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5日,在福建福州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中,“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Quanzhou: Emporium of the World in Song–Yuan China)项目通过大会审议,正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说到中国古代的港口城市,泉州和广州是最重要的两个,泉州巅峰在宋元,广州巅峰在明清。
就海上丝路的相关遗迹而言,泉州和广州有很多相似之处:
佛教:泉州有开元寺,广州有光孝寺
伊斯兰教:泉州有清净寺/伊斯兰教圣墓,广州有怀圣寺/清真先贤古墓
海神信仰:泉州有九日山/真武庙/天后宫,广州有南海神庙
航标塔:泉州有六胜塔/万寿塔,广州有莲花塔/琶洲塔/赤岗塔
港口遗址:泉州有石湖码头/江口码头,广州有扶婿古港/黄埔古港
泉州与广州的差异,是泉州侧重多元文化融合,广州侧重商业贸易链。
泉州的多元文化融合,体现在各种宗教在泉州有非常丰富的遗存,而且彼此之间相互融合;其次是泉州海神信仰也比较丰富,形成了三代海神。
广州是自秦汉以来就开始有海外贸易,2000年来持续至今,并一直都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贸易产业链相当成熟,因此广州有“千年商都”之称。
本文说的是泉州,但也会适当加入广州作为参照物,以便更好理解泉州的海丝文化。
1/ 刺桐传说
2/ 多元文化
3/ 海神信仰
4/ 基础设施
唐久视元年(公元700年),泉州名为武荣州,行政中心从丰州向东迁移了15公里,即现在古城所在地。唐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更名为泉州,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五代,地方长官留从效扩城时,沿着城墙种植刺桐树,每年三四月份外国商船到港,刺桐花开似火,明艳动人,来到泉州的西亚人就用“刺桐”称呼泉州,因为“刺桐”的闽南语发音与阿拉伯语中的“Zaytun”即“油橄榄”的发音非常相似,于是他们将“刺桐”读成Zaytun,Zaytun随着西亚人传播到西方,闻名世界。
马可·波罗和伊本·白图泰这两位著名的旅行家都曾到过泉州,并且在各自书中记录了自己在泉州的见闻。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10到14世纪,繁荣的泉州港,吸引了数以万计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的商人、传教士、使者、旅行家、贵族和平民。他们带来了各自的宗教和文化,并留下不少印迹,对泉州影响至深。今天的泉州被人们称为“宗教博物馆”。
具体来说,伊斯兰教的遗迹最多,不仅有清真寺和圣墓,还有大量石刻;基督教和印度教都没有古代寺庙留存下来,但有大量的石刻遗存;佛教方面,开元寺东西两座石塔有大量佛教故事石刻,并且开元寺本身也融入了很多印度教元素;此外,泉州草庵 “摩尼光佛”是中国仅存的摩尼教遗迹,也是世界保存较完整的摩尼教遗迹。
泉州的外来宗教元素,除了相关遗迹点,主要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展陈(简称海交馆)。海交馆有一个“泉州宗教石刻馆”,展示了基督教和印度教的石刻,另外还有一座独立的伊斯兰教展馆。
01 佛教
*开元寺是泉州世界遗产22处遗产点之一。
泉州开元寺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特点是寺庙建筑本身融入了大量印度教元素。
*大雄宝殿内不便拍照,上图来自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展览照片
开元寺大量使用了印度教主题的构件,这是很罕见的文化现象,一来反映了泉州的多元包容性,二来也说明当时的泉州建有印度教寺庙。
02 伊斯兰教
关于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中国,一般认为是在唐高祖武德年间。穆罕默德的四个门徒来到中国,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
泉州是中国最早有穆斯林生活的地方之一。宋元时期,到泉州最多的外国人是来自波斯和阿拉伯的穆斯林侨民,宋元诗句“缠头赤脚半蕃商”,形容了穆斯林之多和当时繁盛的景象。
泉州有两处重要伊斯兰教遗迹,分别是圣墓和清净寺。泉州的伊斯兰教圣墓,埋葬的就是上文提到的在泉州传教的“三贤、四贤”,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圣迹,也是伊斯兰教徒的圣地之一。
*伊斯兰教圣墓和清净寺都是泉州世界遗产22处遗产点之一。
泉州的这个伊斯兰教遗迹组合,跟广州非常相似。广州也有清真先贤古墓和怀圣寺。广州的清真先贤古墓埋葬着唐代阿拉伯著名伊斯兰教传教士塞义德·艾比·宛葛斯,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一贤”。
