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幸福的秘密——耶鲁的幸福课 Yale: The Science of Well-being

写于 May 24, 2020 @上海

读完 Ikigai 顺势又继续看了这门课程(从三月朋友推荐说免费断断续续看到五月底,结果还是买了 Coursera Plus...),有种把书里没有的背景理论与 data point 补足的感觉。Ikigai 提供了一些方法,然而却缺乏系统性的论据来回答“为什么”;而 The Science of Well-Being 从科学实验的角度回应了这些问题,理论与实操刚好互补。

另外碎碎念几句。实在是好喜欢这样系统应学习的感觉,最近工作关系也看了很多 Linkedin Learn 上的“快知识”,例如一小时了解 Lean Startup,的确是很有意思,也可以很效率的解决一些问题,有些片段信息也没必要上很完整的课程,但另一方面,理论与实操的学习、甚至到自己的应用确实得并进,我才能够真的有把这一件事情学完整了的充实感。

以下会把这个课程结构大致整理在这里,附上一些比较想记录的细节以及自己的体悟。

课程结构 Course Structure

整个课程从 Why - What - How 结构,将 Happiness 幸福快乐的里里外外都解释得非常清楚,每个论点都辅以强力的实验佐证,可以轻松快乐学习,又能带走很多知识,如果很困惑人生,这门课的推荐指数五颗星。

一、我们对幸福的错误想象

Problem Statement - Misconception about happiness

这部分列举了下面这几点常被误认为“我拥有了就会快乐”的东西,逐个解释了背后隐含的问题。然后说明了一个整门课都很重要的概念:The G.I. Joe Fallacy - the mistaken idea that “knowing” is half the battle. 我们以为“知道”就让胜利近在眼前

  • Good Job 好的工作
  • Money 钱/财富
  • Awesome Stuff 很棒的物品
  • True Love 真爱
  • Perfect Body 完美的身体
  • Perfect Grades 完美的分数
  • Genes and circumstances 基因或身处完美的情况里

比较有趣的实验、贯穿全课程的概念提到:其实很多我们以为“没有的话我一定就会不快乐”的东西,实际上没有让我们变得如想像中的不快乐,且大部分都没有很显著的影响。

二、4个让我们拥有错误预期的心理因素

Four Annoying Features - Why our expectations are so bad

为什么以上这些东西让我们以为“拥有了就快乐、没有就会很伤心”?

  1. 我们心里最强烈的直觉通常都是错误的
    Our minds’ strongest intuitions are often totally wrong
    搭配第上面的错误认知 Misconception 可以知道,大部分我们马上可以觉得“我想要、得到会开心”的事情,其实都只是假象而已。

  2. 我们思考时通常不会思考“绝对值”,而是透过某些相对的标准来判断
    Our minds don’t think in terms of absolutes; our minds judge to relative reference points
    比较重要的概念例如 Social Comparison(社会性比较),尤其是社群媒体所带来的放大,参考基准以及锚定效应。

  3. 我们会适应并习惯这些让我们快乐的事物
    Our minds are built to get used to stuff
    这个部分主要概念是,我们会习惯这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情,所以原本可以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在习惯后就变得不那么愉快了。例如一开始我获得了一份薪资很高的工作,过了半年、一年,配合第二点,习惯后这已经变成了“New Normal”,我就会重新调整 Reference Point,这样我们很难保持持续的愉快,只会一直想要更多这些 Miswanting Stuff。另一个例子比如,新婚夫妇在前两年快乐感会有很显著的提升,但是接下来对标产生了变化(其实只是回到 Baseline 而已),以为是婚姻出了问题——关于 True Love 的 Miswanting 也在此体现,也可知真正要维持的东西不是我们所想像的那些要素。这里有个专有名词,有兴趣可以继续探索:Hedonic Adaption

This book states, “wonderful things are especially wonderful the first time they happen, but their wonderfulness wanes with repetition.” - Gilbert (2007). Stumbling on Happiness. Gilbert (2007) New York; NY: Vintage Books.
Hedonic Adaption: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accustomed to a positive or negative stimulus such that the emotional effects of that stimulus are attenuated over time.

  1. 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会适应/习惯他们(第三点)
    We don’t realize that our minds are built to get used to stuff
    这部分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 Focalism 概念。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某件事的时候,会不断把这件事变成我们所有生活的中心,例如我正在遭遇裁员,彷佛裁员这件事就是我整个生活,进而忽略了生活中周遭的事物——这真的就是我生活的写照呀。
    另一个概念是 Immune Neglect: unawareness of our tendency to adapt to and cope with negative events.

三、克服心理偏误

Overcome our biases

针对以上这四个心理偏误 Annoying Features,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战胜它们。

  1. 投资“经历/经验” Invest in experiences rather stuff
    简言之就是投资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买东西并不会让人比较开心,特别的经验反而可以,并且因为借助着分享,带来的快乐感更多。

This paper tells us experiential purchases make you feel more alive and are less susceptible to social comparisons. -Howell & Hill (2009).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4(6), 511-522.The mediators of experiential purchases: Determining th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needs satisfaction and social comparison.

