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深处》| 那个情深深处让你在劫难逃的人……

提起王尔德,不知道你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什么?

是他的童话金光闪闪的《快乐王子》?

是他人间清醒的各种金句?

是他为人津津乐道的同性故事?

还是他那布满全世界女性红唇吻痕的墓碑?

是的,王尔德就是这么一个从19世纪到如今,自带热度,充满话题性和浪漫气息的伟大人物。

作为一代著名作家、诗人、艺术家,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他的童话为人熟知,而他的戏剧作品更是堪称一时之绝唱。

他的经典名言,时至今日还被很多人(多数为女性)奉为金玉良言。

比如,“女人是用来被爱的,不是用来被理解的”,不知说出了多少女性想说又羞于表达的心声。

而这样一位在当时文艺界享誉盛名的人物,最终却因为一段为人不齿的感情,确切的说是因为一个并不值得如此付出的同性情人,而锒铛入狱,饱受2年牢狱之苦。

出狱后三年,不再风光的他因为脑膜炎而病逝于巴黎,终年仅仅才46岁。

今天想要分享给大家的这本书,就是王尔德在监狱生活的最后两个月里写给他的情人——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昵称:波西)的一封长信。

后人将其整理成一本书作,译成中文后取名为《自深深处》。

这是一篇堪称千古绝唱的狱中情笺,也是英国唯美主义代表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最为美妙的一部作品。

《自深深处》 朱纯深译本(译林出版社 2015年出版)

《自深深处》记录了王尔德的情殇之路:

1895年,王尔德的同性情人道格拉斯·波西的父亲昆斯贝理侯爵,因为儿子与王尔德之间的不伦交往,愤而起诉王尔德。

王尔德在波西的怂恿下,进行反诉,最终被判入狱。

从入狱时几近窒息的锥心痛苦,到出狱时的宁和平静。

一代才子到人生的最后旅程(出狱三年后,王尔德即病逝)才彻悟生命是以悲苦而非欣悦为底色的。

而本书的文学价值也正在于艺术家诚实地面对自己命运的苦难,并在苦难中领悟到爱的伟大。

本书之所以成为经典,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点,在于王尔德通过这样一封长信,让世人看到一个从人生巅峰堕入深渊的人。

他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体悟的心路历程,对宗教与艺术的升华,渡他人渡自己后对新生的大彻大悟,都真实而坦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暂且抛开波西的性别而言,作为读者,我们也能从中深刻地看到一个情到深处,为爱执着的人,在面对人生中在劫难逃的那个人时的内心斗争。

无论是多么伟大的人,还是多么普通的人。

01 

爱恨深深处

当然,也有很多人对王尔德唾弃甚至不齿。

从伦理道德层面来讲,作为一个有妻有子的名字叫做“丈夫”的男人,在婚后却钟情于年轻貌美的小鲜肉。

即使是在如今这个世界,也无法将其与高尚和伟大联系在一起。

“这种人,不过是用‘艺术’的华服包裹自己肮脏的灵魂,满足淫欲玩乐的无耻之徒。”

多少人明着暗着如此评价?

在波西之前,王尔德也曾有过其他同性情人。其中就有一直忠诚于他,在艰难时刻都不离不弃支持他,甚至死后都将骨灰同入一个墓穴的昔日情人兼挚友——罗比。

而波西,一个虚荣骄奢的年轻人,一个只图享乐浮浅狂躁的后生,却成了王尔德的最后一个情人,更成了他的软肋,成了他一而再要逃离,再而三又复合的那个人。

甚至最后因为他声名狼藉成为阶下囚,年纪轻轻飘然而逝。

如果只因玩乐,王尔德不至于此;如果只有龌龊,罗比也不至于此。

所以,抛开家庭婚姻道德和同性因素来讲,我们有理由相信,王尔德受后人追崇的原因,除了他创造的文学和艺术价值,还在于他现实中的深情和痴狂。

而通过《自深深处》这部遗作,更让我们对王尔德和波西两人之间的爱恨纠葛,有了完整的了解和深刻的理解。

我将这封长信划分为三个部分:对波西无情无义的控诉、对宗教和艺术的升华,带来对新生的彻悟、对波西的善意忠告和人生箴言。

首尾两大部分,实则都离不开波西。可见,王尔德对波西的爱也好,恨也罢,都已经犹如藤蔓般蜿蜒纠缠不息了。

"我最深爱的人,伤我却是最深”,这句歌词用来形容这段感情,再合适不过。

对波西来说,他是一个在感情中任性妄为,极度缺爱,渴求极致的纵容,以获得存在感和关注度的人。

他和父亲的剑拔弩张导致父爱的严重缺失,因此他在王尔德身上寻求的除了爱欲慰藉,其实还有缺失的那一部分父爱。

所以,他以爱之名榨取着王尔德的时间、金钱、精力和感情,自私到索取一切,而不屑于付出哪怕一点点。

除了一次又一次地胡闹之后若无其事地寻求帮助和复合外,最让王尔德痛心疾首的,是波西自己生病他无微不至的陪伴后,轮到王尔德被传染后虚弱无力之时,波西的冷嘲热讽和对自己的置之不理。

可以说,这一部分看到王尔德在信中,像一个怨妇一样,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情侣间的吵吵闹闹,分分合合,我们不禁反问,为何不决绝一些,一刀两断呢?

