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网络认知简史(回忆12)

        我个人对网络的认知大致经历了如下一些阶段,局域网、互联网和万维网(web)、移动互联网以及包括社会网络在内的各类广义网络概念。认知深度地渐近网络本质。

        局域网就是今天的千兆以太网,它居然以随机冲突检测技术战胜了当时的令牌环技术。令牌环是IBM推出的另一种局域网。我认为以太网主要赢在了体系拓扑结构的扩展能力上。因为其树形拓扑很容易形成层级拓展。因为层级本质上就是“树”。而令牌环的环形结构在分层交换机出现后,就因适应性有局限,逐渐退隐江湖。

        再来说说基于TCP/IP协议的互联网,它是美军方为增强网络鲁棒性而研制的一种平权的动态路由互联网络。动态路由协议是其本质。它非常灵活,节点可以随时加入或退出,而规模可以覆盖整个地球。它甚至打败了传统通信领域的霸主,交换协议,直接渗透到通信网络的大部分领地。成为那里的新贵。

        我作为参与过国家重点工程的一线工程师,对计算机技术向通信的渗透深有感触。工程要为通信机房预留的面积是根据交换容量和当时的纵横制交换机体积算出来的。规范更新跟不上技术更新,结果原来本该堆满机架的通信机房(如图)就成了“卡拉OK舞厅”。因为只有一两面程控交换机和路由柜立在角落里。(图为传统通信机房)

        30 年前,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时发明了万维网。我认为它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把物理节点受限的物理网络展开成,可以无限递归拓展的内容网络。使每个网页都成为了可从地址栏(或链接)直接访问的节点。甚至是数据等更抽象的对象网络。只要给这样的对象赋予一个(URL)统一资源定位器。我在英才网做研发总监时,公司CTO就让我们开发一个webOS。让所有可访问对象都有URL。我们虽然已经开发出一个初级系统,可还是没让他满意。我于是离开了这个很有想法但过于天马行空的优秀领导,去了法企汤姆逊。但这项目让我对web有了深刻的认知。

        前面是我对技术网络的认知简史。再深入一些,网络在更深层次上的本质又有哪些新内涵呢?下面就结合自己不长的创业经历,谈谈社会资源网络还有哪些更深刻的意义可以挖掘?它对我们的生活和职业生涯又有怎样的影响。

        离开微软后我有过两段短暂的创业经历。第一次,联想的一个朋友找我办一个公司,思路简单明了。他在联想的工作就是代理微软Office软件,我则刚刚离开微软Office团队。我们计划开发一个一键上网的CD产品,搭在到Office的产品包一起销售。大家凑了些钱,也邀请了另外一些朋友加盟。没多久,我就被出卖了。公司也离开了原定目标,转向网站,互联网高烧不退,大家都相信点击量就是货币。我那时已被边缘化,不相信这些鬼话也没用。最终,投入的10万元全部打了水漂。听说禹作敏的资金也介入了。这么流氓的农民企业家在大邱庄兴风作浪,也不知道怎么就和我这帮朋友弄到了一起?公司垮台不知道跟禹作敏倒台是否有关,倒闭时,员工把公司电脑都抱走了。这一次我死的很惨,死于对丛林荒蛮的无知。

      第二次创业,我一个朋友拉我加盟。我曾经给他物色过开发经理和第一个启动项目(商标局业务系统)。新的项目是一站式证券服务网站。老板很有才华也很有眼光,业务也曾经做得风生水起。但毕竟当时赶上了互联网退潮。

        说这些与网络有何关系呢?我得告诉你,我从两次第二股东的创业经历里,得出了一个结论:“创业的成败在于“创业者资源网络”的品质。我们从这里就回到社会资源网络这个从网络延伸出来的话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创业者身处的社会网络,可以用下列三项指标来评价:

1数量指标:度中心度

2位置指标:中介中心度

3质量指标:特征向量中心度

        指标1,决定了营销的“一阶带宽”。人脉越广,当然就有更多机会成功。这就是社会网路中你所在节点的连接数量。

        指标2,如图所示,就是我之前美篇轮说过的“结构洞”。通常是子网络间或异构网络间的桥。老板一半身份有国企档案,另一半身份是私企CEO。中介度自然不低。这个指标决定了营销的“二阶带宽”

        指标3,特征向量的中心度,就是你所在节点离重要的资源(或权力)间的“连接强度”。因为他个人的强关系和若关系都有很大的覆盖面。强关系(比如亲戚)传递“影响”,而弱关系通常限于传递信息。隐私保护的限制,就不讨论细节了。总之,老板在互联网泡沫的困难时期,及时做了股权变换,守住经营权,却将股权的大部分专卖给了一家国企。虽不吃国军军饷,但签单资质,贷款和偿债能力都大幅提升。在我们所谓的举国体制中,很多资源和权力都姓“国”。

        企业不仅走出了ICU,还扩大了规模,在上海成立了分公司。我也看出自己的“社会资源网络品质”(或叫生态位)以及性格根本不适合创业。我重新回到职场,成为一家加拿大E-learning公司的高管。后来,我第二次参与的创业公司成功转型为某行业最大设备公司,老板也晋升为上级总公司的PV。他的励志故事诠释了社会资源网络对创业者的意义。如果对社会资源网络和业务认知网络不具有上面三项较高的指标,建议就像我一样,回到职场做一名好员工(或职业经理人)。谢谢,这就是我对抽象网络概念的认知历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个人的网络认知简史(回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