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饭局,要讲“武德”

人生在世,少不了饭局。不管你是否爱参加,这样的场面往往离不开喝酒。

以前我不喝酒,一来觉得喝多了难受,二来喝酒误事,一顿饭的功夫,需要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更长。

为此,有几年时间相当的排斥。

我曾经见过一个来自云南的同事,每天晚上要整点白的,不是出去喝,就是在宿舍叫上大伙一块喝,随手带上白酒和花生米,零食之类的,就随便找个角落就喝的一塌糊涂。又是胡说八道,又是随地小便,搞得房间乌烟瘴气。

跟他作陪人渐渐地都离他远远的。

记得有一次他从外面喝醉回来,天色很晚,夜已深了,躺在床的地板上就睡着了。大伙都睡了,半夜里我去方便,挣开朦胧的睡眼,没走几步,就踩到一个软绵绵的东西,顿时,赶紧把脚一抽开,吓我一大跳,还以为踩到什么鬼东西了。

只见他躺在地板上,一动不动,鼾声如雷。

幸亏是踩到他的身子,不是脸上,不然会很尴尬,而他却浑然不知。一大早醒来,看到他那邋遢的模样,让大伙苦笑不得。

他喝酒出丑的事情,很快传遍了工厂 ,尤其是女性同事,对她有几害怕,也有几分讨厌,可他依然是我行我素,好几次都因为醉酒不来上班,领导对他的意见也很大。

令我不解的事情是,他那种酗酒如命的人,怎么还有一个小姑娘给看上,事后,我再想,是不是被他給灌醉,然后骗了,还是他那醉酒的模样,让小女孩心生怜悯呢?

我离开很久以后,不知道他们是否还好?

自古以来,酒桌上的事,源远流长。中国人饭局更是花样繁多。

很多事情都可以拿到酒桌上来谈,滋生了一些跟酒有关的,比方说划拳,敬酒,罚酒,酒令等,所以喝酒谈事,已经成为中国人一种文化习俗。

如何在酒桌上不失酒品,就如同不失人品,所以参加饭局,是要讲究智慧的,不是你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一个人成长的表现,当然那些不喝酒的除外。

举个简单的例子,许世友将军,是一位武将,爱喝酒到什么程度呢?号称没有人能喝过他,不仅拿大碗喝,还找个人监督陪他喝酒的人,不喝便说一些风凉话。此事很快有人反应到周恩来总理那去。

为此,有一次,他上京开会,会后,周总理别留下他吃饭,当时总理说:“听说你喝酒找不到对手,我可以跟你来Pk一下……”他回:“如果总理你赢了我,给你磕三个响头,如果你输了,就得承认……”言下之意,根本没把总理放在眼里,总理也不急不忙的回答到:“好”。

酒过三巡之后,许世友将军喜欢喝快酒,连干二杯,而周总理一边吃菜一边喝酒,也把酒给喝完了。只见他再想喝,身子已经不听使唤,站不起来了。总理见状,立马说:“你不是说你挺能喝吗?没人是你的对手……”总理把他骂人的原话传给他,从此之后,将军向他保证再也不逼人喝酒 ,周总理再也没有在别人面前说及此事。

事隔多年,许将军回忆起说,喝酒 ,我们的总理,是我最佩服的一个人,现在人的说法是讲“武德”。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的饭局,酒能助兴,调节现场的气氛,适量的喝酒,还可以释放压力,也可以借酒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也是我们打开社交的一个平台。

你可能感兴趣的:(参加饭局,要讲“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