尽管王尔德的笔下流露出,自己曾不止一次地想要逃离,是波西一次次地通过各种方式寻他找他,甚至动用各种人际关系,求他原谅,让他始终无法摆脱。

然而,那人虐你千百遍,你却待他永不变。情至深,人至贱。

难道,这不就是爱情吗?

陷入爱情的人,似乎总也无法逃脱对方的控制,按照现在的话可以说是一种PUA。

即使王尔德自己也深刻地反思着和波西的感情关系,以至于自己都无法理解和原谅,自己这样一个有着伟大造诣的人,为何会陷入如此浮浅无情无义之人的情网,而无法自拔。

最终,自己成了波西和父亲之间战争的牺牲品,从声名大噪到声名狼藉,从事业巅峰到人生谷底,付出的代价是惨痛且不可逆的。

而纵使如此,王尔德在出狱之后,还是重新和波西走到了一起,尽管仍然只有三个月,就彻底分道扬镳。

爱情啊,总是让深陷其中的人生不如死,又让身边旁观的人摇头叹息。

换个时代,换个场景,换身衣服,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故事也比比皆是。

或是听说,或是朋友,或者,就是自己。

02 

宗教和艺术

如果说只看到第一部分的怨气,我们是无法把它看做千古绝唱的作品的。

可以说,《自深深处》最符合王尔德美学气质和风格的内容,是在第二部分。

这里,有着他真正站在自己的高度和文化修养上的坦荡与自省,和在牢狱之中,潜心研究宗教与艺术,所带来的气质升华,以及对出狱后新生的彻悟和向往。

正如他在信中所说:

"一个人,不能永远在胸中养着一条毒蛇;不能夜夜起身,在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

如果,总是带着一身怨气,那么,我们永远过不好当下,也过不好将来。

对王尔德来说,他对波西有爱也有恨,但经过大彻大悟,他也深深地明白,是自己给波西递去了来伤害自己的匕首。

是我自己毁了自己——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如果不是自己毁了自己,别人谁也毁不了的。

王尔德

他对自己和波西的关系总结起来就是:思想范畴里隽永的精警,在情感范畴中成了乖张的激情。欲望,到头来,是一种痼疾,或是一种疯狂,或两者都是。

他意识到,对肉体的每一丁点降格,都必须设法变成灵魂的精神升华。

通过在狱中对宗教的解读,加之本身作为一名艺术家的悟性,王尔德明白,除了承认自己的罪,还应当不为受过惩罚而羞愧,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学会乐观面对,重拾积极的心态。

艺术的真实是事物同其本身的整合,达成的外形表达着内涵,使灵魂获得肉身,使肉身充满精神。

王尔德

他将宗教、艺术和文化三者合为一体,使自己的境界提升了,实则也是在完成对自我的救赎,和对生命的参悟。

03 

唯美王尔德

王尔德之所以有着“唯美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等美誉,实在是因为他的文字、他的作品流淌出来的美感无以复加。

一部唯美的外国文学作品,还必须有情真意切、行云流水般的译文,才能将作者的心境和情感,妥帖地传达和诠释。

我收录的这本《自深深处》,是由长年从事与翻译有关教学研究工作的朱纯深教授翻译的版本。

书中同时附有英文原版和相关注解,可以相互对照翻阅。

作为唯美本美的王尔德,在这本遗作中,依旧还是贡献了许多唯美的金句。

筛选后摘录如下,但愿也能为看这篇文章的你,带来一丝丝灵魂上的触动。

1)恶大莫过于浮浅。无论什么,领悟了就是。

2)要全然的自由,同时又要全然地受制于律法,这是我们时时感受到的人生永恒的吊诡。

3)虚荣是铁条封住了窗口,看守的名字叫仇恨。

4)只有自己的生活毫无瑕疵之人,才能饶恕罪过。

5)一个人在暗室里干的事,总有一天要在房顶上叫嚷出去的。

6)东西很多的人常常贪婪成性,自己没什么的人总是与人分享。

7)一个人错不在于他做什么,而在于他成为怎样一个人。

8)天地万象,是以悲怆建造的,一个孩子、一颗星星的诞生,都伴随着疼痛。

9)痛快享乐,是为了美好的肉体;而痛苦伤心,则是为了美好的灵魂。

10)伟大激情是留给伟大的灵魂的,伟大的事件只有与之水平相当的人才能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深深处》| 那个情深深处让你在劫难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