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科举制度 论述题**

背景,内容,到唐朝的发展,当时作用,后世的意义,评价622页)

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

科举

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发展的结果.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

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因为:第一,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政府手

里;第二,要巩固统治,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第三,全国

统一,封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这样,被

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隋文帝正式废“九

品中正制”.至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一般认为,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

立.到唐代,科举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

科举制度产生的原因:

第一,士族门阀衰落后,庶族地主阶层兴起。原本属于士族的权力,开始向着庶族地主阶层转移。

第二,原本的官员的举荐制,存在着容易徇私舞弊,主管人为因素影响等不利因素,已经无法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

第三,中央政府,需要将官员的任免权,从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第四,科举制可以营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更有利于庶族地主阶层对士族门阀的打压。

第五,科举制唯才是举,充分选用各阶层人才,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具有九品中正制无法匹敌的优势。

科举考试资格

首先,科举对参与者的年龄没有限制,任你神童也好,老油条也罢,一视同仁,来者不拒;

其次,科举对考生的出身颇有讲究

【唐朝】只有官二代可以参加考试

【宋时】基本除了色情从业者都可以,以至于后来日本、琉球等地的外国人都来中国考试;

【元朝】并不CARE什么人才选拔,在他们看来,没把汉人杀光已经是很大的恩赐了;

【明朝】商人、娼妓、优伶、皂役、胥吏及其他“贱民”均不得应试。也就是说不光色情从业者和

商人,连演艺界人士、基层干警和政府编外人员都不符合要求。

童试: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

童生: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

童。但需要注明的是,童生并不完全等同于未考上秀才的学子。根据明朝史书记载,只有通过了

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

童生经过县、府两级初试,合格者,再参加由省提学院使(即学政)主持的考试,故称院试。院试

一般每二年举行一次,由学政分别至各府巡回举行。考中者,称生员,即可入府、县学继续学

习,取得生员资格者,即称秀才。秀才的录取率大概在1%到10%之间。

秀才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

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生员)凡取得生员资格

者,即算有了功名,朝廷即给予免除赋税的待遇,见了县官不用下跪,只作揖即可。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

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

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

秀才参加乡试,有0.5%-4%左右的概率能中举。

中试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

魁。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中式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古代举人的福利

第一,全家人不用纳税纳粮。

第二,当上举人意味着可以当官了。

第三,举人可以与县令平起平坐。

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

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最高时也只有10%。

唐朝的录取率是科举时代中国各朝中最低的。据清徐松《登科记考》中的统计:终唐之世,贡举

进士凡266次,及第进士为6642人,平均每次进士及第不到25人。

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

格区别等第。殿试只是排名,不黜落。

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称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

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传胪大典后,新进士在保和殿参加朝考。朝

考试卷分为三等,一等第一名称朝元。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

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新科状元还需率领同科进士赴礼部专设的宴会,唐、宋称“探花宴”,明代称“琼林宴”,清代则叫

做“恩荣宴”。宴会之后,状元还得率众进士到孔庙拜谒这位儒家鼻祖,礼拜既完,再去国子监立

碑,将新科进士的姓名勒于石碑上,殿试的程序才算全部结束。

唐朝发展: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其中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等人对科举尤

为重视。政府机构将考试科目盼为常科和制科两类执行。其中,制科是指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考

试,这一方式是延续了隋朝的做法,旨在招揽一 些特殊的人才,后期科举中发展起来的殿试就

是由此而来;而常科是指按照既定惯例每年分期举行的考试,是科举中最主要的形式。在唐朝初

期,考试常设的科目多达五十多种,如: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等。在之后的改进和完

善中明经、 进士两科成为了主要科目。进士主要考时务策、诗赋、文章 ,明经主要考时务策、经义。

唐代科举制度的评价:√

唐代科举效果最好,强化官僚制;

扫荡了自东汉以来门阀世族的势力 ;

诗赋繁盛,客观上改变了社会文化面貌 ;

推动向学,改造了乡村社会的文化结构 ;

对官场风尚的变化有某种影响,“同年”“朋党”;

学校体系和选官制度捆绑,学校成了科举的附庸;

人才都被行政体系吸走,影响了社会整体发展;

催生了官本位文化的生长 。


image.png

对后世的意义: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扩大了选

才的范围。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扩宽了道

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15.科举制度 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