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这一段也是非常重要。我们先看雪公的讲要,《论语讲要》。『子曰』是孔子说。『参乎』,参是曾子的名字,他叫曾参。老师可以直接叫着学生的名字。过去人都有名有字,名只有老师和父母可以叫,其它人不能叫,其它人只能叫他的字,不能叫名,叫名是对他的大不敬。连皇上也不能叫他的名,只能叫字。这是什么?中国人重孝道、重师道,父母跟老师地位是平等的。孔子「呼曾子之名曰」,叫着他的名字说,「参,吾之道汝可一以贯之」。叫着他的名字对曾子讲,「吾之道」是孔子说我的道,你可以一以贯之。这是对曾子一个考试,问他你跟我学那么久了。曾子也是了不起的一个门生,曾子曾经着《大学》,他也是孔子传人之一,后人把他推为宗圣。问他,你可不可以一以贯之?「曾子应之曰,唯」,曾子明白了,说好。『唯』,唯唯诺诺,这中间也看出曾子对老师的恭敬,「尊长前,勿见能」。这只是说,知道了,他在孔子面前没说。「孔子出」,孔子出去了,「门人不解」,其它的门生,孔子的弟子们不明白到底孔子说的「吾道一以贯之」,这道是什么道?这个贯是贯穿,怎么有个道是能够一以贯之,什么意思?「门人不解,乃问曾子」,于是问曾子「何谓也」,这是什么意思?「曾子答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夫子是孔老夫子,夫子就是对老师的尊称,他的道就是忠恕而已矣。这是对这句《论语》的简单解释,我们来看雪公下面的开解。

  「贯者贯穿,以一理贯穿万事,则万事皆有其理。」一以贯之的贯就贯穿,用什么贯穿?用一个理贯穿,万事皆有其理,有理必定有事,有事必定有理。理只有一个,事是万事万物一切事,所以用这个理来贯穿。「孔子之道,一理分为万事,万事归于一理。」这样讲法也很好,孔子这个道可以用一个理贯穿,但是应用起来所谓「大用无方」,万事万物当中都能够落实这个理。而万事万物都归于一个理,那这个理,什么理?底下讲「有入世者,有出世者」。这个理有入世的理,也有出世的理。入世是世间里头讲的。出世?这世间理讲不到,出世,世间以外。「而能一以贯之」,这个理能贯穿入世,也能贯穿出世,到底这个理是什么理?「然出世之道非常人所能了解,故曾子以忠恕答之。」这是我们雪公他的理解。

其实孔子之道,也有出世之道,当然更有入世之道。孔子是入世,老子是出世。但是有一个贯穿入世出世的理,这个理可不是一般人能够了解的。曾子在这了解了,孔子一问,他就会心一笑,「唯」,他就明白了。别的人看不懂,到底孔子什么意思?问曾子,曾子就回答「忠恕」两个字,什么意思?「何谓忠恕,汉注尽己之谓忠。」汉朝人先儒批注尽己就是忠,这是忠。就是尽自己的能力,尽心尽力,这是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谓恕。」这个恕道,子贡曾经问过孔子,「能不能有一个字,我能够终身奉行的?」夫子就告诉他,「有!就是一个恕字」。什么叫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不愿意,不能加给别人。所以恕,你看上面一个如,下面一个心,如其心,你得站在别人那个立场上考虑问题。人家心里喜欢什么,你就得给人什么;人家心里不喜欢什么,你不要给人家,这叫恕,如其心。

「忠恕之道仍在世间,但与出世之道相近。」忠恕其实是世间圣贤讲的,但它却是暗合出世之道。那孔老夫子讲的道,他是志于道,这个道不仅是世间之道,还包括出世道。我们相信孔子是大圣人,他也是出世证果的一个地位了,只是他身分还没有暴露出来,不知道他是哪地菩萨,但是他跟真的一样也证得出世道。你看《中庸》引孔子的话说,「忠恕违道不远。」如果说忠恕就是道,那么《中庸》里就不会有这句话。「忠恕违道不远」,违道不远说明只是近道,跟道不是很远,但还不是道。说明什么?忠恕不是孔子追求的道,曾子所体会的也不仅是忠恕的世间道,肯定还有出世道,但是忠恕已经接近出世道。所以「既曰不远,即是近之。近则可以由事入理,而能一贯矣。」近就是近似的,虽然还不完全是这样,但是已经近似,你能做到忠恕,你与道不远了。所以从行忠恕之事入理体,因此可以讲忠恕能够一以贯之,以忠恕而贯穿这个道,最后真正入道。曾子他的境界不如孔子,孔子已经是世出世道证得了,可是曾子其实,我们看看蕅益大师的批注,我们就了解曾子还没有完全证得孔子的道,但是近似。所以他说出忠恕两个字可以近道,但是没有真正证道。当然他已经走对了方向,路子找对了。那我们学曾子没错,我们也行忠恕,迟早有一天也能证道。

