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功利性”,欣赏“别样景”

都说得带着“目的”去学习,这样,学起来才更加有动力,可是一味的这样,那就真正偏离了最初的“初心”。

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普及、资源的丰富并没有让人们内心的“功利性”消失,小到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大到六七时的岁的老人,在某些事面前,它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不是“这是怎么样的一个活动”,而是“这以后可以用来干嘛”类似的目的性的疑问。


1.“为什么要读书?”

从小学到初中,没有一个孩子没有疑问过“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学数学,解决问题,几何图形……以后都用不到”这样类似的问题,是的,我们为什么要学呢?

谁也无法解释清楚,解释了你的面前也还是那一张张充满了疑问的面孔,虽然都没有继续问了,继续咬紧牙关接着做题,但是我们心里都清楚,那始终是一个“未解之谜”,无法做到面面俱到,那就局部处理,短板补齐,未雨绸缪,而不是后来因成绩欠缺误了未来,误了美好明天。

小时候的问题,长大后回想真的想笑,笑那时的自己十分单纯天真,后来只会对自己说,“前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自己难道还走不过去吗?”这,是鼓励,是加油打气,是继续往前的动力。


2.“为什么舍得花5000元去比赛?”

高中那年,有位朋友参加了全国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初赛,惊喜的入选了,接着复赛,交了七十元,她用了自己的生活费,我问她为什么不找爸妈要钱呢?她说够不着,这是一个未知性的比赛,我只想试一试,结果未出前我也不想和它们说,谁让我还是少年呢?做自己喜欢的事,自己知道就好了。

后来,又一次惊喜的入选了,省级二等奖,获得去北京王府学校参加决赛的资格。然而一切进行的看似顺利,可实质上却是坎坷不平啊,本应是让人高兴的事,可决赛的费用出来后,那位朋友也被惊讶了下,她在犹豫着,老师说自愿,她的内心是想去参加决赛的,也想去首都走一走,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必竟长这么大了还没出去过,还是少年的我们终归都有一颗“好奇心”。

家长被叫来学校开会了,她的母亲问你想不想去,看你自己,我们不做任何干涉。朋友抓住了机会,下定决心要去闯一闯,5000元左右的费用也就随之而去了。朋友说,父母虽然表面支持了,但其实它们内心还是有些不舍得的,然而因为孩子要去,又只好这么办了,这就是说不出的味道吧。

5000元左右的费用其实一个星期的夏令营加上交通费,住宿,物资,饮食等方面综合起来的,对于普通农民工子弟来说,其实可以是一笔巨款了。然而我们都会发现,大城市里的孩子每到假期,都需要参加好几个夏令营,费用也不小,可是对于它们来说,这都是花在“点”上了。

一位同班同学说,“5000元,这么贵?都可以买辆电动车,或者到处去游玩了,有钱人啊”,这位同学只看到了金钱的数额,却没有看见活动的实质。

我们要知道,这笔钱不仅仅是去参加夏令营,去参加作文决赛,更是去接触外面广大世界的一次机会,去结交全国各地优秀同学的机会,去认识各大高校学长学姐们的方式,话说“值”了。


3.“作文拿了奖有奖金吗?”

当我们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你会觉得是谁说出来的?

是街坊邻居,辛苦的农民工,在它们看来,花钱去首都比赛肯定是有丰厚奖金的,也许这就是思维的局限性,行动的短暂性,没有见过世面,没有看过别样风景,没有体会过大城市的教育方式,真的很难想象去比赛还要花钱,拿了奖还没有奖金的这样一种活动,对于它们来说,只有两个字儿,“不值”。

“自主招生”的资格便是这个活动的最大奖励,作文拿了奖,加上成绩优秀,便可以参加高校的自主招生,可是乡镇上的大人很少有人能懂,它们也不知道这是什么?

除了这些大人,也有一样的学生来问,有没有奖金,此时我的那位朋友已经不想做过多解释了,因为懂的人早已了解,不知道的人终究无法体会它们的选择。

和朋友去比赛的都是尖子生,就是学校那种最好的班里面的优秀学生,人家都是冲名牌大学的,说真的,和什么样的人待在一起,你真的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一路上的旅程,朋友学到了很多知识,接触了许多东西,欣赏了各种各样的风景。在她看来,“值”了。


放下你的“功利性”,去欣赏远方更美的“别样景”,你会慢慢的发现,自己的心灵又上升了一层,朋友圈也扩大了些,脑海里的画面多了许多,脸上的自信更加精神了。

学会用“多维”空间的思想去考虑问题,,多元度,多角度,多方位,这样才能发现别人没发现的更多精彩,欣赏更多的“别样景”。

时间虽然过的很快,一眨眼的功夫,我们都长大了,所以呢,希望渐渐长大的你可以慢慢学会少一些“目的性”,多一样“欣赏”的眼光与思维。

我们不求立体感的美,那也要去追寻属于自己的角度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放下“功利性”,欣赏“别样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