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心理问题都是自我太弱小,增强延迟满足能力即自控力成为必要

延迟满足是儿童期学习的心理技能,这个时期在6、7岁到13、4岁,恰是小学时候,心理特点去自我中心化,所谓俗语“七岁看老”的依据。

延迟满足就是自我控制能力,延迟的是即时满足的欲望和需要。

例子就是棉花糖实验,给定小朋友每人一个棉花糖,如果忍住不吃,半小时后会得到额外两个作为奖励,由此观察自控力。

实验跟踪效果看,个体成功几率与小时候自控力有很大相关性,换言之,人的差距很大在于自控力强弱。

举个生活例子,孩子学习好坏,自控力是一个重要方面,表现在放学后是先玩还是先写作业。按照记忆的遗忘曲线,规律是先快后慢,由此先写作业巩固学习效果最好,这涉及延迟满足能力。自控力好的孩子,会先写作业再玩,而反之是受不住玩的诱惑,先玩够再写作业。

思考拖延症问题,拖延的是解决问题,享受的是即时满足,最后不得不面对无法回避的问题。


由此思考弗洛伊德三我结构区分理论,对延迟满足的有力解释。

即时满足指的是本我,追求快乐原则,而延迟满足需要自我强大,调节本我和超我的需要,协调环境条件,由此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我们目的就是发展强大自我能力,调节力比多能量的即时满足。

看起来,本我类似动物需求,求快求胜心切,而耐心属于大写的人,在意自我控制力,求慢求败心不着急。

终生成长的是自我能力!

可以极端说,一切心理问题都是自我太弱小,管不了本我和超我,也就是延迟满足能力不够。


也许有人问,他面对生活延迟满足自我欲望实现,已经足够压抑,为何却问题重重?

这是一个好问题,问题在于延迟满足不是压制满足,不是不去满足,不是不能满足,更不是压抑满足,而是合理满足,符合现实环境去满足,绝不是把满足欲望视作洪水猛兽,把本我享受当作道德败坏。

由此可知,许多心理问题不是即使满足导致,却是不敢满足导致,记住延迟是把握合适的度!

还有一个解释,某一方面延迟满足了,其他方面却是追求即时满足,也是问题所在,比如民国许多国学大师,求学问不怕吃苦,求激情之爱却是飞蛾扑火。


如何培养儿童期自控力呢?

三个因素注意,一是认知策略,比如把棉花糖视作云彩,二是榜样作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三是家庭教育,自身作则,示范为先。


几点教材知识

1、儿童学习特点。学习是主导活动,师生互动,学会学习,发展心理。

2、认知发展。记忆策略(复诵,组织架构,系统化,加工),如把心理学知识模块化,然后串成各式需要的珍珠,采取联想和想象等技术。

思维形式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开始发展三种推理能力(演绎三段论、归纳、类此推理)。

开始脱自我中心化,当然从观察具体事物容易,从心理层面脱自我是一辈子的事情,毕竟我们依赖自我意识认识世界而后要脱离自我主义陷阱,从依赖这口井活着到跳出来这口井,绝非易事!

3、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自评结果就是自信和自尊,注意自信这是多方面的评价,由此发挥优点承认弱点;自控力就是延迟满足。

道德发展三部曲,皮亚杰研究结果通俗理解,就是“无道德、他人道德、自我道德”,即无评价、他人评价、自我评价,即只看行为、以他人为准、以自我为准。这里道德是最高形式的价值认知、良心内核、致良知,不同于以满足谁的需要为准的人际交往法则。

家庭影响三部曲,父母控制——共同控制——儿童控制,家长的单向权威过渡到亲子的平等尊重。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切心理问题都是自我太弱小,增强延迟满足能力即自控力成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