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从万物规律,敬畏“道”之内涵——读《道德经》第二章有感

文/楚云听荷

      《道德经》第二章读着比较顺,老子在这一章中阐述了自己的辩证思想,朴素,足见睿智。读之,有心领神会之感。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章比较好理解,前一句意为: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美,那就是因为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为什么能称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老子在此章开篇即提出精神层面的两种对立:美和丑,善与恶。世间有美好,必定也有丑恶。不是吗?立世之人谁都向往美好与纯善,四季风情,日常行走,美好的风景与人情能涤荡人心。山河有光,万物有情,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善意的问候,三月春光中春燕呢喃就在眼前。与人为善,你也会收到暖暖的玉帛之情。都说,生命是一种回声,你的善良里藏着运气。正因为有美好和善良,丑与恶如沟壑中的污渍,见不得阳光。红尘俗世中,必有阴暗的人事,由此,美好与纯善更入人心。


老子在开篇下文提到,有和无相对而生,难和易相对依存,长和短相互比较才会形成,高和低相互对照才会有分别,音与声( 音指内心的心声,主观的声;声指外界的声,客观的声)因对立而和谐,前与后因排列而有顺序,这些都是恒久不变的道理。


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存在着对立两个面,它们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互相依存,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可见,前面说的“美与丑”,“善与恶”,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改恶从善,化丑为美;鲜花与泥尘,浪花与泡沫的真谛在于此……可以说,事物的对立关系就是其本身的前提。在现实生活中,正这些对立的事物,却能做到和谐统一,才有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

在老子看来,宇宙中所有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人类也不例外。人与自然同样相互依赖,互相转化,宇宙间只有“道”才是永恒不变。两千多年前,在函谷关,老子能提出这样朴素的辩证观点,骑青牛潇洒离去后,留给世人的必定是代代膜拜。今天的人类,倡导的也正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从南极至北极,大漠至草原,城市与乡村,人和自然应如何和谐相处?是应放在生命的首位来叩问的。

那么,面对在这个矛盾对立而又不断变化的世界。该如何去做呢?老子在文末这段话的意思是,“圣人行事的方式要讲究顺其自然,用不言的方式进行教化;任由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加引导,生养万物而不去占有,为万物竭尽所能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他不居功,他的功德也就不会失去了。”

这便是老子倡导的“无为”思想。无为并不是放任不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顺应万物的本性而不去强扭,遵从万物的规律而不去妄为。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讲得就是这个道理。无为,强调的是对“道”的敬畏与遵从,而不是凸现自我的行为。

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便是“不妄为,便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这里的“无为”是一种立身处事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无为”终极目标。读《道德经》,现代人批判最多的就是老子的“无为”思想,认为过于消极。显然,此处的无为并不消极,而是一种大智慧的处事之道。如何去做事?如何如管理?平和、睿智、收锋芒,做正道之事,管正能之理,行事中启发自悟及他悟。

由此想到,我们在班集体建设这一块,更可采用“无为而治”:尊重每一个学生,宽容待之,允许个性张扬;智慧引导,双线并轨(根据优生和后进生的特点设计帮扶激励策略),变“废”为宝;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鼓励学生自我教育……班主任从“有为”至“少为”,从“事必躬亲”到“幕后点拨”,让学生自管自练,如此,应是“自在娇莺恰恰啼”。这样的“无为”便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遵从“万物规律”,敬畏“道之内涵”,这样的“无为”,我们需要仔细揣摩品读。生活,携“无为”之道,行有准则之事,那便是智慧!



   

你可能感兴趣的:(遵从万物规律,敬畏“道”之内涵——读《道德经》第二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