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篇06 欧母:寒门本色,画荻教子

“千古大美女人”系列之:慈母篇

欧母:画荻教子

欧阳修母亲郑氏,幼年家贫,无力支撑,只上过几天学堂就被迫辍学在家,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她不同于一般女子,尽管不能在学堂读书,但她人穷志不短,依旧坚持自学,或向同村的读书人请教。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成长为一个有毅力、有见识、肯吃苦的女子。到了适婚年龄,她如愿嫁给了当地一个名叫欧阳观的世宦读书子弟。此人是当地衙门的法官,官职虽只绿豆大小,可他处理案件谨慎负责,决不敷衍。

婚后一年,欧阳修出生了,夫妻俩看着初生的婴儿天庭饱满,心里充满了喜悦。欧阳观身在衙门,有着微薄的俸禄,虽谈不上富裕,但一家人能维持小康生活,不象贫寒人家经常吃不饱、穿不暖。郑氏是个持家的能手,一家人的小日子有滋有味,夫唱妇随,很是琴瑟和鸣。

欧阳修三岁时,郑氏就开始教他读书写字,先从简单的唐诗起步,每天都教他几句,日积月累,一年之后,他居然能背诵上百首诗了。虽说当时他还不完全明白其中的内涵,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却播下了爱读书的种子,奠定了日后坚实的基础。他的父亲看他喜爱读书,记忆力也不同一般孩子,对他特别的垂爱,忙完公务,常常教他读书识字,带他外出游玩。在他模糊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无比快乐的金色日子。

图片发自App

四岁了,郑氏看着聪慧的儿子一天天的好学,欲教他写字,并在读书识字上增加些难度。夫妻俩给儿子制定了一套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案,期待儿子成为一代人杰。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欧阳修刚过四岁,父亲就骤然离世,没留下一间房、一垄地,更没留下任何的积蓄。郑氏扶着丈夫的灵柩,痛不欲生,她感觉自己的天崩塌了,娘家也难以维继,孤儿寡母的日子,瞬间跌入了谷底。看着年幼的儿子,她知道自己不能垮掉,儿子是她的希望,也是丈夫唯一的血脉。她擦干泪水,尽管年轻,她不想改嫁,只想独自抚育儿子,望其成人。

没多久,她实在支撑不下去了。万般无奈,母子二人只好背着简单的行囊,去投靠欧阳修的叔父,在随州做官的小叔子。幸运的是,叔父一家没有嫌弃母子二人,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尽力接济。可接济终非长久之计,关键还得靠自己的双手去获取。郑氏夫人本就贫寒出身,手脚利索,常帮大户人家干些活儿,换些油盐钱。

虽然日子艰苦,但郑氏对儿子的教育却丝毫没停步。四岁的欧阳修喜欢听故事,母亲常给他讲上古神仙伏羲女娲、三皇五帝、圣人孔子、以及各路英雄人物的故事,每讲完一个故事,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启发他做人道理。他从这些故事中,明白了很多,从小养成了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好习惯,立志做一个人中豪杰。

郑氏夫人一心想让儿子去学堂读书,可实在太穷,交不起学费,也没钱买纸笔,为此她颇费了一番心思,怎样让儿子写得一手好字呢。刚开始,她拿树枝教他在地上画,但地面总是凹凸不平,写出的字总是走样,且不清晰。而且,衣服常沾满尘土,清洗困难,本就家境窘迫,新衣服更是难能可贵。郑氏思虑这个办法有失妥当,一直在寻找更好的写字方式。

一天傍晚,夕阳的余辉铺洒在门前的池塘边,茂盛的荻草倒影在水中,随晚风摇曳,象一幅极美的图画。她跑过去,折断几根荻草,其杆较粗,中空,似乎可用来写字。她在地上试试,却很快就弯了,硬度不足。她想如果地面较柔软一些,且能划出明显的痕迹,又容易擦去,当是理想之法。她思忖:泥土太硬,又脏衣服。放眼望去,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岸边的沙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她脑子一转,欣喜道:有了,沙子,太好啦!

图片发自App

于是,她立即奔到河边,收集了一些干净且较细软的沙子,挑回家,在院子里铺了一米见方一大块,再用手慢慢履平,拿来一根荻草杆,在上面写了一排字,非常清晰,而且还不脏衣服不脏手,写完后,轻轻一抹,字消失了,再抹平,又可写其它字。她高兴极了,兴奋地叫着:“儿子,快出来啊!”

儿子迅速从房间跑出来,看到母亲正在沙上写字,高兴的手舞足蹈,说:“母亲,这样写字真好!”

他立即拿来一根荻草杆,跪在地上,开始写字,写了一个又一个,然后悠悠一抹,没了。他说:“母亲,以后不愁没纸笔了。”

母亲拉着儿子的手,一脸幸福的看着他,点点头。其实,她的内心挺酸楚的,丈夫的影子在眼前晃动,要是斯人健在,纸笔都不匮乏,该多美好啊!

每天,郑氏夫人就用这种方式,把平铺的沙子当成纸,荻草杆当成笔,教儿子写字、学诗文,一笔一划,一丝不苟,毫不马虎,写不好,再重来,直到每个字写满意为止。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小欧阳修每天都不厌其烦的在沙上写,写了再把沙子铺平,铺平了再写,尽可能写出字的风格。正是这样的基础,欧阳修的书法在历史上也是响当当的。这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画荻教子”。一个人,一段艰辛的生活历程,一个辛酸的故事,一段亘古的传奇。

欧阳修像

欧阳修慢慢长大,越来越懂事,他亲眼目睹了母亲的艰辛,特别体谅母亲,在读书之余,尽力帮母亲分担家务,而且做的都让母亲非常满意。在他心中,母亲的形象始终是高大的、坚韧的,但却不明白母亲从哪里来的决心和力量一个人抚养自己。一天晚上,他终于忍不住问起了母亲,母亲深情地对他说:“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即:你自幼失去父亲,我不能断定你将来有大成就,但我知道你父亲一定后继有人。朴实的话语扣击着他的心扉,他站立母亲面前,恭恭敬敬的向母亲深施一礼:“儿子定不辜负母亲。”

欧阳修牢记母亲的话,为着父亲的遗愿,他从不懈怠,严格要求,不断砥砺德行。上苍总是垂怜有德之人,他的科举之路也较顺畅,曾“连中三元”,终成一代文学大儒,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你可能感兴趣的:(慈母篇06 欧母:寒门本色,画荻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