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记性不好的人,今天的事明天就忘,做事颠三倒四,他的人生一定会受到很大影响。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读史使人明智。是不是多读几本史书就会明智起来呢?
答案是,没那么简单。
下面就看看张宏杰在《简读中国史》中是怎么说的。
读史关键在于方法,要善于总结和分析。
分析历史的规律是件很难的事情,面临着很多困难:
第一个是历史资料方面的困难。
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历史的国家,所以中国也是世界上历史资料最多的国家,可谓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如果你想通读一遍,再去总结,一辈子也读不完。
第二个是总结和梳理的困难。
同样一段历史,不同的人可能总结出完全不同的规律,你虽然掌握了史料,读了大量的史书,不见得能从中受益,记住一堆年号并不能使人明智。
所以,读史需要悟性。“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并不绝对正确。
基于此,作者在《简读中国史》中,打破朝代的顺序,跳出具体朝代、具体人物、具体事件,聚焦历史背后的大的规律,在世界史的背景下,迅速了解中国历史的大脉络,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对中国史的一个整体概念。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其中的精华内容。
1
作者在自序中讲到,写作此书的目的是呈现中国历史的一些大脉络。那么,中国历史到底有哪些大的脉络呢?简单来讲,一共有五条大的脉络。
第一条脉络是,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
这是中华文明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今天的中国人使用的是商朝时就已经使用的文字,而且字体已经由甲骨文演变成了楷书。
对比一下世界史,这一点就更加清楚。
今天的埃及人除了利用金字塔发展旅游,他们的文化和古埃及文明几乎没啥关系,因为在历史上,他们先后被希腊人、波斯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语言、文化甚至种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拉丁语由活的语言变成了死的语言,再也没能恢复。
比较一圈下来,只有中国的文化几千年来一以贯之。
因此,“太阳底下无新事”这句话用在中国身上特别合适。
那么,为什么中华文明有这样强的延续性呢?主要的原因是地理特点。
对比而言,世界上其他几大古文明,中东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交流。因为地中海如同内湖一样,将它们连接在了一起。
而中国的西南面和西面是一系列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北面和西北面是沙漠和大草原。除了这些天然的隔绝之外,在北边又筑起了一道万里长城。
这种地理上的隔绝带来了两个影响:其一是中国文明基本上可以认为是独立起源的,其他文明要素,比如青铜、战车传播到中国时,中国文化的一些基本特点已经形成了。
其二是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非常适合农业文明的发展。这种地理上的结构特点使中华文明拥有后发的优势,一度发展的很快,很早就到达成熟状态。
因此,造就了中华文明的第二条脉络。
2
第二条脉络是,中华文明是一个非常早熟的文明。
中华文明的早熟是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人类四大古文明都兴起于大河流域,而黄河流域在四个大河流域中是条件最好的,所以农业文明在黄河中下游出现后,发展的很快。
在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基础上,中国的政治文明也迅速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大规模实行分封制的国家,夏商周三朝存在了1800年。
中国建立的层层分封的“封建制度”,在时间上比欧洲早了一两千年。
及至秦朝,中国又率先在人类史上创立了最大的郡县制君主专制国家,取代了存在时间长达800年的周朝,建立了当时国家对人民最严格、最精密的控制。
周秦之变之前,中国社会秩序的最高原则是血缘原则:家大于国。周秦之变后,社会价值就从“父高于君”变成了“君高于父”,人们要忠于国家,而不是忠于自己的家族。
全国上下,皆以君主之是非为是非,以君主的利益为利益。
而欧洲一千多年后才结束了封建制,建立统一民族国家。
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就是由封建制变为郡县制后,中国演变的步伐突然变慢。
为什么?
自秦朝到晚清,中国思想文化基本上都是沿袭阐释先秦诸子,而没有太多的创新。
中国的政治制度也是历代沿袭秦制,没有本质的变化。
也就是说,中华文明在基本成熟之后,半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周边民族文化上的普遍落后使中国早期文明遇到的挑战很小,从而使它丧失了探索农业文明以外其他文明形式的动力,也丧失了自我剧烈变革的压力。
直至清朝末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开始,中国不可回头的卷入全球经济新秩序中,整个社会的运转规律又一次发生了质变。
因此,作者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周秦之变之前,第二阶段是从秦始皇到晚清,第三阶段是从晚清近代化到现在。
3
于是有了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三条脉络:
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变化剧烈,第二阶段不断循环。
怎么理解这个第三条脉络呢?
从第一条脉络可知,中国的文化是连续的,没有中断过,但并不是说没有过变化。
周秦之变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各国遵守的都是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你争我夺,互相大打出手。
在这种列国竞争的环境下,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思想巨人一个又一个的接连出现。他们留下的著作,被后世视为永恒的经典。
在周秦之变和全球化之变当中的两千多年,就是大家熟知的王朝兴替时期。
一个王朝建立一二百年后,就会“官逼民反”,出现农民起义,不久又被另一个新兴王朝取代,如此循环不已。这种现象中国人习以为常。但在世界历史中却不是这样的。
例如,日本天皇万世一系,英国“威廉征服”以后直至今天,血统上也是连续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中国式的农民起义,也是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西方没有一个王朝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
更为关键的是,中西农民起义的性质完全不同。中国的农民起义是为了改朝换代,规模巨大。而西方的农民起义更像是一种社会运动,破坏性较中国的小了很多。
例如997年,诺曼底农民举行过一次大起义,这次起义的原因是农民要“按自己的法规来使用森林附属地和水源”。
而最基本的原因是郡县制下,皇帝的命令很容易直接贯彻到社会最底层,想要收多少税,马上就能收上来;想要调动多少人修长城,马上就能调动起来,不必管百姓的死活。
即政府的汲取能力空前提升,而这种汲取能力缺乏有效的制约,很快就会超过社会的承受能力,导致社会的崩溃。
4
第四条大的脉络,是在两次巨变中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一方面不停的循环,另一方面却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演进。
从秦到清中间的这两千多年,表面上看,陷入一种简单的循环当中。不仅有王朝更替的循环,也有其他方面的循环。
比如在皇帝与丞相的关系上,表现为皇帝对丞相的防范,不断用身边的临时小班子取代丞相,导致中国历史上丞相的名目不停变化。
在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上,朝廷信不过地方官,于是派出临时官员前去巡察。结果这些巡察的官员慢慢又变成固定的地方官,下个朝代又要制定新的临时巡察制度,如此循环不已。
然而,这个循环中也有进步。并不像西方学者所说,是一个完全僵化、停滞的时代。在这两千多年间,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不断完善和修补秦始皇开创的皇帝制度。
第五条大的脉络,是边疆与中央的关系问题。
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新兴政权,都是起自边疆地区。
对夏人来说,商人是边缘民族。对商人来说,周人也是边缘民族。
而在中原的诸侯国看来,秦人也是西边的蛮夷之国,受草原文化影响极深。
这种边缘与中央的关系,到了汉代以后,还产生了一个固定的模式,那就是几乎都是起自东北的少数民族占据半壁江山,或者一统天下。
占据半壁江山的是鲜卑的北魏、契丹的辽朝和女真的金朝,一统天下的是蒙古的元朝和满洲的清朝。
因此,边缘民族入主中原,不是一时一世的特例,而是中国历史的规律性现象。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今天的内容也就差不多了,我们简单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讲到:“读史使人明智”并不是绝对正确的,读史需要悟性。
其次,我们解释了作者简读中国史的五大脉络,将中国史放到世界史中,凸显它的特点。
好了,今天的解读就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