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回忆,小学时代的流言传说和玩的那些游戏

那个年代,米饭2毛钱一两,方便面5毛钱一袋,民营小作坊的饼子2毛钱一个,小孩子补充营养吃的不是奶粉是麦乳精,过年大人给的礼物除了核桃板栗特产之外,还有大白兔奶糖,远距离的沟通靠写信,听的录音机,看的黑白电视......


那时候的资讯比较闭塞,人们比较单纯,特别是小孩,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所以学校里面总是会有很多流言,学校那时候传得最邪乎的流言就是打毒针的谣言(后来去外地上学,和同学聊天发现他们小学都有这个流言,在当时的环境,传播的人也是个人才)。


某一天突然就在同学里面传开了,某某同学的爸爸收到了一封来自王母娘娘的信,信中内容:中国人口太多需要控制人口,通过打预防针的方式将毒针打给学生。一时间,流言满天飞。

同学们瞒着老师和家长,每天派人放哨,其他人练习爬树,爬杆,从二楼翻到一楼的技能......记得当时是二年级,身手从未有过的灵活,练到后来,爬竿比赛第一,还能超出别人一大截,爬树更是不在话下,现在看着恐惧的一二楼间的距离,当时都能从二楼走廊翻到一楼,速度还不赖,以至于每次家里卧室门锁住了,爸爸都让我从上面的气窗翻进去开门......


我们甚至在山上寻找到了几个隐蔽的洞口,其中有一个洞口不知道是什么时期的前人留下来的,洞口窄小,进去一路往下,里面有一些生活用品,还有舀水的瓢—不属于这个时期的物品,于是,又有一波关于这个的新的流言迅速蔓延......


课间休息玩着各种团体游戏。

踢毽子,毽子底是家里老人存的古钱币,毽子毛是跟亲戚长辈们打招呼:‘我要做毽子,有毽子毛帮我留着。’从各处大公鸡那儿搜集来的最好看的羽毛,外面再包上一层布,用绳子固定。如果人多毽子不够,拿现成的纱巾做成毽子,可以一次不间断的踢一百多个。


跳房子,用粉笔在地上画上房子,房子分成9个小格子,依次标上1-9的数字,采用扔沙包的方式,依次扔到每个格子,往返跳,看谁盖的房子最多。


扔沙包,分成两队,扔的人一队,其他人一队,谁被打到就淘汰出局,成为下一个扔沙包的人。


跳皮筋,曾经是最喜欢的游戏,各种玩法,各种口诀,四个人或六个人一起玩是最优组合,两个人或3个人牵着皮筋,另两个人或3个人通关,一级一级往上升,特别锻炼弹跳力。


跳绳,跳绳的花样也不少,单人跳:有一段时间专门练空中停留,一次能过两次绳,只有极少的成功率能够一次过3次绳;双人跳:看两个人的配合度;多人跳:考验团体的节奏感。


打篮球,一群小孩抢一个篮球投篮,主要是热闹。


打弹珠,主要考验判断力和对力度的准确把握,看谁赢的弹珠多。


抓石子,两个人玩最合适,一般是8个石子,主要考验手的灵活度和准确度,记得表姐带表姐夫第一次认亲戚,在外婆家就教了我们抓石子。


划领地,过去的操场还是泥巴地,几个人一起玩,准备一把小刀,刀子插在哪个地方,就划分为自己的领地,比谁的领地大。

华叶子枪,不知道别的地方叫什么名称,家里大人用竹子做的枪,用一种叫华叶子的树结的果实做子弹,发出啪啪的声音。


木剑,那时候流行武侠剧,沉迷于行侠仗义,手巧的爸爸还给做了一柄超级逼真的木剑。


推铁环,打陀螺,翻花绳,角色扮演,下跳棋和象棋,东西南北中,还有打算盘......能玩的游戏太多,可以每天变着花样的玩。

你可能感兴趣的:(80后的回忆,小学时代的流言传说和玩的那些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