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及: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来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后延伸为“达到”,如“波及”,“及格”,“及第”,“过犹不及”等。本文的“不及”就是不够深入、深刻的意思。
及又延伸指“比得上”,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及”还有顾及、以及、和等意。如“孔子及门人。”
犹:原指一种远古时期的动物,《而雅》:“犹如麂,善登木”。后延伸为“如”,“相似”,“尚且”,“仍然”等意。如《论语》:“过犹不及”。
恐:惧也。其初文从工从心,工有打击之意,“工”、“心”结合表示心受到刺激,非常惧怕。
恐后来演变成从巩从心,巩的本义是用皮革勒紧。巩加心意为“心被皮革勒紧”,也是会非常害怕即恐惧之意。如《乐府诗集·长歌行》:“常恐秋节至”。
恐也指恐怕,表示估计兼担心,如《韩非子·喻老》:“如不治将恐深”。又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偿城恐不可得。”
恐也指担心,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失:甲骨文为形声字,表示手里有东西落下。造字本义:手未抓牢而丢落。引申义,放手、脱手而不能控制,丢失等意。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失也有错过、过失等意,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学习如果不够深刻,即使学了也很容易失去。”
《论语》中有多次出现“不及”这个词,如“过犹不及”、“见善如不及”等,它们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就是“未达”之意。
但是历代先贤们以及现代的杨伯峻、李泽厚等大师们却把此处的“不及”理解为“追赶不上”。“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理解为:学习就像在追赶什么,害怕赶不上,赶上了又害怕失去。
这样理解的意思就是,孔子提倡学习要你追我赶,患得患失。是这样吗?肯定不是这样!
恰恰相反,孔子提倡学习要“从容”、“深刻”,不必你追我赶,急于求成。理由如下:
一,孔子要求弟子们知行结合,学到知识后,要在实践中再深刻巩固知识,然后再学新知识。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二,《论语》中有记录孔子最亲密,最得意的弟子子路的学习方法:“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意思就是子路学到知识后,如果没有得到实践,就不想再学新的东西。
三,孔子十五岁才“志于学”,他收学生也只收大概十五岁(束脩)以上的学生。并体现不出“你追我赶”的急切心情。
四,孔子认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要在乎起跑线,不要在乎暂时的优劣、领先与落后,他的很多学生都是终身追随自己进行学习。
孔子认为,学习一定要深刻、深入,不能浮于表面,浅尝辄止。这个学习思想对于我们现代的人,非常有借鉴意义。
现在有些人,似乎学了很多,一样还没学通又来一样,今天学钢琴,明天学画画,没有一样精通,到最后忘得一干二净,什么都不剩。
也有一些人,对于一门学问,在他们自己还没搞明白的时候,就急于著书立传,不加思考地引用前人的观点,人云亦云,到处宣讲。这样一来,不仅会误导他人,还会令自己的学问停滞不前,最终只能是害人又害己。
能背《红楼梦》的茅盾!
古人读书首先必须背诵先秦典籍“四书五经”,然后背诵各种史书、文集等,这样,写起文章来才能引经据典,提升说服力。说起话来,成语、彦语、俗语可以信手拈来。
比如近代著名史学家钱穆,他九岁时就会背《三国演义》。之后,他能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章句集注》等。
更令人惊叹的是,钱穆竟能将《史记》全部背了下来。
民国时期文学家、小说家张恨水在十四岁以前就能够背诵《三字经》、《论语》、《左传》、《诗经》、《礼记》、《春秋》,《古文观止》、《千家诗》。
清代的江苏无锡人孙洙编了一本《唐诗三百首》,他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意思就是要自己有所成就,积累并读透别人的作品非常重要。
读书如果只求读过,不烂熟于心,等于没读。钱穆和张恨水的成功是顺理成章的。有学问的人,都没有什么捷径,能背下很多书籍是关键。
据说,1926的一天下午,上海开明书店老板、出版家章锡琛请茅盾(原名沈雁冰,文学家、作家,浙江绍兴人)、郑振铎(作家、诗人,福建长乐人)、夏丐尊(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及周予同(经学家,浙江瑞安人)等人吃饭。
酒至半酣,章锡琛说:“吃清酒乏味,请雁冰兄助兴。”沈雁冰酒兴正浓,便说:“好啊,以何助兴?”章锡琛说:“听说你会背《红楼梦》,来一段怎么样?”沈雁冰表示同意。
于是郑振铎拿过书来点回目,沈雁冰随点随背,一口气竟背了半个多小时,一字不差。同席者无不为他的惊人记忆力所折服,其时茅盾34岁。
被称为天书的《红楼梦》问世并流传以来,使得多少人毕生为之倾倒,入迷?正如鲁迅先生说的,一部《红楼》,使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意思是各类人等,都能从《红楼梦》中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兴趣话题,这样的书确实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毛泽东曾说:“不读《红楼梦》,就不了解封建社会。”并说:“《红楼梦》没有读三遍没有发言权。”
纵观近代和现代一些名家大腕,没有不对《红楼梦》下了苦功夫的,比如鲁迅、胡适、吴宓、俞平伯、 周汝昌、冯其庸、张爱玲等等,但真正全文背诵《红楼梦》120回的,只有茅盾一人。
能全文背诵如此长篇的东西,除了需要有非凡的记忆力外,还得非常勤奋,持之以恒坚持不渝,也正是他这种精神,造就茅盾成为现代中国最伟大的作家。
1896年7月4日,茅盾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
1913年,17岁的茅盾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初,主持《小说月报》的《小说新潮栏》编务工作。同年11月,茅盾正式接编《小说月报》。
1921年1月,参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接编并改革《小说月报》。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茅盾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转为正式党员。
1923年,辞去《小说月报》主编职务,转商务印书馆国文部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茅盾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茅盾毕生创作了大量杰出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刻画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苦历程,绘制了规模宏大的历史画卷,为我国文学宝库创造了珍贵的财富,提高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水平。
茅盾的文学遗产在我们攀登文学艺术高峰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他开创的社会剖析小说流派,通过生活横断面再现社会,对一个革命现实主义的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茅盾参加组织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壮大了革命文艺队伍,广泛团结了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为党的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建国后,作为中国作家协会的第一任主席,文化部的第一任部长,负责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学艺术的组织领导工作,为我国文学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茅盾文学奖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也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伟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