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里斯朵夫
约翰·克里斯朵夫作者: (法)罗曼·罗兰
出版社: 文学
出版年: 2007-2
页数: 293
定价: 14.8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1839046
罗曼·罗兰(1868—1944)生于一八六六年,二十岁时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从这著名的最高学府毕业后,又进一步深造,完成了博士论文,还当过中学教师,终于得以进入高等师范学校与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这一段学术道路尽管相当漫长,走下来颇为不易,但他却很早就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凭介《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是一部描写一位德国音乐天才的长篇小说,被看成是罗曼·罗兰的代表作。小说的中心人物是一位为实现自己的人道主义理想而孜孜不倦的音乐家,具有勇敢和毫不妥协的精神。
注:人道主义,泛指一切强调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及权利的思潮和理论。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主张人格平等,互相尊重。
明月前身:
看第一册时是耐着性子看,看第二册时已经有了兴趣,但是有些地方写到法国的风土人情社会概括,还是会粗粗地浏览一遍便跳过去,等到看到第三册,这本书里的任何一个字,都不肯跳过去了。
初中写日记时,我对于人生有最单纯的向往,然后单纯的希望,单纯的战斗。面对我当时的我所面对的命运这种东西,决不肯屈服。然后日记又翻到高中,同样发现我同命运战斗的点点滴滴。我同样不肯屈服。那一晚,我读着我曾经战斗的记录,想到自己的现在,我在怀疑自己,我是否屈服了。
亦或者他们不断的挣扎战斗,最后的结果仍是失败,仍是回到原点。但是他们相信,他们生来是要做战士的,战士最大的光荣,是“死得其所”,马革裹尸,削减沙场,乃是他们最光荣的归宿。就像宝剑,即使命中注定就要被折断,但是战斗过的剑锋,你抹杀不了刻在他上面的骄傲。
克里斯朵夫最终还是一死,就像书中所讲到的一样,“每个人都要轮到去登上千古长存的受难的高岗,每个人都要遇到千古不灭的痛苦,抱着没有希望的希望,每个人都追随着抗拒过死,否认过死,而终于不得不死的人”,面对冥冥中掌管这一切的,他最终还是失败。但是这种失败,乃见证了他人生的意义。
“他倒下去了,被马蹄践踏着,鲜血淋漓的爬着,爬到了山顶上,锻炼灵魂的野火在云中吐着火焰……战斗完了,精辟历尽,于是他珍惜他的失败,明白了他的界限
胡天翼:
我倒是建议大家一开始先去看看韩沪麟的版本,有兴趣再看看傅雷翻译的。
腐败的享乐主义者,不可向迩的无道德主义者,完成了他们那种白蚁式的任务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注视这是世界,并且爱她。”克里斯朵夫在晚年终于达到了一种乐观的博爱境界。
奥利维埃这个人是克里斯朵夫的挚友,他是一个身体虚弱,思想深邃的人,拥有着理想主义思想,却没有克里斯朵夫那样力量的人。
白羽:
你无法想象一个坐在图书馆里的少年,抱着一本书忽然哭、忽然笑。这里面有压抑、抗争、呼啸、低吟、喜悦、有一切伟大生命的内涵,它使你对从前的某些生活片段为之冰释,也对某些不解之事豁然。这本书告诉我,生命可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
从迷恋诗歌的青春时代,到热望渐消的而立之年,每一次的阅读,都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
翻译家傅雷在“献词”中如是说。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是战斗。这里所说的战斗并非指战场,而是指精神。对庸常生活的抵御,对无聊时光的背弃,对理想的执著,就像斯巴达战士对盾牌与宝剑的守候。也许他们会战败,甚至埋骨战场,但这无法抹杀战士的骄傲。在世俗的价值观围堵之下,一个人依然能够坚守自我,他便和约翰·克里斯多夫一样,是一个不为卑下情操所屈服的人。
这段话绝非平庸的励志,而是包含着生命的哲学命题。实际上,这段话绝不能单独理解,而要放在全书,尤其是约翰·克里斯多夫的生命历程中来看。任何断章取义,以及抽取一部分文字作为语录来警示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它意味着对完整性的切割和无意识的误导。不少读者以节约时间为由,读压缩本,甚至于只读了简介,就以为了解了伟大的作品,不但会贻笑大方,而且丢弃了生命中最宝贵的机会。
我承认,我读过的书并不都是“名著”,不但读过一些并不怎么样的书,甚至还读了不少垃圾书。然而,对于读书本身来说,这并无什么妨害。一个人能够判断出他所读的是垃圾书,说明他已经拥有了甄别和判断的能力。不断的读好书,实际上就是对从前读坏书的一个清涤;不断的读一些艰深的书,实际上是阅读层次的不断上升,这都是读书的必然过程。
黄昏之鸟:
本科时候拿起放下过很多次,总是读到两三卷左右继续不下去。尤其是在青年克里斯朵夫愤青之时,觉得太啰嗦,也太情绪化,攻击来攻击去都是类似的东西,这个自负到不近情理的家伙对我吸引力没那么强,年少的我很快就没有了耐性。这次重新拿起来,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要读完。
时常有种人生要定形了的惶恐感,而人生要怎么过的问题依然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我曾在一段时间里,浑身有力无处使,渐渐找不到生活的热情,对什么都提不起劲,感觉人生一片虚空。