  1. 扭转我们的容易适应的问题 Thwart Your Adaptation
    有几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对“快”乐的适应 Hedonic Adaption
  • Savoring:品尝这个当下(我觉得这部分跟活在当下有点关系)。
  • Negative visualization:想像一下没有的话是怎么样的。
  • Make this day your last:想像一下即将失去的话是怎么样的,并且回顾品尝“第一次”获得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能够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去适应当前这份体验。
  • Gratitude:感谢,或表达感谢。这个不多写了,这几天切身的实践感想是,每天列举三个感谢的事情,确实让我想起了很多细节,原本以为:今天没什么特别的啊,大概就这样吧写不出什么,真的下笔的时候觉得好多事情可以感谢呀,原来今天平凡的生活中经历了很多微小的幸福 Moment。
  1. 重置我们的参考基准线 Reset Your Reference Points
  • Interrupt consumption:在做开心的事情时可以中途打断一下,在停顿之后获得的愉悦会更多。以下两个论文讨论的东西非常有趣:

This paper tells us that despite not wanting them, breaks actually make us enjoy positive experiences more. Nelson & Meyvis (2008).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5(6), 654-664. Interrupted consumption: Adaptation and the disruption of hedonic experience.
This paper tells us that commercials actually make watching TV more positive. -*Nelson et al. (2009).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6(2), 160-172. Enhancing the Television-Viewing Experience through Commercial Interruptions. *

四、什么更值得追求

Better Wanting

既然已经知道,怎么样可以战胜心理偏误,接下来这部分讨论的是“什么才是值得我们追求的呢”?课程分为两个部分来讨论:

1. 那些我们说不会让自己幸福的事,其实可以让我们幸福——以另外一种方式

Things we said that don’t make us happy, can make us happy - with a different approach

  • Signature Strengths (in a job rather than Money) 个人的强项
    课程中使用了某个理论(也详细讲了这个理论背后成立的逻辑),将人的 Strengths 分为 24 个( 附上测试网站 ),在第一周课程也有让每个人都做一遍测试自己的 Strength。非常有趣的是,当我们用到 ~4 个 Singature Strengths 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个工作是使命 True Calling,而且满意度以及享受度会到达最高。

Harzer & Ruch (2012).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7,362-371. When the job is a calling: The role of applying one’s signature strengths at work.

  • Flow (in a job rather than Money) 心流
    花时间在让我们可以容易进入心流状态的事情,在心流状态中我们不用努力集中注意力。我个人觉得这部分的 Better Wanting 也跟 Ikigai 差不多。
  • Growth Mindset (rather than Good Grades) 成长思维
    这是我第一次了解 Growth Mindset,从此无法自拔。Laurie 先是说明内在自生动机与外在刺激如何影响着我们实际的表现变化,辅以几个实验证明。成长思维:相信能力是可以被发展出来的 Growth Mindset = those who believe that abilities can be developed,对立的是固定思维:相信能力是天生(固定的)Fixed mindset = those who believe that abilities are fixed。成长思维是可以练习的,并且这部分有赖于不断的催眠自己(哈哈哈),所以如果我们拥有成长思维,当有一些阻碍来到、或是成绩不好的时候,我们反而是有另外一种反应:这些我不知道得地方,促使我想了解学习更多。我自己是发现自己在两种思维方式中不断转换,时常要提醒自己:If we think we have the ability to improve, we will.

2. 真正让我们幸福的事

Things that actually make us happy

  • Kindness 保持善良
    课程访谈了下面这个心理学家,真的是有趣到疯,主要说明了这个实验:我们花钱在在别人身上的时候,这个快乐真的是“买”来的

This book tells us money CAN buy happiness if you spend it on the right things such spending money on others rather than yourself. *Dunn (2014). New York, NY: Simon & Schuster. Happy Money: The Science of Happier Spending. *

  • Social Connection 与社会保持联系
    课程访问了一个超级可爱的教授 Epley,主要说明两个概念:一、即使是跟陌生人随机的搭话,都有可能提升我们的 Happiness;二、我们常常错误预测了别人的想法,例如以为“我搭话陌生人肯定不会有人理我的”等等,事实上人类比自己想的友善很多。所以除了平常很近的朋友家人同事,事实上在生活中有很多额外与社会连接的方式,都可以给我们带来意外的幸福感(超可爱的教授说他只用老手机,随身会携带 Gratitude Notes 感恩便利贴以表达对身旁周围人的感谢,Laurie 表示『对吧!我就说要把 Facebook 直接卸载吧!』)。
  • Time Affluence 丰富我们的时间
    时间跟金钱的打架:优先选择时间 Prioritize Time。

