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风暴》:艺术与人性的交响之乐

《窃听风暴》

电影《窃听风暴》的故事发生在1984年,德国被一堵单薄的柏林墙隔绝成两个世界。

但就算是在高度的森严的戒备与管控下,依然有隐匿在黑夜和耳目之下的暗线低流在两个世界之间穿梭与涌动。

在当时的东德,整个社会都被国家安全局全面监控和看管着,一点蛛丝马迹都可以被遍布各处的职业特工迅速捕捉出,绳之以法。

严苛恐怖的高压政策使得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敢怒不敢言,人人自危,人心惶惶。

《窃听风暴》

电影主人公威斯曼是一位成熟卓越的国家安全局特工,他的监听工作滴水不漏,审问工作成效显著,是一位威严老辣的冷酷军官。

这是在观影之初威斯曼给人的直观印象,他不苟言笑,深邃沉静的眼睛里看不出任何情感的波澜;他的身躯挺直,居高临下的位置让他自带冷漠威慑的气质;他的眼神冷峻,向着敌人和学生都泛着相似的漠然冷酷的光。

威斯曼

转折发生在威斯曼与那对艺术家情侣的交集。

威斯曼奉命监听剧作家德莱曼与其女友演员克里斯蒂娜。

让所有人包括威斯曼自己始料未及的是,这个看似普通寻常的监听任务,却彻底改变了威斯曼的人生轨迹。

人们也才明白,在威斯曼冷硬无情的外表之下,是一颗真挚善良的心,是一个柔软温和的灵魂,是一片渴望爱懂得爱愿意默默守护爱的寂寞诗意。

看书的威斯曼

影片的叙事流畅顺然,剧情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起承转合都很切合,既在结局上设置了一点小反转,又不规避事件本身具有的悲哀性质。

死亡的结局使这个故事必然成为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但又因为这份遗憾而显示出一种独特的铭记与感怀的美。

由于特殊的历史时段,这部电影必然带着政治性的强烈色彩。

影片对于当时东德政府控制下对人性的压抑、对善意的扼杀、对生命的逼迫都具有冷静的讽刺与揭露。

上级军官对威斯曼的询问“你现在还在正确的一方吗”令人唏嘘,在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时代里,究竟什么才是“正确的一方”,不断攀升的自杀人数,处处对生机和希望的残忍抹杀,谨言慎行的社会形态,扭曲压制的人性,这就是“正确的一方”所希翼的局面吗?

图片  网络


影片最让人无法忘怀的,也是最成功的地方,是电影主人公威斯曼的塑造。

威斯曼从一开始的麻木冷漠到后来的善良柔软,这种转变被演员乌尔里希精湛地演绎出来:初读布莱希特作品时被打动的眼神,听到剧作家弹奏的钢琴曲时情不自禁流下的泪水,监听到德莱曼与克里斯蒂娜争吵与猜忌时难过纠结的表情,按捺不住情感冒着危险与克里斯蒂娜交谈时诚恳的目光,电话交流时口误后懊悔的抓手动作,与同事与上级周旋时冷静的谎言,面对躺在血泊里的克里斯蒂娜时悲痛难抑的眼神……

一个鲜活立体的特工威斯曼就在这些精致的细节里一点点清晰明朗起来,他寡言严肃但也温柔善良,他孤独冷漠但也敏感细腻。

艺术与爱情的美触动了威斯曼的柔软,而威斯曼的柔软又触动了所有观众们的柔软。

威斯曼的转变简略概括,是艺术之美对人性的复苏启蒙。

威斯曼沉睡已久的灵魂因为艺术的欢声而重新苏醒,他不再对命令亦步亦趋,而开始拥有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存在主义哲学家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悲伤的,但人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海德格尔动情地说:“充满劳绩,人诗意地栖居。”

这份诗意是一个自主的人在荒诞绝望的环境里做出的一个选择,选择另外一种贴合自己内心与情感的方式来处置现实。

德莱曼与克里斯蒂娜

威斯曼原本是一个监听特工,他身边的人都在做着和他一样的事,而他同时还在教授年轻学生也将要做一样的事。

他生活在一个固化的环境与人群之中,坚信着自己是“正确的一方”在做着“正确的事情”。

而这种潜移默化的“正确”却在艺术的感染下慢慢变得模糊和含混起来,它的面目渐渐扭曲成狰狞,人性复苏后的善与美使它野兽般的丑陋形态原形毕露。

威斯曼凭心做出了属于自己的另类选择,不是为了某种正确或者大义,而只是为了保护那份他从心底感受到的从未有过的柔情和美好。

在《窃听风暴》里,做选择的除了威斯曼,还有剧作家和女演员。他们原本可以昧着良心相安无事地过着优雅体面的生活,但却为了更重要的东西,更本真的东西,而选择了一条危险坎坷的道路。

图片  网络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另外一部影片《朗读者》,一个中年女列车售票员对于阅读的痴迷和狂热,以及她在阅读中得到的享受与尊严,与威斯曼在艺术中感受到的温情与美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

但在《朗读者》里,热爱阅读与文学的汉娜却依旧一度成为了法西斯杀戮的一个麻木工具。但最终,汉娜终究在文学里获得了认知与救赎。

而威斯曼却是在艺术震撼里从麻木不仁的状态里中渐渐复苏和清醒。

此外还有电影《钢琴家》,爱好音乐的纳粹军官陶醉在优美的钢琴声里,一个出于本心的善意之举,解救了钢琴家的生命。

艺术是美的,是可以跨越语言与国际的美,跨越身份与敌对的美。

每个人能够在艺术里得到高强度的共情之刻,也是这种共情能够强烈到唤醒人性深处的悲悯与柔情,艺术将人心化为水晶,那一刻每一个人都是平等与可爱的,一切事都能够得到搁置和原谅,一切混沌都逐渐明朗,似乎整个世界也在此刻变得近乎虚幻的美丽。

图片  网络

法国哲学家萨特喜欢在极端情境里考察人的自由选择。当局势呈现迫在眉睫退无可退的境地时,你会如何选择?不要说没有选择,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唯一有关的,是做选择的你可以多坚定。

正如影片中出现的布莱希特的诗歌所言:

“初秋的九月每一天都是忧郁的

那些笔直的小树向着天空

就像爱情一样茁壮地生长着

头顶是湛蓝的天空

天空飘着一朵棉花般洁白的云彩

而只要你心中的信念

它将永远不会离你而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窃听风暴》:艺术与人性的交响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