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控制的思想和行为到底是什么?

昨天十一点睡了,早上五点四十多就醒了,本来还想继续睡一觉,但是想到禅师说的睡懒觉的人没有事业,而自己还有一份事业理想要追求,于是放弃了继续睡觉的想法。
六点半终于起来,洗漱后完成日语英语的口语课打卡,然后叫娃起来督促她吃早饭以后读一页英语教参。然后五分钟瑜伽+十分钟诵心经。诵经的时候看着窗外堆积了像海岸线一样的云层,内心很愉快。
送娃上学后自己去单位食堂早饭。早饭时收到一个咨询过的女孩发来求助信息,因为失恋而十分痛苦,无法正常上班。于是给她做了半小时电话疏导。效果不错,终于能带着哭腔的笑了,去上课了。

今天想写写对习气的认识。顺便谈谈理想的生活方式。

当下我们有很多不受控制的情绪、思想和行为,心理学把这些归为潜意识控制。佛教里则归为习气导致。心理学认为在人意识的冰山中,我们能够意识到和控制的只有露出水面的那冰山一角,而大部分隐藏在水面以下的是潜意识,它控制着我们大多数的思想和行为。当问到潜意识是什么,是怎么构成的,心理学是回答不了的。

但是佛学可以。潜意识是由无始劫以来积累的习气组成,这些习气累世积攒,所以非常强大。

过去我看禅师讲法的时候,说平时如果我们顺应习气生活是没有什么感觉的,但如果一旦我们想要消除习气,那么习气就会剧烈反扑。听他说起的时候并没有当回事,心想都是自己身上的东西,还能剧烈到什么程度呢。

没想到最近想要改变自己懒散的状态,早睡早起少参与微信群聊。充满干劲的实践了一天,第二第三天心情就变得很糟糕,各种失落、焦躁不安。第四天改回过去的闲散状态,赖个床晚上刷个手机上班的时候摸鱼闲聊,人就感觉舒服多了。

而且我发现如果不参与微信闲聊,内心会烦躁、会空虚,也无法做阅读、写作等希望做的事。所以并不是闲聊干扰自己无法做正事,而是内心无法宁静,才去找闲聊逃避内心的空虚浮躁。所以要解决问题,要做的是让内心宁静,也就是要削弱习气的影响。

想明白这个道理,又努力回忆禅师的讲课。禅师说,消除习气会引来习气的反扑,但是只要坚持下去,每次反扑都会减弱。果然,今天又开始可以早睡早起了,写作也能够重新开始。微信闲聊也不那么吸引我了。

我的理想是要在一到两年内转换职业,试水自己创业,把自己喜欢的事作为终身的事业。

而现在很流行的说法,是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赚大把钱,最好是五年十年就赚够退休的钱,然后就退休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我认为这样的生活方式不好,先不说退休以后不工作天天闲着是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说前半辈子赚够下半辈子的钱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就已经很不妥了,能短时间赚大钱的方法都已经写在刑法里,能赚大钱的极其少数,大多数人都只能过普通的生活,如果把短时间赚大钱作为生活目标,人就会变得非常焦虑,而且经常要面临挫折感,挫折感积攒起来就会变成抑郁。实际上这也是现在很多人都处于抑郁+焦虑状态的原因。

而我的理想是把自己喜欢的事作为终身的事业,不以赚大钱为目的,只要保证体面的生活水准就够了,争取能够一天接一到两个个案,工作半天休息半天,平时想要出去旅行就休个长假,就这样一直做到死那天,最好能死在工作台上~~

亲爱的读者,你们理想的生活方式是怎么样呢?

像海岸线的云层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受控制的思想和行为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