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现代手段 推动基层治理

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重心和难点均在基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基层社区的情况愈加复杂多变,基层治理难度陡然上升,依靠传统治理模式举步维艰。

要满足基层治理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多元化的诉求,需要提升社区治理专业化水平,用好现代化治理手段,推动基层社区治理智慧化、产业化、自治化,努力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基层社区治理要提效,需要结合技术手段,实行“智治”。掌上医院、智慧体育器材、智慧养老……这些通过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社区治理模式极大的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节约资源,方便群众。“一网统管” 垃圾分类提升了垃圾分类达标率;扫“安康码”降低了疫情传播的速度;网上办事大厅实现无纸化审批,将便民落到实处……未来,我们要着力强化数字赋能,在数据整理、移动办事等方面下足功夫,不断推出“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的智能平台,勇当数字治理创新的时代弄潮儿。

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多元化是探索基层社区治理的一个重要尝试。小生产者多,产品区域差异明显,品相参

差不齐,规格难以统一,互相压价降低利润空间……产业恶性发展是基层管理的难题之一。我们必须抓住源头,延长产业链,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基层治理。如四川石垭子村围绕中药材产业发展,大力引进农业企业,以规模化、 规范化的种植模式,代替原来的传统作业方式,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走出了因产业低端而导致恶性竞争的发展困局,以发展推动了治理。

 我们需要政府推动“智治”,更需要群众“自治”。十九大强调“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 动”。传统行政式的社区管理方式,既费力又不讨好。重庆市南岸区发现,该由政府办的公共事务,要全力办好; 该由社区处理的事,要在自治的前提下,依法办得让群众满意;属于社区居民自己家的私事,由社区引导,主要由私人办好。政府、社区大包大揽不利于管理精细化,无法应对群众多元化诉求。无论巢湖市采用社区人居环境整治义务督查员的方式让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还是上海松江区联合志愿者解决乱停车的难题都是利用群众自治的成功案例。

基层舞台大有可为,也应大有作为。基层社区治理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居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城乡基层和谐稳定。只有“智治”与“自治”结合,发展特色产业,方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提高社区治理效率和效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好现代手段 推动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