蕅益大师批注中说,「此切示下手工夫,不是印证。正是指点初心,须向一门深入耳。」这是蕅益大师给我们辨明了这个意思。所以《论语》真的每句话里头的意思很深,细细的咀嚼、消化、吸收,不能囫囵吞枣。曾子所说的「忠恕而已矣」,忠恕他说得出来,只是什么?近道,没有得道,所以孔子没有给他印证。你看曾子曰「唯」,说了唯,答应了,「孔子出」,出门了,没有给他继续印证。是门人问曾子到底是什么道,曾子说了一个忠恕。这只是下手功夫,你从这下手,不是说忠恕就是得道了,不行,那是下手处。你把忠恕当成道了,那你就不能见道。就好像我们看月亮,那个道是月亮,现在告诉你这是月亮,你指给他看「这是月亮」,那你不能说这手指是月亮。我说这是月亮,不是讲这手指是月亮,是让你顺着手指的方向去看天上的真月亮。你要把这个手指指成月亮,那你看不到月亮。所以孔子讲的道,下手处是忠恕,但是这是什么?不是印证,不是孔子给曾子印证他得道了,没有,是「指点初心」。让他什么?曾子在这里也是告诉门人,指点门人一条路子走,就像指月之指一样,你就顺着这个方面努力下去,你才能见道、证道。「须向一门深入」,你就一门深入去行忠恕之道,最后你也能够真正证夫子之道。夫子之道不可说,「道可道,非常道」,等你证得的,你就知道了。

  忠恕,蕅益大师下面讲「忠恕真实贯得去,亦是有个省处,乃能如此答话。然不可便作传道看。颜子既没,孔子之道的无正传。否则两叹今也则亡,岂是诳语。」蕅益大师给我们分析得非常的透彻。他讲的曾子没有证道,说出忠恕两个字,只是什么?他真正行有得力了,他功夫得力。忠恕真实贯彻下去,就是你力行忠恕,「亦是有个省处」,你也有悟处。省处就是悟处,这个悟处不是听来的,曾子他说出这个话,不是只是道听涂说,而是他真正力行有悟处。他说出忠恕两个字,因为他就是这样做出来的,可是他只是在半路,还没到家。他能够说出这个话也不简单了,已经是我们的最好榜样。

就像禅宗里面也有这样的一个典故,五祖忍和尚传法,叫每个人写首偈子来,看看开悟没有,把衣钵传给他。神秀大师写了一个,「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写了这首偈子。五祖一看,没开悟,没到家。结果六祖惠能大师当时还没出家,还是个砍柴的,一个大字不认识的小伙子,看了这首诗,立刻改了一下,改成什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开悟了,惠能大师就比神秀大师要高。神秀什么?他就是行忠恕,也了不起了,「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都是实实在在的,时时勤拂拭,把那些灰尘擦掉,就是把你的习气毛病擦掉。「尽己之谓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谓恕」,尽己这个忠是真正有真诚恭敬心出来了,把自私自利放下了,这是恕道。他真正擦他的灰尘,把他烦恼磨掉。这也真正功夫得力,神秀大师功夫也是难得的,北方的禅宗他有很大贡献,人家也是真干,他是「真实贯得去」,「有个省处」了,可是没大悟。六祖是大悟,「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一个答话那是大悟。

  所以曾子答忠恕是因为他有省了,有悟了,「乃能如此答话」,他才能答得出这句话,「然不可便作传道看」。你看蕅益大师看得见地很高,他说曾子都没真正得夫子之道。所以孔子之道传给谁了?没有传给曾子,曾子没得孔子的心法。谁得了?颜回得了,所以「颜子既没,孔子之道的无正传」。很可惜颜回死得早,三十多岁就死了,比孔子死得还早,所以他一死,孔子真的是痛心疾首,为什么?因为他知道只有颜回真正得他的心法。他一死,孔子就叹已经没有正传了,就没有传法人了。从哪里看出来?《论语》里头有两次,孔子都在叹、感叹。这里叫「否则两叹今也则亡,岂是诳语」,孔子两次说「今也则亡」,这不是诳语,不是说虚妄的话,是真实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