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教科书》第十六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易》学

东汉末年,传授《易》经的,都以郑玄的注本为准。三国魏人的王弼作《易注》,舍弃先儒用 的象数,而用义理解《易》,后来又作《易略例》、《周易系词》,韩康伯又补充了王弼的注,他的注中夹杂着老子庄子的思想,这与郑玄的《易》注完全不同。同时王朗所撰写的《易传》也立了学官。三国蜀人李譔也作古文《易》以攻击郑玄的注。

到了西晋永嘉之乱时,施氏《易》学、孟氏《易》学和梁丘《易》学全部都失传了。(京房的京氏《易》学尚存,有晋人董景道传承京氏《易》学)

南北朝时期,郑玄的《易》注盛行在黄河以北的地区,徐遵明教授《易》学,传给卢景裕和崔瑾。卢景裕传给权会,权会传给郭茂,由此,黄河以北地区的《易》学都是出自郭茂的门徒。李铉也作《周易义例》。只有黄河以南的青州徐州一代,有人传习王弼的《易》注。(以上是北学)

在江南所通行的《易》注,是王弼的注,并且立于学官。南朝齐时,采用陆澄的建议,才开始将郑注和王注并行,但后来又罢绌郑注,推崇王注(南朝梁和陈两朝,是王注、郑注都被推崇的)。传习《易》的儒家学者有伏曼容(作《周易义》)、梁武帝(作《周易讲疏》)、朱异(作《周易集注》)、孔子怯(作《续周易集注》)、何允和张讥(皆作《周易义》)。褚仲都和周弘正的《义疏》可谓是集大成者,但都是以王注为宗旨的。只有严植之研究《周易》着力推崇郑注。(以上是南学)

到了隋代,王注盛行。

唐代孔颖达也推崇王弼注的《周易》,所以他编撰的《周易正义》使用王弼注,不用郑玄注,由此《易经》的汉学就亡佚了。只有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引用汉代儒家学者的《易》注,一共有三十五家,尊崇郑玄注,而不用王弼注,弘扬汉学。史徽的《周易口诀义》也与李鼎祚的书相同,还有僧人一行对《易》的研究也重视孟喜的卦气学说,这些都是属于汉代《易》学的流派了。还有邢壽的《注易略例》、郭京的《周易举正》,都是引申王弼的观点。这段时期玄学昌盛,很多人都用道家的观点来解说《易》。

(以上这些资料的来源有:《三国志》注、《晋书》、《南史》、《北史》中的各个列传、《北齐书》及《隋书 经籍志》、《经典释文》、王鸣盛《蛾术编》、《四库全书提要》等书)。

以上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易》学的流传概况。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学教科书》第十六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