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积极教育引入课堂——重读《持续的幸福》的思考

今天重读了“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持续的幸福》,这本书最为人熟知的,是“每天三件好事”练习——每天晚上用10分钟写下当天发生的三件好事,坚持下去,有助培养感恩的心态,更积极地感受日常生活,提升幸福感。相信不少人已经是“每天三件好事”的积极践行者和受益者。

书中还有PERMA模型,发现优势的VIA测试等经典工具。对积极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一读。

好书就是常读常新。此次重读,我被书中所倡导的“积极教育”深深触动,和我最近在高校讲授“职业发展规划”课程的观察体会有关。

这次我的授课对象是大学生,确切地说,是高职生。从就业的角度来说,他们有一技之长,学校对口安排,企业抢着要人,就业不愁。从其他方面来看,他们是学习能力、专注力、教育幸福感相对不高的年轻人。

课程中,我引导他们对简历面试、初入职场适应性、职业能力提升、价值观探索、未来规划等职业发展相关主题进行一系列学习和讨论。

第一部分的话题,关于简历面试和适应职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开始是缺乏参与热情的,没有人愿意上台分享感受。我问他们为什么?学生们说不自信自己的能力,不知道如何跟师傅相处,害怕同事关系。而进行到价值观探索和未来规划的部分,他们仿佛都被点亮了,踊跃上台讲述自己的价值观,畅想未来自己会有什么样的事业。我在他们的眼神和语言中,看到了希望、兴趣、信心和快乐。

这让我不禁思考,在他们的教育中,学习一个技能是为了就业铺路,而为什么学习和如何提升学习能力,却被忽略了。由于教育的传统目标是学习,学校则希望学生听话服从,即使老师知道学生有消极情绪和行为问题,也没有动力去系统性改变,更别提帮助学生识别和使用优势,

显而易见,这样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高职教育中。

这个问题,马丁·塞利格曼在书中也有提到:“父母最希望孩子得到的,往往是“自信”、“善良”、“健康”等,简言之,就是幸福;学校最希望孩子学会的,则往往是“成就”、“工作”、“考试”等,简言之,就是成功的方法。

请注意,这两个清单互不相干。

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教育都是在为成年以后的工作铺平道路。我完全支持成功、读写、恒心、守纪律,但我希望你能想象一下,学校可以同时教你幸福的技巧和取得成就的技能,两者毫不冲突。我希望你能想象一种积极教育。”

马丁·塞利格曼团队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对几所学校展开了积极教育的实验,收效显著。学校变得更加士气高昂,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更投入、更开更融洽,升学率提升,连老师离职率都大幅下降。

积极教育能提升幸福感,幸福感能提升学习能力和人际关系。

仔细看看,马丁·塞利格曼的实验方式并不复杂,此处不赘述。是否也有可能,在我们的教育中,请学生每天记录三件好事。让学生完成优势测试后,让他们每个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使用突出的优势。

推行积极教育目前恐怕只是想想而已,这受制于训练有素的老师和愿意进行积极教育的学校。

重读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在我的下一个课堂上,我会践行书中有关积极教育的工具,用我的一点小能量,帮助学生了解活出积极、蓬勃发展的方法。


Happy teacher, happy students

你可能感兴趣的:(将积极教育引入课堂——重读《持续的幸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