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十五堂课:贡献的三个视角

阅读:

一个组织如果仅能持续今天的愿景、今天的卓越、今天的成就水准,它就一定会丧失适应能力。在人类世界中,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可以肯定的事情是:变化。因此,只维持今天水准的企业,如到了已经变化了的明天,就会丧失其生存能力。(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三章 我能贡献什么)

解读:

管理者如果不自问“我可以做出什么贡献”,他的工作中就不会有远大的目标,甚至可能把目标搞错而且特别容易对“贡献”一词只有狭义的理解。

究竟什么是贡献呢,它跟我们常说的奉献又有什么区别?有一次看到中央电视台的一个采访,一位老人家说的入情入理,他说奉献是不问回报的过程,而贡献是要有成果的。事实正是如此,贡献所追求的其实就是工作的有效性,是成果导向的,而成果一定存在于组织的外部。

因此,贡献一定需要在外面寻找,对于个人来说,贡献是在个人的外部,即知识工作者能够对组织做出什么贡献,德鲁克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直接成果;树立及传承价值观;确立和发展明天所需要的人才。如果在成效中缺少这三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那么机构就会衰败甚至垮台。管理者若想做点贡献,就必须在这三方面下工夫。

1、直接成果。直接成果通常最显而易见:在企业机构,销售和利润就是直接成果;在医院,直接成果是对病人的护理和治疗。

但是,有时候直接成果也不一定是十分明确的,比如有些部门会说,我们的工作就是完成上司交办的任务,这样思考的结果就是被动,这样思考的经理人根本就不是一个管理者。

要化被动为主动,就必须知道成果一定是存在于组织/部门/个人的外部,所以需要管理者进行深入的思考,我们甚至建议你要走到顾客活动的地方,走到竞争对手活动的地方,和他们去交流,去感受到外部的变化和需求,然后重新定义我们的直接成果。

2、组织的生存需要直接成果,犹如人需要营养食物一样。但是除了直接成果之外,一个组织还必须有价值观的承诺与时限,这就像人体除了食物外还少不了纤维素和矿物质。

一个组织必须有自己的主张和想法,否则就难免解体、混乱和瘫痪,而身为管理者就是要以身做则,让这样的价值观得到树立和传承。

一个同学跟我分享过他自己的故事,他刚刚毕业的时候在中国的西部工作,每天的日子非常的无聊,他们经常浪费粮食,食堂的饭吃了一半就全都扔掉了,尽管他们食堂里贴了很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的标语,但是他从来没有做到过。直到有一天,他和哥们俩吃完饭之后,依然剩了一堆放在桌子上了,这时候过来一个老师傅,也不是他的上级,老师傅说,“你们俩给我站住。”他俩就站在旁边。这位老师傅也没有说什么,就抄起筷子来,一口一口把他们的剩菜剩饭全都吃光了。这件事发生在20多年以前,从那时候开始,他再也没有浪费过一次粮食,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让价值观得以传承。

3、一个组织必须今天准备明天的接班人,人都难免一死,因此某人即使贡献再大,其贡献也会有一个边界,在很大程度上,组织正是克服这种局限性的一手段,我们的人力资源必须不断更新,必须经常提高水准。

下一代的人,应能以这一代辛苦经营的成果为起点。因此,下一代的人是站在他们前辈的肩头,再开创新的高峰,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们的下一代准备更高的基准线。

然后,这些问题使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做什么,从哪里开始,如何开始,要设定什么样的目标和最后期限。

思考:

以我所在的部门为例,我们的直接成果是什么?

我们组织的价值观是什么?这些价值观是否是我行动的指南?

在培养人才方面,我是否投入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如何?

你可能感兴趣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十五堂课:贡献的三个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