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活动•探究”单元究竟该咋上?

        今天,语文六人行齐聚在一起,为钧玲的省优课决赛篇目进行第一次磨课。大家详细看完教学设计第一稿,逐个谈感受,说问题,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

        一、教学设计要素多,容量大,一课时时间绝对不能完成。

        二、教学内容散乱,没有整合,更必要说聚焦。

          三、学生自主活动探究的主体性没有凸显,穿新鞋走老路。

        九年级上册诗歌“活动·探究”单元共安排三个任务,分别是自主欣赏、自由朗诵和尝试创作,于是钧玲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

        2.合作探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尝试创作,能借助意象抒发情感。

        教学设计围绕三个目标,有以下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

        学校将举办“乘帆远航驶向诗海”的主题活动。今天,我们来一场班级海选,通过三级关卡的挑战,挑选出优秀成员代表班级参战。

        个人感受:这个情景形同虚设,只是在开头出现,学生其实并没有真实的情景体验,更不要说有什么情景下的冲动和热情了。

        二、热身活动:诗歌初体验。

        请大家自主阅读本单元的前三首诗,分别了解诗人形象,诗歌内容,把握情感基调等,然后再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写作背景、每小节的领起字、节奏、押韵、修饰语、句式、意象……

      最后出示现代诗歌阅读方法:了解创作背景、注意表现形式(节奏、押韵、句式、修饰语、修辞……)、把握诗歌意象。

        个人感受:内容庞杂,没有重点。不能够让学生清楚的知道今天这一节课,究竟要学什么。

        三、初级挑战:为你解诗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单。任务单中包括:诗歌创作背景、突出表现形式(韵脚、句式、节奏、修辞、修饰语)、意象及特点、画面或意境、抒发的情感五项内容。 

        最后,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选取最想推荐的一首诗歌,展示探究结果。

        个人感受:任务单的出现,感觉上好像是创新了一点,学生开始探究了,但是我在思考,老师交给学生的方法究竟是什么呢?教学策略在哪里?老师让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如果小组内的几个人都不会呢,是不是就填不出来?填不出来怎么展示探究结果?

        四、二级挑战:为你读诗

        1.以《我爱这土地》为朗诵文本,自由诵读揣摩,设计参赛朗诵文案。朗诵文案包括感情基调、语气、语速、语调、诵读符号。

        2.小组交流设计理由,补充完善文案并确定朗诵形式。

        3.小组代表展示。其余生根据评价表打分。

        4.展示完毕,挑选学生打分,评价。

      个人感受:如果没有示范和具体的讲解,我会做出朗读文案吗?平时就不经常朗读,能够凭借一点点可怜的语感把握文案中所包括的内容吗?这个环节需要多长时间?

        五、终极挑战:“为你写诗”

        1.请同学们仿照《乡愁》,以“童年”为题创作一首诗歌。

        2.小组交流展示

        3.推选优秀代表展示。

        个人感受:没有任何写作的讲解和铺垫,只是发出指令仿照什么进行创作,无异于逼母鸡下蛋啊!

        一个下午的交流碰撞后,我们再次回到课本、教学参考书上,决定聚焦、在聚焦,将教学内容确定为意象——解读诗歌情感的钥匙。通过对几首诗歌的学习,建构诗歌意象相关知识体系,通过意象来体味诗歌情感,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

        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就开始思考怎么教的层面了。作为一种全新的单元设计形式,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改变了传统的阅读单元形式,将一直以来的课文组织形式,改变为以任务为先导,以活动为主体,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的动态系统”。再加上本单元教学内容丰富,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切实的学习活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7月份,我和仙在上海参加火柴公益组织的暑期教师成长营培训,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具体改进方案,且听下回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歌“活动•探究”单元究竟该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