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这本书还是很有意思的,在书里,作者通过举例论证等方式对很多心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读后感觉自己收获良多,思想变化也很大。当然我也并不是完全的盲从,对于作者的有些观点我也有不同的看法,因为每个人心中都会有对于这个客观世界的判断法则,或基于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基于我们个人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等等,那么也就不难理解每个人的认知和看法都是会有差别的了,不过没必要纠结,求同存异,多方面多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问题就很好,而且至于答案,那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中。不得不说,读书的过程,就是我们对内心世界探索的过程,就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塑过程。

书中作者的很多观点真的带给我很多的启发和思考。先来说说关于买房的问题。古典老师的观点是: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房子让我们有归属感,而在我们偏执于此,买了一套房子的时候,我们已经放弃了很多发展的机会,浪费掉了创业的机会,也大概率花掉了我们自己未来10年转换工作的机会等等。我们缺乏的是“安全感”,毕竟在大城市中,有一个栖身之地,会让人觉得心里踏实。可是我们不得不自问,在这个房价居高不下的社会,出卖梦想换回来的房子或者安全感,值得么?或许值得,或许不值,但我想说的是可以平和一点去看待,少一点偏执,多一份思考和量力而行会更好一点。当然我的看法可能很肤浅,一个房子可能涉及到很多很多的其它事物,比如婚姻爱情,比如财产、面子等等,但归根结底,房子的意义总该是为了带给我们更好的生活和幸福感,以及那奋斗的渴望,而不是带给我们沉重的负担和压抑的痛苦,不是小心翼翼,胆战心惊,畏前怕后的生活。

对于投入和兴趣,以及其中的乐趣,书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也是我们一直以来会犯的一个错误。我们总认为暂时没有取得成功问题不在于自己,不是自己不够努力,我们只是在等待兴趣的出现。就好比工作,一旦我们发现了真正想做的事情,我们才会全力以赴投入工作,而不会像现在这样,在这一个自己并不满意的工作岗位上得过且过。而事实上,是我们都颠倒了工作和兴趣的因果关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短时间内就能找到终生的事业的概率几乎等同于中彩票的概率。只有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才会发现工作的乐趣,才会感受到工作带来的快乐和收获才能保持最初的热情,一如既往地热爱工作。而我们也知道尝试是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败的,成功的尝试能收获到成功,不成功的尝试能收获到经验和智慧。所以说不管成不成功,投入都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收获。

乐趣来源于全情投入,而不是投入后的结果,也正是因为这样,乐趣可以是无条件的。还有就是书中有讲到努力论和成功学,对我也有很大的启发。选择不对,努力白费,错误的努力比不努力还要可怕。每个人都需要给自己未来设定一个大方向,如果方向错误了,那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的。举个简单而又深刻的例子,如果你从天安门向正西走,希望去颐和园,你能到达么?即使坚持到环绕地球也不行,因为颐和园在天安门的西北边。所以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正确的选择,然后再努力地去实现它。那么问题又来了,当我们选择对了方向,也倍加努力,那么就一定能成功吗?我想说答案是不一定的,每个人的成功都有其特定的基础和条件,以及特定的时代背景等等,别人成功之路我们可以借鉴,可以学习,但不可能复制。除此之外,在这个时代我们对于成功的定义,是不是太狭隘了一些呢,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或许应该是不一样的,或许是社会的风气太浮躁了,我们都对成功的定义太苛刻,也对成功的时间太着急与渴求,慢慢地也就少了很多安心踏踏实实往前走的人,更多的人想跑起来,想飞过去,甚至是想一步登天到达那个愈发趋于单一的成功目标······。

书中提到的“心智模式”,让我眼前一亮,印象深刻。心智模式有三种来源:一是自然世界,我们对于外界的直接体验。二是概念模式,我们从别人那里获得对于世界的间接体验。三是推论和归纳,我们依靠推理形成的结论。其中,心智模式是一套大脑内部程序让我最有感触,之前,也读过一本书关于人的思考的,我觉的人就像一台电脑,心智模式就是内存里的一段程序,当外界有变化时,这套程序就会自动运行,知道我们其他程序就反应、处理,所以,我们必须要搞清我们的这套心智模式是否有效,说有效主要是说对外部世界、所处环境、社会关系是否有效。因为这些变化心智模式也必须要变化,否则就无法在这个世界更好的生存。这就是我对心智模式的理解,比如,你在军队这个独立运行的世界、社会、环境中,就必须要有部队的这套心智模式,你就能很好的适应,当你用外部社会的思维模式去认识、处理,就难以适应,同样,当你离开军队进入社会,就必须用社会的心智模式去适应,否则会处处碰壁。

当我们为自己安装了一套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看到什么世界,更加好玩的是,这个自建的“真实世界”,又反过来印证这个模式给我们看,最后,我们会变成自己觉得“应该成为的人”,这种改变非常强大。正如书中所说:事实上,那些安装了“幸运儿模式”的人,他们构建了一个充满机会的幸运世界,会更加容易的发现外界潜在的机会;而安装了“倒霉蛋模式”的人则倾向于对机会视而不见,因为他们心中的模式中没有“机会”这个东西。像书中提到的“等死模式”也让我印象深刻,作者说等待生命就是等待死亡,生命不是用来等待,而是用来穿越的。“等待模式”,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例如:等待、拖延。还有很多想说的,不过这次就到这里吧,下次再来聊一聊书中作者其他的独特看法和见解。总之,一切就如同书里说的那样:“也许,我们自己都不曾意识到,我们为自己构建了一个世界,然后又反复强化,最终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就是我们构建的那样。这个世界里,却唯独没了我们本来的样子。”或许,我们都该勇于拿起这把锤子,打破思维里那堵结实而厚重的墙,勇于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坚持自己的内心,成长为自己理想的模样。

个人还是还是很推荐这本书的,书中的很多观点能给人带来很多的思考,对我们的三观塑造和思维转变都有很大的帮助。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许书里作者的观点你不认同,但它也会给你提供一个看问题的新角度和新思维,集思广益,以更包容和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问题更有助于我们看清、看透、看破那问题背后的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