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澜阁四库全书救援记

1862年,杭州城里一对丁姓兄弟,在战火纷飞中连夜跑了几十公里。正当他们在一处早餐摊买包子时,哥哥看到店家用来包食物的纸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字迹,可是再仔细一看,不得了,他们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这纸张竟然是《四库全书》的书页。

丁氏兄弟不仅是读书人,还是江南有名的藏书世家“八千卷楼”的掌门人。他曾经在杭州文渊阁见过那部《四库全书》,那么藏在文渊阁的巨著《四库全书》怎么会沦落到被小摊主拿来包东西呢?

《四库全书》全书共36000多册,大概8亿字,几乎囊括了清代中期以前所有的经典文献,是中国帝制时代纂修的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由纪晓岚等有名的一批学者主持编撰,并召集了将近4000多人的抄手一起完成这项巨大的工程。

《四库全书》修成后,乾隆皇帝让人总共抄写了七部,然后又命人,在全国仿照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的样式,兴建了七座皇家藏书楼,分别收藏七部手抄本的《四库全书》。所以,《四库全书》又被称为“阁书”,北边的“文津阁”“文渊阁”“文源阁”和“文溯阁”四阁供乾隆御用,江南三阁的藏书楼,则向外开放。其中一部阁书就藏在杭州的“文澜阁”。

1862年,太平天国攻打杭州城,“文澜阁”被烧,阁书也因此四散飘落。这次在小摊店里发现的,很可能就是“文澜阁”流失的《四库全书》。




身为江南文士的丁氏兄弟,他们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国宝级书籍毁于一旦?于是立即开始搜集阁书的残卷,并且倾尽财力补抄残缺的书页,前后历经6年的时间,才把“文澜阁”《四库全书》恢复到原有的规模。后来,又历经几十年,经过浙江士人的数次补抄,这部差点在战火中被摧毁的书籍,才算得以完善。后来,被收藏在浙江省立图书馆。

可是,这部失而复得的《四库全书》,却在以后的岁月中历经了数不尽的磨难。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杭州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这让时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陈训慈,陷入了极度的焦虑之中。这套凝结浙江几代文人心血的书籍,如果在战火中有所损毁,那将是不可挽回的损失。更何况,日本人对中国国宝虎视眈眈,他们会放过这部旷世奇书吗?

陈训慈当机立断,决定立马将馆内包括《四库全书》在内的珍贵书籍,全部装箱运走。140箱文澜阁的《四库全书》和88箱珍本善本,从鱼山的江边到石马村,有7.5公里路,而且都是崎岖的山路,车子没法行,工作人员就在当地雇佣了上百名工人,两人抬一箱,花了半天时间才抬到。可是,仅仅存放不到2个月,日本人登陆渔山岛,《四库全书》不得不面临再次迁移。

这次陈训慈面临的不仅仅是经费的问题,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

当他们的货船走到七里泷峡谷时,遇到了极为险峻的水势,船只无法逆流而上,没办法,只能返程另寻他法。终于在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的帮助下,通过陆路把《四库全书》安全运送到了杭州西南100公里外的建德市。




可是,没过多久,杭州沦陷,建德也不安全了,《四库全书》再次被反复辗转运到了龙泉一处学校寄存。但是,因为龙泉离着抗日战场太近,容易被战火摧残,所以,又选择了路途不算太遥远又暂时安全的贵阳。

这一路上可以说,是《四库全书》“苦旅”生涯中最艰难的一段。

因为很多路段还未修通,道路迂回曲折,大部分都是山路,卡车无法通行,只能靠肩挑、人拉和船运。由于路况差、天气恶劣,有一筐书还掉到了河水里。在翻越了3000公里山路,历经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到达了贵阳,那一筐浸水的书册,也在工作人员及时的晾晒和修补中得以恢复原样。

随后,工作人员找到了贵阳城北的一处,名为地母洞的地方,此处整体被茂密森林覆盖,极为隐秘,而洞内空间100多平方米,是藏书的绝佳之处。可是唯一不足就是洞内太潮湿了,这对书籍的存放是大为不利的,怎么解决防潮问题呢?工作人员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们用板壁间隔出三个面,隔绝潮气,在后面隐蔽处开窗通气,洞口挂上油布,早上卷起让阳光照射,晚上垂下继续隔绝潮气。可是,为难的是,洞内还有一处常年积水形成的水井,它无法清理又一直冒着水气,这该怎么办?

这时有人找来石块把井口垒隔,上面搭上木台和书箱,并在书箱里放满石灰、木炭等稀释潮气。就这样,这批国宝书籍在洞内呆了5年8个月的时间,终于等来了新中国解放。

1946年5月7日,六辆汽车载运着文澜阁《四库全书》,耗时近两个月,终于成功返回了杭州。这部“文澜阁”《四库全书》现今被浙江图书馆收藏,大家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那里看看这套历经磨难的国宝藏书,从它身上感受中国文人保护书籍的坚定信念。

你可能感兴趣的:(浙江文澜阁四库全书救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