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里街坊 邻里邻居

      小时候,住在周围的人不叫做邻居,叫做“街坊”。我们四川话因为保留了古音,读成“gai”一声。那时候的街坊就意味着,吃饭的时候你可以端着碗到隔壁去,转一圈吃饱了再回来;也意味着谁家有了红白喜事,那就是周围人的事情。还记得我婆去世的时候,抬棺的除了我爸几兄弟,还有对面的王五叔和旁边的张六叔。我的课余时间都是在外面野着,东家窜窜,西家玩玩儿,我妈也从不管我,不知道是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危险的意识,还是她心大,不担心我的安全。总那时候一到过年,我就去看别家绞肉灌香肠,觉得那真是一件神圣的活计。

      现在很难看到谁家自己绞肉灌香肠了,话说十一月又到了四川买肉灌香肠的季节了。我家以前买来的香肠,挂在衣架上,总会被耗子先光顾一点,我爸妈也不管,把被咬的切掉,剩下的继续给我煮着吃。我爸总说那么多肉,怕什么,连只老鼠都不能喂饱么?现在想想我没得传染病真是大幸。现在每年过年,看到新闻里四川重庆传统家庭阳台上挂满的香肠,我就会很想回家。回去倒不是为了什么,就是感受一下氛围,回忆一下过去。

      现在住的这个楼,因为是电梯楼,楼层又高,还是座比较老的楼,住在这里的大多是比我年龄要大一些的住户。所以都互相不认识,至少跟我不熟知。即便是我家旁边的住户,我们也从来不打招呼。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们夫妻俩很爱吃火锅,还喜欢开着门吃。每次火锅的香气都会勾起我们吃火锅的欲望。楼下的唯一来过一次,是因为我们装修的时候吵到他们了,所以人家上来找我们算账。

      在这里住了两年多了,我对这栋楼的住户都没有什么好的印象,说起来是邻居,但其实也就是陌生人。

      今天,却有一个意外。这栋楼因为高压电缆坏了,造成全楼停电,我不幸地被截在了楼下,我爬不上去,大哥和孩子也下不来。天渐渐黑了,门房那里等待来电,好乘坐电梯的人越来越多。我到门口的时候,有一个门卫,一位阿姨,一个大哥,后来来了一个大姐。我们几人组成了等待小组,甚至不停地有人进来询问,我们还担任了解释的任务。不断告诉大家,停电了,等着吧。可能是因为黑暗中实在无聊,几个人竟然攀谈起来。

      有人聊起了爬楼锻炼身体,有人又解释这是伪科学,有人说起了江苏的大桥事故,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看我是个孕妇,他们把门卫里的凳子让给了我。我就那样静静地听成他们聊天,有一言每一语地搭着话。半个小时也就很快这样过去了。原本以为会有很多抱怨地声音,但是因为时间过的还算快,所以大家也都还没有那么多戾气。

      “哇来电了!”一人突然喊道。我们像获得了新生一样,激动地涌向了电梯。我们几个还步调协调地等到了下一班,因为我们觉得稳定一下再走吧。似乎这成了大家的默契。同行的大哥提出来要帮我拎东西,门卫小姑娘主动提出跟我们一起上楼,还要帮那位阿姨拿东西送回家。有史以来第一次,我们在电梯停下,自己出去的那一下,互说“再见”。这个时候的邻居又让我有了街坊的感觉。

      人在停电无聊的时候总是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些事情。我小时候,我们那里一到快过年的时候,就会有限电的行为。今天这片停电,明天那片停电,为了保证过年家家用电。每当停电的时候,我妈就点起一根蜡烛,跟我聊天。那个时候我好像还很喜欢跟我妈聊天。虽然现在想不起来聊什么了,但是总觉得停电的时候很安静。没事情做,但是也不是很无聊。

      今天回到家的时候,问父女俩在做什么。他们说坐在窗户前,看着对面楼时时亮起的手机或者电筒的光。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看着,等我回家。

      生活到现在,我已经过了喜欢大风大浪的阶段,虽然有时候还是会想要丰富一点的生活,可是慢慢地也学着去享受那些静静的时光。在充满着烟火气的厨房,也能体味到一点快乐,在忙碌的家庭琐事中,也能找寻到一点温情。我想这就是生活给我的礼物吧。虽然海明威说,人写作的最好时候,是恋爱的时候。可是我想即便写不出什么好文章来,也不愿再舍弃现在平淡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街里街坊 邻里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