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原作名: What You Can Change and What You Can't
作者:[美]马丁·塞利格曼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湛庐文化
01 关于作者
马丁•塞利格曼,从“抑郁”专家到“积极心理学之父”,在2017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是美国心理协会双奖加身第一人;
畅销书作家,创作了《真实的幸福》、《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等20多本畅销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畅销全球。
他在就任美国心理协会主席的演讲中,发表过一个引起了很大轰动的观点,他说:“很多心理学家都在努力帮助病态的人减少痛苦,而我的志向是要让幸福的人更加幸福。”这场演讲,宣告了“积极心理学”的诞生。
02 关于本书
在我们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问题给大家带来困扰,让我们感到不开心,甚至是痛苦。
比如抽烟、酗酒等等不良嗜好,明知道不好,却怎么都戒不掉;再比如,易怒、焦虑、抑郁这些不良情绪,也会影响我们的心情。
还有像拖延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等等问题,影响着我们的幸福感。
你也许曾经下了很大的决心,费了很大的力气想要改变,但三番五次也没能成功。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这本书,是马丁·塞利格曼的代表作之一,它将告诉我们,哪些是我们“本性难移”的部分,帮助我们接纳自己;哪些是“人定胜天”的部分,帮助我们化解问题,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那些能够改变的特质上,并找到一条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
读完这本书你可能会发现,换一种方式,反而能够轻松得到理想的效果。
03 精彩内容
朱迪大学毕业时体重达到80多公斤,她求职时四处碰壁。
她猜想,“也许因为我太胖了”。
她下决心减肥。
她求助过一家瘦身中心,还参加了“快速减肥”训练营,并聘请私人治疗师帮她控制了六个月的饮食。
她的减肥计划能成功吗?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存在着两股相互冲突的力量——心理治疗和自我提升。
不难发现,我们中的很多人正努力作出改变:节食、慢跑、冥想。
我们采用新的思考方式来对抗我们的抑郁,练习自我放松来减少压力,训练自己的记忆力来提高阅读速度,用苛刻的方式来戒烟,承认自己是同性恋并试图成为异性恋者,努力戒酒,追求更多的生命意义,想尽办法延年益寿等。
然而,有时候自我提升和心理治疗会起作用,但更多的时候是无效的。这样,我们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并怀有负罪感和羞耻感。我们会觉得自己是个没有意志力的失败者,然后自暴自弃。
朱迪和成千上万的人一样,因误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而绝望不已,她花了十年的时间来减肥,结果却是越减越肥。
你是不是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和从努力到放弃的过程?
我们已经花了这么多时间,忍受了这么多挫折,为什么还是达不到理想效果呢?
塞利格曼认为,这是因为,这些方法走错了路——它们总是试图去改变一些本来就难以改变的东西。
对于不能改变的事情,你再努力也没有用。所以,我们才更应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学会分辨,什么是能改变的,什么是不能改变的。
04 分辨问题
表层的东西改变起来比较容易,深层的东西改变起来要难得多。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辨问题的深度:生物层面,证据层面和力量层面。
1、生物层面
一个问题和天生的生理机制关系越密切,就可以说,这个问题在生物层面上涉及的层次越深,想要改变这样的问题,基本上可以说,是非常难的。
遇到这样的问题,一定不能傻乎乎地硬磕,而是要先接受这个现实,然后,迂回变通地想其他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说,你想要飞起来,你的基因显然不支持你学会这种技能,就算花一辈子时间练习展翅动作,也不能实现这个梦想。
但是,如果你能早点接受这个现实,你就可能另辟蹊径,比如发明出飞机这样的飞行器,或者找到其他办法实现自己飞的梦想。
再比如,体重这个问题,如果你的基因本身就是易胖体质,那么它就属于生物层面的深度问题,你几乎是不可能瘦下来,或者短时间内瘦成闪电的,因为你一不留神就胖回去了。
2、证据层面
对于一个问题,支持它的证据越容易找到,它就越难改变;反过来,否定它的证据越容易寻找,它就越容易改变。
举个例子。
有一次一个朋友带着全家去美国旅行,租了一辆丰田汽车。
他开到了一家超市去大采购,等他带着一家老小回到停车场,发现车钥匙打不开车门了。当时,他们全家人想尽了各种办法尝试,最后还叫了开锁公司。
在等开锁公司的过程中,车场的保安走过来看了看他们的钥匙,又看了看车,然后慢悠悠地说:“你确认这个车就是你们的车吗?这把钥匙是丰田的,但是这辆车是本田啊。”
他们仔细看了看,果然是这样,这辆车看起来很像他们租的丰田车,颜色大小都差不多,但是仔细一看,真的不是自己租的那辆车。他放眼往车场里望了望,发现自己租的那辆车就停在不远的地方。
你看,我们有时候会陷入这种心理学家称为“过度认同”的陷阱里,不断为自己的行为和判断寻找支持的证据,不断加深证据层面的深度,所以,才会在一个问题当中越陷越深。
其实,你只要学会后退一步,在远景当中,客观地观察这个问题,就能看到更多不支持的证据,得到更多回旋和调整的余地,让问题顺利得到解决。
3、力量层面
对于一个问题,你的信念施加的力量越强,就越难改变;反过来,你的信念施加的力量越弱,就越容易改变。
比如一个身患强迫症的妈妈,她坚信自己手上的细菌会影响孩子的健康,那么“要保护孩子”这种信念,就会让她强迫自己洗手,而且她的这种信念越强,她的强迫症就越难被改变。
一个问题能否改变,是由这个问题的生物层面、证据的获取和信念的力量层面共同决定的。
我们可以对照着观察自己的行为,受哪个层面的影响因素比较大,从而分辨判断出自己做出改变的难度大小,有效区分问题的类型,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计划。
这本书中还为我们列举了一些列难改变的事情,比如节食减肥、酗酒、性取向等,还有比较难改变的呃,比如焦虑、抑郁和愤怒等,另外,比较好改变的是那些因为错误认知造成的惊恐症,对没有危险事物的恐惧感等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本书看一看。
05 如何改变
当我们做好了面对不同改变,要付出不同程度努力的心理准备之后,我们就可以更好的调控自己的预期,更好的计划怎么去实施这些改变。
童年的遭遇、甚至是创伤,对人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夸张,成年之后的很多人格特质,依然是可以发生改变的。
有非常严谨的科学研究证明,除了基因之外,童年对人的影响根本没有这么严重,甚至是童年的创伤和教养方式,对成年后生活的影响非常小。如果你非要怪你的父母,你只能怪他们遗传给你的基因,你不能责怪他们养育你的方式。
某些特定因素确实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最终能够决定我们命运和表现的,是我们自己。
塞利格曼在这本书中说,他的研究目的,不是要打破你改变自己的美好愿望,也不是保证你能以任何方式去获得改变。
他认为他最想做的,是帮助你建立起成功改变自己的乐观和自信,同时帮助你打消盲目的乐观和自信。
他希望给你的是一种切合实际的乐观,帮助你把自己有限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你能够改变的行为和心理上去。
同时,如果一个很难改变的行为和心理,对你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那你就一定要拿出坚定的信心和勇气,做出和它打持久战的准备,而不要轻易气馁或者是放弃。
通过改变自己的认识,你可以改变自己的感受,改变自己的行为,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塞利格曼认为,这才是最明智的达成自我完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