Thinking about time makes you happier than thinking about money - thinking about time boosts the motivation to socialize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happiness. Moligner (2010).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Time, money, and social connec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9) 1348–1354)]

  • Mind Control (via Meditation) 控制我们的心(冥想和正念)
    课程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我们 46.9% 的时间心与思维都一直在漫游 Mind-wandering!导致我们容易感到不快以及很难专注去想一些更重要的事情。这里用了很多具象的脑图告诉大家我们平常在 XYZ 的时候都用了脑的哪些部分,而很多时候都是预设的部分控制了我们。而 冥想与正念 能够帮助我们脱离 Mind-wandering。不过 Laurie 有说,有些冥想方式对他自己就是完全无效(例如呼吸),所以要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
  • Health Practices - Exercise and Sleeping 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
    无须多说了,运动跟睡眠真的是最重要的关键,我睡不好心情真的就是越来越差,并且越来越低落,然后睡前更焦虑,形成一个非常糟糕的恶性循环。课程里说至少要睡五小时以上哦!
    很可爱的是课程后面 Q&A session 有个同学说我真的纪录每天睡眠时间,但是每天真的有好多事情要做,要念书、要发 Email ... 等等,都睡不到五小时。老师说你多睡一点可能做起来会更有效率~

五、所以怎么开始执行呢

Put into Practices

具体可以怎么拆成一步一步可执行的行动呢?毕竟行动永远是最难的啊。

  1. 环境的支持 Situation Support
    将环境打造成适合培养新习惯的地方,例如如果是要减肥,办公室桌上就不该放糖果,放在远方、或收到抽屉里都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他因素例如,如果你要戒烟,那就不该跟每天狂抽烟的朋友出去玩,诸如此类有意识地调整。

  2. WOOP:设定目标 Goal Setting - WOOP
    记得我们设定目标时使用的 SMART 原则吗?一样,生活上的目标也要够具体能量化。接下来老师介绍了这个 WOOP 方法:Wish 许愿 - Outcome 结果 - Obstacles 困难 - Plan 计划。Wish 与 Outcome 阶段要能够“想像”与“视觉化”你真的想要获得的那个东西,接下来,除了正向的想像外,对于可能遇到的困难的想像也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将无所适从与不切实际,有点像 Ikigai 提到的,如果太过 Focus 在目标则可能导致忽略了 Process),最后,使用 If - then 的方式来计划:如果我遇到了某个困难或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会做 XYZ。
    访谈中 WOOP 的创始人 也提到了这个方法可以应用在各种目标上,最好的实践方式是每天早晨可以在刷牙时边用五分钟做这个“想像”(感觉有点类似冥想了),思考一遍我今天的目标、我接下来几周的,不断地锻炼可以帮助自己对人生重新获得那份清晰与舒适感。

课程后的小笔记

  1. 有趣的事之一
    在某堂 Q&A session 有个同学问说你课程每次都把某部分保留到下次说的原因,是不是在实践 Interruption 这个理论,老师很直接的回答:对,我的作法有一套自己的 methodology(笑疯);此外当然实践的重要性也不用再强调了,每个策略都需要时间才能养成习惯,一开始必定会很困难,不过长期下来是可以感受到自己快乐不断提升的。

  2. 有趣的事之二
    在同样的 Q&A session 有个同学问(毕竟是 Yale 的学子们):awesome job and high salary also bring us experiences, how do we think of their relation?
    老师回答 Here’s the answer: They can be good goals if we are mindful enough and we put the above into practices - we savor and we are grateful. Be careful that they are making huge impact on our reference point. Also keep in mind, when our annual salary rise above $75000 (in the US), more doesn’t make us happier any more.
    How do we think of social media? 有同学问到,社群媒体有好的部分,比如帮助我们与别人的距离更近了一步,不过课程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认为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使用,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使用的时候,我们不一定是“有意识”的;二、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对别人造成的影响;三、会增加我们的 Social Comparison 并且不断影响着自己的 Reference Point。所以如果真的要使用,老师的建议是:Firstly, be honest with your feed. Secondly, curate your feed mindfully.

  3. 反直觉与提醒
    课程中不断提到一个概念是“反直觉”——我们通常第一反应的大部分不是最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的。这件事希望可以根植于心中,进而做到一些 Practices 的 Automation,好比出门前就会记得检查手机钱包钥匙一样,时常做一些 Kindness Act。还有一种反直觉是,例如早上要去做瑜伽,但是我直觉认为赖床我会获得更多快乐,事实却是完全相反,反直觉的强迫自己起床去做瑜伽,可能会比躺在床上获得的快乐与“体验”更多。
    另外,有一些不错的 Tips,像是在手机荧幕、浴室的镜子上贴一些提示的 Post-it,也有助于我们不断提醒自己(老师说,是没必要买大 Poster 啦,你可以设闹钟啊!但记得手机要收起来不要一直握在手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获得幸福的秘密——耶鲁的幸福课 Yale: The Science of Well-be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