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笨笨记--荀子善恶之人

图片发自App

在参加一个公益活动的时间,遇见两个好友互相的争论人性的善恶。他们用儒家的孔孟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为依据。争论的还是很有道理。其实我想说,荀子他本就是一个善恶之人。

儒家的思想在荀子生活的年代还是不能够处理社会存在的矛盾,荀子生活的年代是一个社会矛盾异常复杂的时期,”礼崩乐坏”,战乱不断,面对这种环境,荀子创立的性恶论指出,人性在那个环境里的缺陷和种种私欲,从而不完全相信人们的善心。通过后天的学习也不能够改变这部分人群。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建立各种制度加以引导,制约,才能有效的防止人们欲望的恶性膨胀。有人说荀子是法家的代表。

荀子一生主张性本恶,他觉得人一生下来就是拥有邪恶思想的,只有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学习才能够改善人的思想,从而使人类走上正途。荀子性本恶的理论和孟子的性本善理论正好相反。很多人好奇荀子到底是属于那一家思想,其实荀子也是儒家的思想。下面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所理解的荀子。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总结和吸收了百家之所长,独立的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荀子思想虽然与孔子、孟子思想都属于儒家思想范筹,但有其独特见解,自成一说。荀子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孔子、孟子在修身与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和原则,虽然都是很具体的,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孔子、孟子、荀子三人思想对比:

孔子--竭力强调"克己"、"修身"、"为仁由己"等。

孟子--以"性善"为根据,认为只要不断扩充其"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求其放心",即可恢复人的"良知"、"良能",君王即可以实现"仁政"理想。


图片发自App

荀子--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就好像在中国出现过的棍棒教育。就好像说棍棒教育当才是当下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或许也还是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的一部分吧,我还是不得而知。

荀子指出:"今之人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荀子在这里指出顺从人的各种欲望则会产生争夺、残贼、淫乱等罪恶,而辞让、忠信、礼义文理则会遭到破坏,更通俗一点讲,人的各种欲望导致了社会罪恶,是人的各种欲望又是人性的基本表现,所以人性是恶的。

荀子在《性恶》一开篇就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其中的"伪"即人为之意,此句意指人性是恶的,而人性之善是靠后天的学习和教化。这种后天的的学习和教化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荀子在《礼论》中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这就是说,人性本来是有缺陷的,后来经过学习和教化逐渐完善,没有人性的缺陷,则学习和教化都没有用处,不经过学习和教化,人性的缺陷是不能自己弥补的,这里指出了人性是可以通过学习和教化而改变的,即通过学习和教化人性可以去恶存善。

荀子认为人生而有贪图享乐的各种欲望,但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这些人的天质,使去恶存善、"涂之人可以为禹"成为可能。但去恶存善不能存粹依靠自律、自省,还要靠外在强制的约束力,荀子认为,只要"化性起伪",人人可以成为圣人,但"化性起伪"不是一个人的工作,而是一项社会事业:"从之人性,顺之人情,不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礼而归于暴,故必将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我所理解的荀子性恶论证实,人之初无论善恶他必须要经过后天的学习才能成为圣人。对于善恶的道理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更多时候还是看站在那个立场上来分辨,不过可以证明的事实是荀子是属于儒家思想,积极的入世治理国家思想。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秦笨笨记--荀子善恶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