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声音单元的第二课。在本课教学中,存在一个实验,即学生用一根普通的橡皮筋,感受橡皮筋的发声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想出了多种办法。他们愿意探索,愿意合作。具体的办法有拉的、有搓的、有甩的、有摩擦的、有弹的。这样一个开放性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学生确立探究主题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并主动提出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科学课题,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橡皮筋在搓、摩擦等方式下也会发出声音、与实验预想的结果,即想让探究结果指向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个结论存在问题。四年级的学生只能判断橡皮筋拨动后这种明显的往复现象或者钢尺的上下运动为振动,而无法判断摩擦、揉搓等这种微小的振动形式。误认为摩擦、撞击等方式不是振动。

这个时候学生就会疑惑,为什么两个物体摩擦、直尺敲击,他们并没有振动也会产生声音。针对这个问题,我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调整了教学方式。将直尺、鼓面的发声活动调整到课堂前部分,这两个物体的发声过程明显的振动,基本上没有争议。将橡皮筋拨动及拉伸的探究过程置于其后,有前面两个探究过程的铺垫,学生基本上能得出振动发声的结论。如果还有个别学生提出,拉伸橡皮筋没有振动也能发出声音,这个时候就拿出他们感兴趣的音叉。音叉发声时,用肉眼看也没有明显的振动,但是它微小的振动可以通过一些物体放大出来。比如,溅起的水花可以证明它在振动。同样的,敲击其实也是一种振动,拉伸也是一种振动,被敲击的物体需要恢复原状,被拉伸的物体也需要回到原始状态,这个振动过程,只是不易看见而已。

通过给孩子解决掉心里的疑惑,孩子们才能真正的理解振动,理解声音是振动产生的这句话的意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