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笔打车订单平均抽成34.95%,是滴滴官方公布20.9%的1.67倍。
8笔月度账单奖励金额平均占比0.83%,比滴滴官方公布4.7%低了3倍有余。
通过最近和全国各地300多名司机师傅们接触,了解到现阶段滴滴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派单、抽成、奖励、判责四方面问题。
对于抽成和奖励,大家主要存在三方面疑问:
1、低价订单抽成比例过高。
我们先抛开常规专车、快车订单不谈,虽然这些订单抽成也普遍在25~30%,但他们并不是高抽成的元凶。
造成高抽成的主要原因,是低价订单。
对于专车司机,司服经理会强制要求每月完成一定时长的低价橙意单,否则会降级。
对于快车司机,滴滴系统会经常提示有特惠一口价及拼车订单在附近,引导司机抢低价订单。
橙意单、特惠一口价和拼车单,无论起步价还是远途单,从现阶段掌握数据来看,抽成普遍在30%~45%之间。
在司机端,除了极少数用了乘客优惠券的短途订单,抽成比率会偶尔低于25%,其余订单抽成全部高于25%。
那么,滴滴官方这个20.9%的抽成比例是怎么平均出来的?
2、高抽成订单占比太高。
在价格不太敏感的一、二线城市及短途类订单,专车、快车订单占比较高。
在价格敏感的三、四线城市及长途类订单,特惠一口价及拼车单占比较高。
从各地司机师傅的反馈来看,低价订单数量高达30~50%。
如果觉得司机师傅反馈过于主观,我们也可以看一下滴滴的订单机制是怎么设计的。
一是今年3月份开始,滴滴推出轻快车型,专门跑特惠及拼车订单,一些低价车型也会被强制从快车降级为轻快。
二是滴滴会引导司机抢特惠及拼车订单,熬住不抢的司机可能会等来个常规快车单,也可能会丢掉订单,熬不住抢了的就只能忍受高抽成。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讲,一个是少赚点,一个是赚不到,很多司机就这么被裹挟着接受了特惠单。
三是滴滴会引导用户打特惠一口价订单,对于乘客来讲,又能比快车单便宜几块钱,还能不用担心路上堵车,特惠单肯定是更优选择。
四是所有被扣了服务分以及需要跑够出行分的司机,为了能更多接单,只能跑特惠,因为特惠更容易接到单。
有了这四方面的机制设计,特惠和拼车订单怎么可能只占比2.7%?
所以,官方公布超过30%抽成的订单只有2.7%的数据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3、奖励机制设计不合理。
官方目前的奖励主要分以下几种:
一是新司机在新手期内,跑到一定单量有大额奖励,但只针对新手。
二是峰时奖励不是所有地区都有,有的地区还需要和加速卡挂钩,加速卡的购买成本没算在奖励当中。
三是节假日奖励只有法定节假日才有,一年又有多少法定节假日?
四是滴滴现阶段主推特惠一口价订单,只有跑特惠单才能得到奖励。
在这样的机制设计下,绝大多数老司机的月度奖励金额占比只有1%左右,还是在需要购买官方推出3~10元加速卡的基础上,才能得到这个金额的奖励。
如果想要拿到更多奖励,就要接特惠一口价订单,虽然奖励金额高了,抽成比例也提高了,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而且抽成远比奖励高得多,这样的机制设计太不合理。
同时,官方给出的赵师傅截图,是包含了五一节假日的奖励,这个只有法定节假日才有的偶发性高额奖励,并非每天都有,完全不具备代表性。
那么,官方公布4.7%司机补贴的数据,有多少给了老司机?又有多少给了新司机?司机们买加速卡付了多少成本?特惠订单奖励又占了多少?
对于只想本本分分跑好快车、优享、专车,不想参加恶性低价竞争的老司机,他们真正又能到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