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读下苏轼的作品,不是那首《水调歌头》,但在创作时间上与《水调歌头》很近。

今天我们来读下苏轼的作品,不是那首《水调歌头》,但在创作时间上与《水调歌头》很近。

丙辰中秋,即公元1076年八月十五日,苏轼在密州任知州,他所朝思暮想的弟弟子由,则在齐州任掌书记,密州和齐州都在今天的山东省,相距不算太远。

苏轼当年自请出京,最迫切的要求就是离子由近些,辗转来密州赴任,途中他差点要转道去齐州看望子由,可惜当时拖家带口的,有诸多不便,于是遗憾地错过了与子由相聚的机会。

再后来,七年之间,他们终究没有机会见面,思念之浓烈,可以想见。此情此景,苏轼写出了《水调歌头》之绝唱。或许,上天也被他俩的兄弟深情打动,所以,特意为他们创造了重聚的机会。

1076年冬天,苏轼接到调任命令,立即南下,次年春天便与子由碰头,二人同赴京师,形影不离。不久,苏轼又改知徐州,子由则直接随兄同往,住到中秋方离开。因此,1077年的中秋,苏轼再不用一人度过了。那么,他这天写了什么呢?

宋·苏轼

阳关曲·中秋作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即“渭城曲”,本指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由于太过经典,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一支流行的离别曲。名为“曲”,其实就是普通的七言绝句,只不过以此为调,免不了抒写别情。

前面不是说,苏辙住到中秋方离开吗?因此,这个中秋虽然有团聚之喜,也暗含离别之悲。

首二句写月亮。中秋节最重要的一个习俗便是赏月,其实,月到十五便团圞,每个月都有圆满之时,可人们都一致认为,只有中秋的月亮才是最亮最美最圆的。因此,中秋的诗总绕不开描写月色。

“暮云收尽溢清寒”句从侧面写月明。你看,月亮刚开始被“暮云”遮蔽了,现在暮云“收尽”,前后一对比,可不是分外明亮吗?一个“溢”,生动地刻画出月光如水的特质,呈现出一种动态之美。

次句“银汉无声转玉盘”继续写月色之美。“银汉无声”看似累赘,其实别藏“小心机”:银河本来就没有声音,但作者故意强调就好像银河本该有声,由于距离太远,而变得无声。经过如此一转,银河是不是显得格外宁静?银河静了,那么转动的“玉盘”是不是尤为引人注目,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感?

可以看出,作者的赏月兴致很浓,可到了第三句,突然转折,流露出感伤情绪。可以看出,作者的赏月兴致很浓,可到了第三句,突然转折,流露出感伤情绪。

“此生此夜不长好”,如此美的夜晚却长久不了,如果不趁此机会好好享受,下一次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明月明年何处看”,明年此时,你在何处,“我”又在何处,我们还能像今天这样同赏明月吗?

“不长好”叹好景不长在,喻美好事物短暂易逝;“何处看”则暗示离别是必然的,而人生也是漂泊不定的。伤感是肯定的,但苏轼一定会想起去年今夜他写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后振作起来,继续前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天我们来读下苏轼的作品,不是那首《水调歌头》,但在创作时间上与《水调歌头》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