而广州怀圣寺和泉州清净寺,同时都是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古寺之一(另外两个是扬州仙鹤寺和杭州凤凰寺)。
03 基督教
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于唐代贞观九年,即公元635年传入中国,被称为“景教”,唐会昌年间灭佛,景教受到波及几近绝迹,只在西北地区流行。元代景教重新传入中国,与新传入的天主教并称“也里可温”。
景教何时传入泉州,尚未有确凿的证据。但20世纪初以来,泉州陆续发现的基督教石刻,其数量之多居中国之冠,证明了十四世纪初,景教派、方济各派等东西方基督教派就通过陆路和海路传入中国,并建造了规模恢宏的教堂。
上述四块石碑均为海交馆馆藏,海交馆的宗教石刻馆和伊斯兰馆还有很多其他基督教石刻、印度教及伊斯兰教石刻,在此不再一一叙述了。
04 摩尼教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是泉州世界遗产22处遗产点之一。
摩尼教传入中国后,其教义与佛教、道教相融合,逐步演变成中国化的“明教”,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率领的明教便是此教传。
05 儒学
文庙是古代官方纪念和祭祀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的场所,学宫是古代泉州的最高等级的教育机构,作为儒学的传播中心,泉州文庙及学宫是泉州包括政府官员和高级知识分子在内的泉州精英群体的象征,这些社会精英在宋元海洋贸易的推动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泉州府文庙及学宫是世界遗产22处遗产点之一。
06 道教
*老君岩造像是世界遗产22处遗产点之一。
10~13世纪,泉州港成了中国对外交流的最重要的窗口,代表国家形象和象征,因此道家、儒家作为中国本土文化,在多元文化荟萃的泉州,依然是主流文化,当地地方官员一方面敬重高道,主持修建庙观,雕刻老君岩造像,或参与祈风、祭海等仪式。
海神信仰在泉州的民间信仰体系中地位突出。泉州前后一共有三代海神,分别是初代通远王,二代真武大帝,三代妈祖。
01 第一代海神通远王
*九日山祈风石刻是泉州世界遗产22处遗产点之一。
古泉州人民依海为生,出海和回航都需要顺应季风规律,泉州夏季偏南风,船舶从南部海域回航,冬季偏北风,船舶从泉州出海。因此每年夏四月,东十月,百姓会在九日山下的昭惠庙向海神祈求风信顺利,保佑航行平安,这就是泉州古老的祈风传统。
这一传统后来逐渐演变成国家祭典。到12世纪中叶,九日山通远王祠的祈风仪式已列入国家祭典,由地方官员主持定期举行祈风仪式,礼毕后登山游赏并题写诗文纪事,刊刻于九日山的崖壁上。
根据石刻记载,祈风典礼是在山前的海神庙昭惠庙举行的,仪式后官员们会登山游览。昭惠庙供奉的是通远王,通远王原是山神,因具有运木和降水的神通,被民众奉为水神,建祠于九日山。
1053年,建造洛阳桥时,郡守蔡襄迎奉通远王至洛阳桥并建庙镇海。此后泉州地方官在九日山为航海祈风,通远王完成了从山神、水神再到海神的角色转变。
10-13世纪,“通远王”被供奉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第一代海神,与真武大帝、妈祖等海神信仰共同为宋元时期从事海上贸易的商人提供了精神寄托。
02 第二代海神真武大帝
*真武庙是泉州世界遗产22处遗产点之一。
真武大帝,原本是中原地区道教神灵系统中“北方(位)”守护神,其信仰传入泉州,因为“北方”在中国五行学说中对应“水”,这个文化属性与泉州悠久的海洋文明交融,真武大帝就被泉州人塑造成为“海神”,具有镇海、保平安的能力。
10~14世纪,随着泉州港的繁盛,真武大帝作为海神的功能更加突出,供奉真武大帝的真武庙逐渐成为泉州官方祭祀海神的场所,真武大帝成为第二代海神。
03 第三代海神妈祖
妈祖原本是一位泉州沿海的渔家女子,为人善良,熟悉海上风潮,多次在风浪中拯救乡民,受到人们的崇敬。妈祖去世后,被泉州沿海民众视为航海的保护神。
*天后宫是世界遗产22处遗产点之一。
1278年(元至元十五年),朝廷敕封妈祖为“天妃”,1281年派遣泉州市舶司提举蒲师文为使者,主持敕封仪式,泉州天妃宫列入国家祭典。
1329年(元天历二年),朝廷在祭祀泉州妈祖的祭文中,第一次明确将泉州天后宫为妈祖信仰的“发祥地”,泉州妈祖从一位区域性海神,升格为全国性的海洋保护神。
泉州的三代海神都是先在民间自发形成传统,然后成为官方活动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演变过程。三代海神之间没有排他,实际上还各自承担不同的庇护功能。
九日山奉祀的“通远王”是出海人祈求信风的海神;真武庙奉祀的“真武大帝”是出海人祈求航行平安的海神;天后宫奉祀的“妈祖“则是出海人遇险时,祈求拯救生命的海神。
与泉州相比,广州的南海神庙从一开始就是官方修建的。隋开皇十四年(594年),隋文帝下诏建四海神庙祭四海,在广州建神祠祭祀南海神,南海神庙因此建立。后来南海神庙逐步形成了“菠萝诞”等民教习俗,广州的海神信仰是由官方向民间演变的。
宋元以来,泉州在水路沿岸陆续建设了一系列的航标、码头设施,以引导船舶航行与停靠,内港、外港、外海等不同水域的航运设施承担各自的功能,具有不同的特点。
01 海关
