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使学生干活”自我反思

在《教师的60个“不”》一书中,我读到了一篇关于“支使学生干活”的文章,读完让我陷入了深思。支使学生干活是一种伤害,这句话已经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我也很认同这个观点。但是,这种现象在学校里又时常发生,甚至被大多数老师以为司空见惯,见惯不惯。

我在1997年刚参加工作时,有年长点的老师让学生抬水打煤球都是常事,小时候我还去给老师家拾麦子呢,也没觉着受到什么伤害,只是我没有让学生抬水打煤球,这事于我不是什么难事。我这样做坚持了二十多年,即使到2019年做了一次手术后,依然自己打扫办公室卫生。

我到了一所新学校之后,我发现很多老师都支使学生,让学生搬桶装水,让学生打扫办公室,让学生洗车,让学生叫学生,甚至让学生给同班同学做期末评价,总之只要学生能做的基本都让学生去做。起初,我很不习惯,即使到期末考试我都是亲自到教室去找学生,然而,我也是俗人,也难免俗。

我也只支使学生干过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让学生帮我去打扫宿舍。我刚到这个学校不久,也不认识几个学生我连学生。但是我要去整理一个宿舍,总务主任说让学生去打扫,我没好意思打扰学生。那天,我去教室里取笤帚和拖把,几个后排的男生学生问我要干什么,我说去打扫宿舍,几个男生争先恐后跑到我身边说:“老师,我去,我去,我帮你,我帮你,这种事我们常干。”我一听也乐得他们去帮我,要不我一个人什么时候才能干完呢?更何况还要抬床抬柜子,那可不是一个人能干的事。

还是人多力量大,他们三下五除二就打扫了一遍,虽然比较粗糙不干净,但毕竟已帮了大忙,其他细节活我自己干。我大致记住了他们的样子,后来每一天上课,我几乎都要提问他们,仔细批改他们的作业,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种回报吧。

第二件事,让学生给电动车充电。去年冬天,我骑电动车上班,早上赶到学校,整个人几乎都冻僵了,偏偏电动车不给力,到学校后就赶紧去充电,正好碰上刘一含,他说他去充电,这也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我还要急着去签到呢。从那以后,只要我到教室,他和其他几个同学都会问我要不要充电,我心里暖融融的,但也总是过意不去。孔文博、郭康怡、王冰杰、冯博、雷自豪都曾经帮我冲过电。我感谢他们,他们总说这算啥事,我们就想骑上电动车溜一圈。这也真是两全其美了!不过,我也很关注他们,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尤其是刘一含,他很懂事有责任心,还特别热心助人。我特别关心他的学习,只怕他因为班级工作耽误学习。这孩子也很争气,每次考试都有进步。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感觉到支使学生帮忙让我心里很不安,哪怕是非常小的一件事,但毕竟花去了学生的五分钟或者十分钟时间。更重要的是,学生热情地帮助了我,我怎么能不去回报他们呢?我只能尽我心我力去帮助他们,哪怕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提醒的话,一次交流沟通,我想让他们感觉到在寄宿学校的老师给予的温暖,这也算是对学生一种回报吧。

思考感悟:支使学生干活确实会耽误学生学习,甚至带来伤害。但是,适当让学生帮个忙也未尝不可,不过要分什么事,还要看学生是否愿意,千万不要强迫学生为自己干活。学生老师干了活,老师要感谢,不要把这种帮忙当成理所当然,平等和尊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至于有些超越权限的事千万不能让学生去做。

你可能感兴趣的:(“支使学生干活”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