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也“杀熟”?大数据时代我们还有隐私权吗?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网民数量不断增加,大家也基本上入手一步手机,应用商店里适用于各种场景的app应有尽有。这些app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为我们的日常增添了娱乐调剂。然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很多app中都隐藏着令人防不胜防的套路,其中最令人不安的是用户隐私权的侵犯。

随着“数据信息采集手段”的逐渐成熟,互联网巨头想要利用大数据捕捉普通民众的消费习惯也成为了一件简单的事。通俗的说就是“看人下饭碟”, 通过收集用户的基本属性、社会属性、生活习惯、消费行为等数据,通过算法挖掘和分析用户数据,刻画出一个用户画像,作为实现商业场景和应用的数据资产。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在其他网址平台浏览过的或是现实生活中讨论过的东西也会出现在你的购物推荐中。难道我们的浏览和讲话都被监视了吗?而最近,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以来,大部分中国消费者都通过网上购物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对日用商品的消费需求。天猫超市作为中国最大电商平台淘宝旗下的直属超市,成为了不少人的第一选择。但是在"3.8网购节"期间,天猫超市却爆出了互联网购物的一个弊端——“大数据杀熟”。一次激怒了广大的消费者。

具体情况是,同一个链接的同一产品,88VIP会员的价格竟然比普通用户还高,而开通 88VIP 会员至少也要花费 88 元。而客服对此的回复是“ 88VIP 本身价格就是高的呢”。这种情况其实就是通过大数据进行消费者画像描绘,判断他的购买能力从而进行价格调整。

难道这些app就可以这样肆无忌惮的偷窥我们的浏览记录,监听我们的生活,并且悄无声息的获取我们的信息然后判断购买能力强就让我们花更多的钱买和别人一样的商品吗?这样不经同意就获取我们的信息细思极恐,我们的隐私就这样无声的曝光在空气中却束手无策。

难道这个时代我们想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就这么被动吗?任何网上的行为都要付出牺牲隐私的代价吗?其实还是有真正站在用户利益立场的app。群脉是一款专门做社群的app,它设有个人标签主页,用户可自己选择想要展示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区、爱好、职业、需求等,它也是运用了传统的贴标签形式,但它的贴个人主页标签主动权是掌握在用户自己手上的。系统会根据你所填写的需求自动匹配所需人脉、产品。

“玩社群,用群脉”在这里,你可以通过标签不牺牲隐私找到自己的组织实现“零度人脉”高效精准的社交!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猫也“杀熟”?大数据时代我们还有隐私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