市舶司是宋元国家政权设置的管理海洋贸易事务的行政机构。据《宋会要辑稿》的记载,市舶司的职责主要是:“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
*市舶司遗址是世界遗产22处遗产点之一。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主要承担着发放商贸许可证、查验商船、征收关税、代表官方采购舶货、储存或出售征得的货品、转运货品或货币至都城、接待外国使节等职责,相当于现代海关。
广州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建立市舶司的城市,但广州的市舶司遗址已湮灭。泉州市舶司遗址是我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古海关遗址。
02 皇家宿舍
赵宋立国之初,沿袭了唐代的做法设立了宗正司作为管理宗室的机构;随着宗室人口不断增加,又于1036年设立了大宗正司,同时对两个机构职能做了分工,“凡宗室事,大宗正司治之;玉牒之类,宗正司掌之”。为了缓解开封宗人的居住情况,又于 1102-1104 年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设置南外宗正司,在西京河南府(即洛阳)设置西外宗正司。
*南外宗正司遗址是世界遗产22处遗产点之一。
随着宋元易代之际,蒲寿庚尽杀泉州的南外宗室,该地此后又屡有更易。元代曾于此处设清源驿,同时还有部分区域被复建为禅院;明代为水陆寺,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又将之部分改为织染局。
此后,御史汪旦又废寺为宅,水陆寺也被迁往开元寺西偏。现南外宗正司的相关建筑早已堙没,多半为民居所占,只剩水池尚稍有残存。
03 商业区
10~13世纪泉州海外贸易繁荣,当时沿晋江的城市南部一带,成为重要的商品交易市场和外商云集的地段,人烟稠密,但每年江水泛滥时尽成泽国。
1230年(南宋),郡守游九功于濒江一线建设了兼具防洪功能的城墙,开设两门,其中之一就是位于南端的德济门。
04 航标塔
泉州湾出海口上,有两座石塔作为船只出入泉州湾的导航标志。
*万寿塔和六胜塔都是世界遗产22处遗产点之一。
05 码头
泉州有石湖码头和江口码头两个码头遗址,石湖码头位于晋江和洛阳江交汇处海口,属于外港,江口码头位于泉州古城东南的晋江北岸,是城郊连接古城的水陆转运节点属于内港。
*石湖码头遗址是世界遗产22处遗产点之一。
*江口码头遗址是世界遗产22处遗产点之一。
06 桥梁
福建多山,闽南地区沿海的交通特点之一,是主要南北向交通路线都分布在山、海间的山麓、平原地带。在港口经济的驱动下,宋元泉州掀起了史无前例的“造桥热”,300多年间,共建造了139座跨江、跨海大石桥。“造桥热”的核心原因,是水陆转运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泉州世界遗产22处遗产点中有3座桥,分别是洛阳桥、安平桥和顺济桥遗址,其中洛阳桥和平安桥至今仍在使用。
6-1 洛阳桥
建造洛阳桥采用了三种关键技术“浮运架梁”、"筏形基础"、"养蛎固基",都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造桥技术。
“浮运架梁”,是利用水涨船高的原理,在退潮时,用木浮排将石材运送至两个桥墩之间的恰当位置;涨潮时,水面将浮排和石材整体托起,调整安放至桥墩;再待退潮时将浮排移走,完成桥面大条石的安放。
6-2 安平桥
安平桥的建造吸取了洛阳桥的建桥方法,又有所创新。
首先,桥墩基础采取“睡木沉基”法,即在打入海底的木桩之上再横卧一层木桩,其上再砌筑石桥墩。这一做法既可加固地基,又可使地基平整。相较于洛阳桥使用的抛石为基的筏型基础,这一做法既节省石料又节约人力。
其次,在桥墩的设计上,由于桥跨越多个港道,港道有深有浅、水流有缓有急,设计者非常注意港道地质的变化,根据海潮洪水的流速、流向和地质条件的不同,在不同位置分别设置长方形、单尖船形和双尖船形三种桥墩,因地制宜。
6-3 顺济桥遗址
与泉州相比,广州没有因海路转运需要建设桥梁,原因是珠三角地区河涌水网密布,货物集散多通过水路完成,因此在珠三角的河涌沿岸地区形成了很多手工业中心和集市。
除了上述18遗址外,泉州城外围还有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德化窑址(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三处世界遗产点,分别是外销瓷产地和冶铁工业,代表了宋元泉州的工业体系。
用古代广州港作为参照物,泉州与广州在基础设施方面有高度的相似性。
在宋元时期,泉州的外来文化融合非常和谐,而文化的多元性也形成了丰富的海神信仰体系。另外工业体系也比较完善,制瓷、冶铁还有造船,泉州都很强。
参考资料: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http://www.qzworldemporium.cn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http://www.qzhjg.cn
THE END
作者:知识工场 knowledge work / 奇云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