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和老婆掉进水里,孟子认为先救老婆是禽兽

妈妈和老婆同时掉进水里先救谁?

多数男人不敢回答,怕得罪老婆。孟子认为,必须先救妈妈。因为父母都照顾不好,是不孝。先救妈妈,再救老婆。

妈妈和老婆掉进水里,孟子认为先救老婆是禽兽_第1张图片

中国人的信仰是天,以及孔孟之道。中国人不信宗教。

孟子,上承周公孔子,下启朱子阳明,于内独善其身,于外兼济天下。

孟子小时候,调皮捣蛋,孟母三迁。第一次搬家到坟墓附近居住,孟子跟着送葬的人学挖坟、埋棺。第二次搬到市场旁边居住,孟子学吆喝叫卖。第三次搬到学校旁边居住,孟子变得喜欢学习,有礼貌。环境教育非常重要,学区房非常重要。

孟子在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下学习,集儒家思想之大成,形成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哲学是对人生经验做全面的反省,所以哲学一定要符合经验。

孟子能言善辩,无人能及。孟子的口才很好,辩论技巧炉火纯青。

孟子辩论的技巧包括:使用比喻、擅长引申、推己及人、重新定义。

辩论不是为了胜过别人,而是说出正确观念。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应该守规矩,遇到特殊情况时,我们要懂得变通。相同的事情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决定,这是人生高明的智慧。

儒家不是让你做书呆子。尽信书,不如无书。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念书人希望成为贤者,贤者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天所要求的标准。儒家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孟子变通的原则是真诚、明礼。

一、仁义

孔子的思想是仁、礼,孟子的思想是仁、义。

人和兽的区别在于是否仁义。

由孝而至仁,由孝而有忠,由忠而至义。

仁义是道德伦理的最高标准。西方国家的人,子女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在中国人眼里是有违伦理的。中国人烧香拜祖先,所以,文化可以传承与延续。然而,西方国家的古老文明传不下来,原因之一是没有敬畏心,不烧香拜祖先。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每个人都要接受教育,了解五种伦理道德。

仁者无敌。行仁,天下没有敌人。

我对你好,不是为了你对我好,而是我的责任,我应该这样做。做好自己的责任,别人慢慢会被影响。

仁义是最大的利益。

君子三乐,分别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正人君子的三大快乐是对得起天地良心,无愧于心,教育有上进心的普通人。

二、性善

孟子用生命体验来论证性善论,不是用形式逻辑来证明的。

人之初,性本善。“本”指的是“向”,不是“本来就有、生来就有”。

人性有向善的力量,就像水总是向下流。

性自命出,性由心显;心自仁出,孝为仁本。

一个人是否有善心、有良心、有姊妹心、有兄弟心,要看他是否具有仁。不仁不义的人,是一个恶人,没有良心。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之本在心。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个人一生的追求。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没有怜悯之心,不是人。没有羞耻之心,不是人。没有谦让之心,不是人。没有是非之心,不是人。

四心也叫良心。后来,王阳明发展成为“致良知”。

仁义礼智,这四种善,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如果你身上没有这些道德,需要唤醒自己的心。

因为心善,所以性善。不需要学习,良心是天生的,所以人天生就性善。没良心的人,是禽兽。

良心也需要后天的教育。“孔融让梨”让后人传为佳话,是因为孔融是孔子的后代,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没教养的家庭里的孩子,大多数是抢着最大的梨拿来吃。

人只要真诚,善就会表现出来。真诚带来的力量叫做善。

善人是做好事让大家称赞,仁者是发自内心主动做好事。

百善孝为先。父母犯罪,子女应该协助父母逃跑,过上安稳的日子,不必过问原因。大义灭亲不是儒家思想。不能得到父母的欢心,没有办法做人。不能顺从父母的心意,没有办法做子女。

三、养气

存心养气,才能成为大丈夫。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养心,莫善于寡欲。”修养是心的修养。修养内心,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方法。什么都要,人就会犯罪。

心的修养,有五种方法:寡欲、知耻、慎言、自我反省、提升志向。减少欲望,有羞耻心,避免祸从口出,反求诸已。

养气的最高境界,快乐从内向外散发出来。

养气不能急,欲速则不达,顺其自然,自我成长需要一个过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经受挫折,才能成长。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

四、仁政

仁政的核心是以德治国。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老百姓最重要。民贵君轻。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复周礼,孟子讲行王道、行仁政。

保民为王。人和,多助,战必胜!

施行仁政,与民同乐,这就是王道。

只有以仁政为基础,构建的社会才能成为百姓的乐土。

身为国君,要约束自己,以身作则,不能作威作福,不能忽略百姓的需要。

实施仁政,需要仁慈的国君和有修养的大巨。

有德行、有能力、有智慧,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国君。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是儒家的思想,儒家推荐“亲亲之道”、“亲亲相隐”。国君允许犯错的臣子逃亡,而不是杀掉。

五、王道

老百姓的养生丧死,没有遗憾,才是王道的开始。

老百姓有恒定的资产,吃饱穿暖,自然会拥戴国君。保民安民,是治国战略的基本逻辑。

王道的基础是君本论,不是民本论,对国君在道德上有特殊的要求。

一个圣人成为国君,他的统治便称为“王道”。

王道依靠道德教化,以德治国,教育民众,在农民中间实行土地的平均分配。

得人心者得天下,获得百姓的拥护是王道的根本。

人人受到教育,懂得人伦之道,王道才能完全实现。

天下一家。家庭是小社会,社会是大家庭。官员是老百姓的父母亲,国君是大家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爱学习,职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