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刷了《绿皮书》

作为家庭团建项目,晚上举家奔影院,刷了刚刚被奥斯卡封神的《绿皮书》。

也许是抱有的期望过高,所以,感觉虽是佳作,但并不惊艳。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剧情片。被小妞概括成,一部浪漫的公路爱情片,一部肯德基高端大气的广告片,一部美国旅游宣传片。自然,是开玩笑的,这部影片之所以获得奥斯卡的青睐,之前成为多伦多电影节上最大的黑马,更在于影片深刻的内涵,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种族,单纯的政治正确。其实,是影片认真地对人类社会,不同族群,甚至同一族群间的偏见与隔阂,进行的一次严肃的探讨,也是深刻的探讨。尽管包含在浪漫,温情,幽默,搞笑的外衣之下。但轻松之后,更多的是值得咀嚼,值得回味的思考。

所谓《 绿皮书》,是当时一本专为黑人而设的旅行指南,标注了各城市中允许黑人进入的旅店、餐馆。

这部电影则改编自真人真事,整个故事从1962年的纽约开始。电影的主人公之一,意大利裔美国人Tony,在屡屡受挫无处工作赚钱养家的时候,得到了一个为人当司机的工作机会,而他要开车服务的对象,是一位非洲裔的黑人爵士钢琴家Dr. Don Shirley。 这对于死板、蛮横、还对黑人有些抵触的Tony来说,无疑是不能接受的。但在各方的劝说之下,Tony最终还是接下了这份薪水不错的工作。一路上,带着这本《绿皮书》,在载乘Dr. Shirley一路南下做巡回钢琴演奏会的途中,两个性格迥异、背景出身完全不同的人,展开了这段全方位的“较量”。二人从最初的相互排斥,渐渐到后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最终,成为了好朋友。

这部公路片之所以能斩获奥斯卡,要归功于这部电影颇为有趣的人物设定。两位主人公之中,白人是提供服务的人,他粗俗、受教育程度低;相反的,黑人却是那个享受服务的人,他高雅、事事讲求文明。因此,这不仅仅是种族肤色的碰撞,也是一次人性的碰撞,也是主人公的一次自我发现与自我认知。一路上,如此反差的人物设定,带来很多有趣的细节和很好玩的梗。比如被看做肯德基广告的,接地气的炸鸡梗。Tony向Shirley强势安利黑人爱吃的炸鸡,刚开始Shirley一脸嫌弃,后来翘着兰花指吃得超享受,再后来有一站巡演富丽堂皇的餐厅里端出来Shirley最爱的食物居然是炸鸡。这高雅的氛围和亲民的炸鸡,反差萌。

所以,于这部佳片,除了反种族歧视的厚重话题,更多表现的是关于偏见。看似不卫生的炸鸡却特别美味,总给人找麻烦的警察也有天使的一面,刚还一起嗨皮的“兄弟”暗地里却觊觎你的财产,表面粗放不羁的伙伴却有担当有责任感,只会写流水账的大老粗经过熏陶也能风花雪月。所以不要以貌取人,不要以职业取人,不要以地域取人,别动不动给人贴上撕不掉的标签,用心去感受,用时间去证明,才能真正感知他的温度,评判他的为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晚刷了《绿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