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篇:4.2.5)DFMEA建议措施及后续完备

本章目的:填写建议措施及DFMEA后续完备。

 

1.建议措施(k) 定义

高阶篇:4.2.5)DFMEA建议措施及后续完备_第1张图片

总的来说,预防措施(降低发生率)比探测措施更好。举例来说,比起设计定稿后的产品验证/确认,使用已证实的设计标准或最佳实践更加可取。 

//这句话在上上章节,也就是叙述预防控制和探测控制的章节已经描述过了。

建议措施的目的在于改进设计。

所以,就作者看来,为了改进设计,建议措施的填写实际上需要分两步进行。

1)尽可能降低SOD三者的评分,其目的是最优化产品设计;

2)在最近一代产品已经不能优化设计的基础上(这个原因有很多,比如项目周期很赶不能及时设计,供应商工艺制程能力不够,自己公司没有对应的设备等),为了次世代产品的优化,填写建议措施。(如果不是为了次世代产品的优化,这些建议措施可以直接实施在最近的产品设计中)

1.1 步骤一,优化本次产品设计,降低SOD

在识别措施的时候,应当按照严重度、发生频度、探测度的顺序来降低等级。下面是解释:

1.1.1 降低严重度等级

只有设计更改能够降低严重度等级。

//作者理解为设计要求的变更。

某些时候,设计修订可以弥补/降低失效的严重度,从而降低高严重度的等级。例如:对轮胎的要求是“在使用时保持适当的气压”。“气压快速流失”的失效模式影响严重度比起“完全瘪气”轮胎的失效模式影响严重度来的低。

设计自身或内部变更并不意味着严重度会降低。任何设计变更都应当经过小组评审,来决定它对产品功能和过程的影响。

为了达到此种方式的最大效率和最佳效果,对产品和过程设计的任何变更应当在开发过程的早期实施。 例如: 在开发周期的早期阶段,就需要考虑准备代用材料,以避免腐蚀严重度的问题。

//这里要注意的是,想降低严重度,需要变更的是设计要求,而不是设计本身。也就是说,最好的办法是让客户不要提过高的要求,那么产品各项DFMEA的严重度自然可以降低。比如玩具类的产品设计要求当然比车用的要低(玩具坏了不会出事啊,严重度自然就低)。

当然,这几乎不可能,所以建议措施一般也很难降低严重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阶篇:4.2.5)DFMEA建议措施及后续完备)