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4天拼团才结束,我却默默地把群退了《影响力》之给个理由

看到某大学拼团还有4天才结束,我默默把几个群给退了。

因为,这两天收到的广告,实在太多了——而且,很简单粗暴,直接一个链接甩上来,给人家一个加入的理由先,好不好?

西奥迪尼在《影响力》一书中,讲述了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埃伦·兰格(Ellen Langer)亲自做的一个关于“复印请求”的实验:

仅仅因为加了一个“因为我要复印5页纸,所以能不能先让我复印”这么一个细思超级无厘头的理由,获得帮助的可能性就高达93%。

当然,插队这种不需要别人付出经济利益的请求,跟让参与组队的人从口袋里真金白银掏钱又不同,大家非常有可能从无所谓的模式,切换成理性思考“它能给我带来什么”的模式。

所以成交率未必会有多高。不过,我坚信,一定会比简单粗暴甩链接要好。

退群,实在是忍无可忍的结果。

后来,我也会去思考,为何大家愿意转发?是因为有利益相赠。其实我不排斥用利益诱导用户转发,毕竟,如果一个东西真好,推荐给别人还有些额外的回报,谁也不会拒绝,对吧?

可前提是,让用户真的感受到了好。

每个人加入一个学习型组织,都是有诉求的。先把基本需求满足了,超预期给与大惊喜,再来顺水推舟结合利益请大家帮忙推荐一下,这才是我理解的真正持久的用户增长。

不得不说,从5周年开始就关注后期他们的现金流和用户增长如何推动的我,失望了。

失望不是因为这里的同学们。

我接触过的每个同学,都有其亮点和优势——不夸张的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我失望,是由于讲思维模型实现创新的组织,想要突破第二曲线用的体系,却没有看透本质,去做好服务、用户体验和超预期。

这其实也警醒我自己:

有些路,要走得踏实。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获得的增长,未必长远。

用今天在《信息论》中留言的最后一句话作为结尾:

拥有同理心,不作恶。

明天和意外,不晓得哪个会先来。珍惜每一刻❤️

晚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还有4天拼团才结束,我却默默地把群退了《影响力》之给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