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与觉悟的机会相遇

      牟宗三先生在《中国哲学》中说:生命严格的说不只是横剖面地搭挂在现在的时空中,还有纵贯线,因此有生长,觉悟过程。所谓觉悟就是把人的纵贯线唤醒,这才是生命的扩大,横断面的扩大要保得住,有意义,得靠纵贯的扩大才行,那才是真正的扩大,人一旦横切就什么也没有了。

      用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解释牟先生对生命的思考,那大约就是人是时间性的,简单的说是由于人是这样一种生物,是有文化生命的,他的存在本身是在时间中展开的。

      再用郝晓东老师对海德格尔时间性的解释,那就是每一种当下都融汇了过去和未来,今天是未来和过去的交融之处:今天融汇着昨天,昨天也决定了今天;今天怎么做,做什么也决定着明天;今天还决定了昨天,昨天的事无可改变,但昨天事的意义和价值决定了今天。理解了人的时间性,就意味着对人的本质确认:人从来不是什么,而永远将要是一个什么。人的本质是在时间的长河中形成的,人既被环境塑造,被因缘决定,但更多的是人不仅是自己的作品,还是这部作品的创作者。所有人不仅要顺命,更要创造命运。

      那么,人要如何在时空中去创造命运呢?

      第一,坚持在一个领域内死磕到底,即使只有上帝能看到也不放弃。同时敢于在一些非本领域内说“不”,不贪心,只全神贯注地聚焦,像郑建业老师研究苏霍姆林斯基十几年一样,在选定的领域内孜孜不倦的去探求,只要去掘井,就有看到水的可能。

      人的本质的形成仅仅靠自己的努力也是不够的,因为人的基因会刻写你的本质。比如像我这样资质的人一辈子也不可能成为郝晓东老师一样卓越的人,因为我的资质决定了我能力的上限。再比如魏智源老师总在感叹追不上干老师一样,即使我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种出来的也只能是自己的草,一只麻雀的飞翔能力,永远比不过一只燕子。所以说,很多时候,人的资质决定了你的价值,即使你努力一辈子,也可能依旧是一个平凡的人。那是不是就说人就躺平好了呢,也不是,因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永远是未完成的,你可能变不成燕子,但却可以是麻雀中最优秀的。因此,坚持努力还是一个让自己变得卓越的主要途径。

      第二,比努力更重要的还有平台。如果你一辈子就生活在一个小县城,这个平台只会让你被异化成一个俗人,而不会让你看到更大更远的世界,就像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小村决定了我的视野狭窄一样,努力了三十年,也仅仅只是个农村城市的小老师。如果我一出生就在北京或上海,那么凭借着今天的这份努力, 或许我的成就远比现在大多了。所以说,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平台,平台可能会成为阻碍一个人发展的天花板,但同时也说明人是有天命的,天命如此,人有些时候要认命,但更重要的是不屈服于命运,努力去改命。尤其是今天这个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借助网络平台,完全可以让自己的生命逆转。所以抓住机会,利用平台成就自己,也是一种创造命运的有效途径。

      第三,有高人引领。人每一次时空内的觉悟都是在与某个现实的或经典当中的高人对话发生的,单凭一个人的独自思考,永远只能在自我的认知世界里同化知识,而不可能提升思维的质量,让真理现身。所以,通过阅读经典,与历经时代检验依旧熠熠闪光的伟大作家对话,我们的思想就可能在一扇扇被打开的窗中越来越清晰,看到更多的真相。另外,因为经典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并不是所有的经典靠我们与之的单独对话能读懂,需要借助导师的力量去将其吻醒,转化成我们能听得懂的话,点亮我们的思想,所以说,遇见导师是我们创造成长可能性的绝佳机会,抓住了,本质的最大可能性激发的几率就高,否则,你永远不会抵达自己的上限。

      总之,人要想在横坐标上有尊严有意义地活着,就必须在纵坐标上去不断努力与觉悟的机会相遇。

你可能感兴趣的:(努力与觉悟的机会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