我总觉得书跟人是相互寻找的。我也曾多次和它遇上但擦身而过,都表明我需要这本书的时机还不成熟。我在这个时候找上克里斯朵夫,就像遇上了一个早该认识的朋友,相见恨晚。我与他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而他的出现,好像是强心剂一般,给我更偏于柔软、妥协的性格里,注入了一点强硬的东西。或者说,我性格更像书中的奥里维,尽管身体和性格都羸弱,但不管环境如何折磨,周围人如何轻贱,都要保持内心高贵与优雅的一种理想主义,不忍与人争斗,仿佛生来的使命就是为了爱人和被人爱的。而克里斯朵夫于我来说过于粗野不羁,性情太生硬不懂迂回,人情世故的体察值几乎为零,导致处处树敌。但正是这样率真的性格,让他身上聚集了巨大的生命能场和意志力,对虚伪矫饰的东西没有一丁点妥协,也从不迷信任何权威。这一点说起来容易,但作为社会人却几乎无法做到。他可以在田间像疯子一般地唱歌,能在万物律动中感知到音乐的精魂,也为别人的一点理解而要交付自己的生命,为人打抱不平而至于流亡异国。能喂养他生命力的也需要是和他相似的生命力,这样的心灵里栽培出来的情感是至情至性至醇至厚的,是毫不遮掩且用尽全力的。
这样的心灵找到了适合它表达的语言,音乐,和表达它的方式,天才。我没什么乐理知识,断断续续听古典也有三年了,不求甚解,只记得没有出路时一遍遍听柴五,颓丧时被柴小协击中泪流,被拉二深深迷醉忘了干正事,倒是最不顺的时候想起需要,平日不敢表达的感受都寄托给它们了,想来也是奇妙,之于我,因为无知,所以音乐的感性共鸣大于乐理本身。书中关于音乐的论述多半该是罗曼罗兰本人对音乐的见解,能把这些十八十九世纪音乐史上的巨擘们拿出来评论批判一番,可见作者本人的音乐素养和功力不低。但让我觉得减分的是,因为这是个天才,在对音乐的悟性上从来没有经历过什么怀疑和修炼的部分,几乎没有错过,于我等常人而言有点无法理解。
罗曼罗兰本人很喜欢情感饱满地评述,少了一些作者该有的克制,不过有洞见的段落处处可见,真诚而没有奇招怪论,都让人想全段摘抄。这本书满足了我想法里的英雄主义,要让自己的生命有血肉,要以自己的生命去创造同样的生命力,要去战斗。不管他洞察了多少虚伪的东西和人性的可笑,对它们他都不带嘲讽,给予理解并跨过它们,捍卫生命,以生命本身挑战虚无。我也意识到,不能就这么老去,也不能对自己的生命偷懒。记得克利斯朵夫对奥里维说:我爱你甚于自己的性命,可我爱生命本身甚过爱你。大概天底下的心灵都是在相互找寻的,都在找寻生命。可以说,这是一本很正的书,就好像一个根正苗红三观正确因而英气逼人的好学生,让人从心底里服气,觉得年少时代信仰的东西还有所依托。
而这样的生命力其实广泛地存在于芸芸众生中。我听过的故事里,尤其会打动我的,都是关于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努力去赢得自己尊严的。他们不管遭到了命运多少不公,多少鄙视,都深知要努力,不妥协,在怎样的环境下都要活下去的韧劲,且不丧失善待别人的本心。生活没给过他们矫情的机会,每一点尊严都是自己百倍努力挣来的,尽管这样的努力不可能人前显赫,甚至不为人知。这样强韧的心灵是我看重的生命力,自觉生活待我优渥,每每想起他们,就更没理由虚度了。
这位作者流传最广的句子是: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而热爱生活本身,也可能就是意义。
我:他珍惜他的失败,明白了他的界限,但是战斗过的剑锋,他刻在上面的骄傲抹杀不了。压抑,抗争,呼啸,喜悦。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只要不断地自拔与更新,就不必害怕沉沦和堕落。一个人能判断出谁是垃圾,说明他已经拥有了甄别和判断的能力,事实上不断靠近优秀的人,是思想能力层次的不断上升,实际上就是对不想接近的垃圾的清涤。黄昏之鸟的读后感才是最好的。我却像克里斯朵夫。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努力去赢得自己尊严的。他们不管遭到了命运多少不公,多少鄙视,都深知要努力,不妥协,在怎样的环境下都要活下去的韧劲,且不丧失善待别人的本心。生活没给过他们矫情的机会,每一点尊严都是自己百倍努力挣来的,尽管这样的努力不可能人前显赫,甚至不为人知。这样强韧的心灵是我看重的生命力。这位作者流传最广的句子是: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而热爱生活本身,也可能就是意义。生命本身就是生命的意义,如果能在死之前,真正地发现生命生活的乐趣,因此真正爱过生命和生活,对人来说,可以说是一种幸运了。
经典句子:
1.精神的沟通用不着语言,只要是两颗充满着爱的心就行了。
2.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时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要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3.人是不可能回到过去的,只能继续走自己的路;向后看是没有用的,只能看到你经过的地方,看到你住过的房屋升起了炊烟,消失在遥远的天边,消失在烟雾缭绕的回忆中。
4.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5.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因为他们彼此交换生命。
7.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是一颗歌唱的心的和声,
8.任何努力决不落空,或许许多年都会了无音讯; 却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思想已经有了影响。
10.他恨自己,恨他们,因为当初曾经五体投地的相信了他们。
11.青年期所要征服的是精神世界。
为什么获奖。岗岗爱看书,该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通过主人公一生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长篇小说。
我:虽然罗曼罗兰写这本书耗时二十年,但这虽然是书沉淀的基础,但这不是获奖的原因。我想,可能是这本书的立意高远,和其中的对音乐的素养和理解的生动描写。还有主人公的一生整个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一生,而且借着这个理想主义者,有时候理想主义者更容易反映出很多问题,反映了现实社会的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了人道主义和人生的英雄主义。是立意高远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