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了一年的操练,曾国藩终于要带着湘军出战了,本信心满满的想要取得首战告捷,却没想到出现了意外。
01丨湘军为何出战
对于湘军的首次出战,曾国藩一直秉承“首战必胜”的信念。为了实现这个信念,他一方面加大对湘军的训练,购置精良装备,另一方面排除外界种种阻挠,包括咸丰皇帝两次下旨让他前去支援前线都被他拒绝。
历时一年多的准备,经历千辛万苦,曾国藩水陆两师的筹建终于初具规模。咸丰四年年初,太平军西征军攻克汉阳汉口后,又挥师南下湖南,直指长沙。
咸丰四年正月,曾国藩亲率水陆大军齐居誓师。在衡州城西演武场两丈多高的旗杆上,挂着一面杏黄旗,旗上绣着“曾”字。一万七千名湘军士兵列于操场之上,誓师之后,湘军由衡州水陆并发,兼程北上长沙,据守于此,迎战进入湖南的太平军。
这次出战,也是对于曾国藩一年多以来成果的检验,加之他的“首战必胜”信念,湘军,终于要出战了!
02丨湘军的首败
曾国藩率领的这支军队,本来是要增援湘潭的。然而,夜里出现了一个小变故:
靖港一带的民兵跑来汇报说靖港一带的太平军人数不多,有机可乘,只有几百人,防守薄弱。曾国藩核算了一下,自己手中有水陆兵员三千多,处于绝对优势,一旦能拿下靖港,就可以解除长沙北面的威胁。
三千人打几百人,这样的胜率极大,曾国藩迅速做出决策,临时改变计划,改为先攻打靖港。
然而到了靖港打响战斗后,才发现靖港太平军远比民兵们汇报的多得多,而且准备非常充分。他们一见到湘军,立刻以岸上的密集火炮发炮射击。天工又不作美,南风骤起,水流迅急。将湘军的战船全都吹到了太平军炮火兵营前面,退都退不回。很多湘军水师船只或者首领被俘或者被烧。
这一战,湘军战舰损失三分之一,炮械损失四分之一。一心想着首战必胜的曾国藩,迎来了首战惨败。几年来的心血,平生的指望,转瞬间化为乌有。水师船只经过铜官渡时,他一步跨出船舱,扑通跳入水中。幸亏身边护卫们早看出大帅神情不对头,马上跳下去相救,强把他拉到船上来。
曾国藩仍然不罢休,拉着架子还要再跳下去。人们日夜看守,不让他有机可乘。曾国藩一看寻思不能,只好把残兵败将先带回长沙再说。
03丨湘军的首胜
湘军当时是兵分两路,一路攻打靖港,一路去支援湘潭。攻打靖港的这支部队失败了,但是支援湘潭的胜利了,而且还是太平军军兴以来清军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湘潭之战,湘军水陆不足万人,与三万之众的太平军做殊死战,前后六天,十战十捷,以少胜多,太平军精锐林绍璋部几乎全军覆灭。这是太平军兴军以来,清军取得的唯一大胜,也是太平天国与清朝命运的一个转折。这一下,曾国藩不再想死了。
咸丰皇帝收到湘潭大捷的消息后,第一反应居然认为曾国藩是在说谎。一是因为他不相信曾国藩有这样的实力,二是当时谎报军情是常态。直到他跟湘潭籍的翰林院编修袁芳瑛打听实情后,这才相信。
皇帝大喜,迅速发出一系列谕旨,嘉奖曾国藩,特命曾国藩单衔奏事。湖南文武百官,除巡抚一人之外,曾国藩皆有权调遣。这道谕旨从根本上改变了曾国藩在湖南的政治地位。
对于曾国藩来讲,他用自己的艰苦奋斗,成功挽回了面子。
小结
湘军的一胜一败,让曾国藩领悟到,对于有志者来说,挫辱是最大的动力,打击是最好的帮助。当时他在长沙遭受到的挫辱,险些被一些蛮兵所杀害,如今他用这样的耀眼成绩向皇帝、向湖南的官员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几十年后,他还在家书中教育儿子说:
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