百分之八十的基本款和百分之二十的流行款。目前我夏季衣橱肯定是远远超过这个量了。

极简衣橱这本书还没有完全看完,德国人写的书,还是相当专业和晦涩的。里面还介绍了面料,缝线,剪裁,里衬等概念,这是很多讲断舍离的书不太会讲的内容。并且我喜欢开篇讲的建立自己的灵感素材库。当年在西曼学形象顾问的时候,我最喜欢的环节就是找一大堆杂志,剪下自己喜欢的不同风格进行分类。

穿衣搭配也是个技术活,也许有些人受家里环境影响,天生眼光品味好一些,但大部分人还是需要经过学习去看别人是怎么搭配的,来发现美学习美。怎么学习,时尚杂志,手机图片,电视剧等等都能带来搭配灵感。这本书讲到的这种学习的方法我还是比较认同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极简衣橱VS胶囊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